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前文我们提到了《论语》中的七位隐士,此节出现了其中一位:晨门。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晚。石门是鲁国的外城门,负责早上开门的小吏,叫作晨门。晨门是一位隐士,因为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看门大爷,他说话不太可能表现出此节中的通透,不可能如此一语中的。
“奚自”,意思是从哪儿来。他问子路从哪里来,子路回答“我是从孔家来的”。
晨门问:就是那个明明知道做不到,还要拼命去做的人吗?
他对孔子的评价太精准了,可谓孔子的知音!
对于晨门、荷蒉、丈人这些隐士而言,他们的行为叫作“知其不可而辟之”,既然乱世不可安居,不如就像庄子那样回避,不显山露水,不参与世事。
但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孔子与别人最大的区别之一。孔子提倡“四避”,但他自己却选择了那条最难的路。
世界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是有把握了再去做,就不可能有创新、推动、突破。就是那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者,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感动,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