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做学问要有谨慎之态和敬畏之心(1 / 1)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这段话读起来很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是读不通的。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及”是发现的意思;“阙文”义为丢失,有部分文章缺失了,或者是文章丢了几句。整句话的意思是,我还是能够发现史书当中空缺的地方。

“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把自己的马借给别人骑。

“今亡矣夫”:今天没有这样的事。

这三句话单独看都能理解,但连起来就不知所云了。那么,孔子说的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一种解释是,“有马者借人乘之”是一句衍文。衍文就是誊抄时出现了错误。古代的书先是抄在竹简上传播,后来抄在纸上传播,可能有人在抄写的过程当中打瞌睡“串行”了,从别的地方抄了一句到这里。因此,要想理解这句话,直接把“有马者借人乘之”删掉就行了。

这样一来,这段话就可理解为——孔子说:“我发现史书上有很多遗漏的地方,而现在没有了,该补的都补上了。”这代表着孔子对史书做了补充。

李零教授对此节有另外的理解,他认为“有马者借人乘之”不是一句衍文,这段话是有道理的。他认为古代史书上的阙文是史家故意留下来的,以便让后人考证清楚之后再补正。孔子是在褒奖古人的治学态度。

孔子说,古代的时候,文人写书时有不懂之处就空下来,留给后人完善,这就好像自己有马,借给别人骑——你写的文章,留下了一部分发挥的空间给别人,这难道不是跟把自己的马借给别人骑一样吗?只是今天没有这样的治学态度了,今天的人,不懂也要装懂。

以上孔子对于古代史书的评价,我觉得两种理解方式都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