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于乡党:说话一定要分场合(1 /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在今天的陕西方言中,我们还把同乡叫作“乡党”。

古代是五家为一比;五比为一闾,一闾也就是二十五个家庭;四闾为一族,就是一百个家庭;五族为一党,差不多是五百个家庭,相当于一个很大的村子了;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这是古代的社会结构。

孔子在家乡人面前“恂恂如也”,就是不善言辞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嘴笨笨的。我们此前讲过,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整天眉飞色舞、能说会道,比如劝酒的时候就他最热闹,孔子说这样的人“鲜矣仁”。

孔子是一个“恂恂如也”的人,老老实实的。我们想想看,乡里乡亲对一个人最是知根知底,都是长辈,有时候大家在一起说点东家长、西家短的话。在他们面前,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保持恭敬,不用说那么多的话,只需陪大家乐一乐,开开心心的就好了。孔子的“似不能言者”,就是看起来不太会说话的样子。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指的是孔子一旦到了正式的工作场合,就能言善辩了。此处的“便便”,有的解读认为是便便(pián pián),但是也有版本认为同“辩辩”,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辩辩”,即能言善辩之意。

“唯谨尔”,只不过他说话很谨慎,会尤其注意分寸,不会乱讲话。因为在工作场合中,开口时一定要思考清楚,要能够义正词严地把话讲明白。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对于立场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