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酗酒嗜赌离婚坐牢,但我是个好女孩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一○一年),一天早晨,十八岁的李清照从睡梦中醒来。
大概是因为昨晚的酒喝太多了,睡了一夜,仍感觉昏昏沉沉,丫鬟小丽见小姐醒了,便卷起窗帘,一缕晨光顷刻洒满闺房。
想起昨夜那场风雨,李清照问小丽:“院子里的海棠怎么样了?”
小丽漫不经心地说:“还那样啊。”
李清照当时就恼了:“什么叫还那样?你知不知道,昨晚那场雨下来,花儿肯定已经不成样子,还不赶紧去看看。”
两人出门一看,果然,院中的海棠绿肥红瘦,一片狼藉。
触景生情,一种莫名的感伤瞬间涌上心头,李清照回房提笔便写了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完到院子里拍照,晨光、庭院、落花,各一张;然后自拍,嘟嘟嘴、剪刀手,不同角度,共六张。写词五分钟,修图两小时,九宫格配《如梦令》,发朋友圈。
没想到,信手拈来之作,竟轰动京城,不到一天时间,不但收获无数点赞和评论,而且被许多知名大V分享,几乎刷屏。
据传:“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整个京城汴梁都在问:李清照是谁?一个尚未出阁的少女,为什么能随手写出这样文采飞扬的绝妙好词?
壹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李清照出生于山东济南,书香门第,家学渊博,藏书甚富。父亲李格非,“苦心工于词章” 。虽然名气一般,但他的老师不同凡响,是大宋文坛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名叫苏轼。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加上聪慧颖悟,勤奋好学,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
父亲做了礼部员外郎后,李清照一家就搬到了京城汴梁。大城市的学术环境和艺术氛围自然非章丘可比,李清照因一首《如梦令》在首都诗词界崭露头角后,不但收获了无数粉丝,也收获到了令人羡慕的爱情。
朝廷三品大员吏部侍郎赵挺之一家看中了李清照的容貌和才情,上门为还在太学学习的儿子赵明诚求亲。
那年赵明诚二十一岁,仪表堂堂,毫无某些“官二代”的飞扬跋扈和不思进取,平时除了读书,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并收藏金石古玩字画,少年时就曾立志:“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 宁愿粗茶淡饭,也要遍搜天下金石字画。
这样的优质男李清照当然不会错过,这首《点绛唇》,描写的就是李清照见到赵家人上门提亲时的情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二人一见钟情,很快成婚。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佳话。
婚后,两人一起看书,一起写词,一起逛街,在古玩市场,赵明诚见到有价值的名人字画就想买,有时候钱没带够,不惜当场脱下名牌衣服典当 。对老公的这种狂热,李清照不但从无二话,而且还主动帮助赵明诚整理《金石录》文稿,相亲相爱,举案齐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
有才学,有名气,有地位,出门有宝马香车,京城二环以内有豪华别墅,还嫁了个好人家。可以说,李清照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
贰
可是,世事难料,这种养尊处优、人人羡慕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崇宁元年(公元一一○二年),宋徽宗变法,朝廷新旧党争再起,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反对变法,被列为奸党,发配广西。而公公赵挺之作为新党的得力干将,则被提拔做了宰相。也就是说,公公和父亲成了政敌,李清照的处境就尴尬了。
紧接着,朝廷又下一道命令,各级官员不得与奸党联姻,所有奸党及其家属一律清理出京。
李清照被迫离京,只身投奔娘家,直到崇宁五年(公元一一○六年),朝廷大赦天下,解除党人之禁,李清照才得以重返汴梁,与丈夫团聚。
然而,政坛风云变幻,世事反复无常,仅仅隔了一年时间,公公赵挺之和丈夫赵明诚又被革职查办,公公一气之下暴病身亡。
全家因此入狱,虽然不久就被释放,但已不能在京城居留,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起移居山东青州。那一年,李清照二十四岁。
无官一身轻,二人屏居青州乡里十三年,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其间,夫妇二人干了两件事,一是倾尽家财,继续大量收藏金石古玩字画,二是撰写我国第一部金石研究专著《金石录》。
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这段生活有详尽的叙述: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十几年下来,李清照家里的文物堆积如山,价值连城,藏品之富,在当时无人可比。
后来,赵明诚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出任莱州知府,赵明诚决定只身赴任。
李清照有点不高兴:“为什么不带人家一起去?”
赵明诚说:“咱俩都过去了,青州这边咋办?带这么多文物上任影响多不好,等我那边安顿好了,再过来接你。”
李清照一想也对,就同意留下来看家。
没想到,丈夫一走,如出笼之鸟,从此杳无音信。李清照寂寞无聊之际,写下了著名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了这种情况,不会是外边有人了吧?
李清照满腹狐疑,派管家偷偷去莱州打探。果然,赵明诚过去没多久,就在那边找了小妾,而且还找了两个。
这下可把李清照给气坏了,闹了半天不让我跟着,原来是为了金屋藏娇啊。
李清照大吵大闹,赵明诚却并不害怕,反而理直气壮:“这事儿能怨我吗?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多年了,你也没给我生个一儿半女,没把你休了就不错了,再说,你到外面看看,现在像我这个级别的,谁还没个三妻四妾的?”
李清照自知理亏,只得默认。
一年过去了,两个小妾的肚子也没动静,赵明诚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原因,李清照听说后很得意:“种子不行,怨地不好。”
叁
在跟丈夫两地分居的那段日子里,为了排遣寂寞,李清照迷上了喝酒和赌博。
待字闺中的时候,李清照就喜欢喝酒,其成名作《如梦令》里就有“浓睡不消残酒”的记录。婚后为了维护贤妻良母的形象,一度有所收敛,如今独居没人管了,经常彻夜纵酒。
据考证,李清照一生流传下来的诗词仅五十八首,其中有二十八首写到喝酒,而且,经常喝醉,有时醉得连家都找不着。
有词为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种生动的描述,这种呼之欲出的画面感,没有亲身体验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毕竟喝酒伤身,后来,李清照又迷上了赌博。
不是一般的爱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准,号称“青州赌神”。不但逢赌必赢,而且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为此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打马图经》,打马,也就是现在的麻将,翻译过来就是《麻将技巧》。
在书的序言中,李清照写道:“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意思是,我就是喜欢赌博,不光是麻将,还有牌九、掷骰子、斗地主、斗蛐蛐、斗鸡,凡是跟赌有关的我都喜欢,赌起来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平生少有败绩,为啥?因为技术好。
这个爱好几乎伴随了李清照的一生,即便是与老公团聚后,仍经常外出赌博。有一次半夜回来,怕吵醒老公,就在客厅脱了衣服,悄悄溜进卧室,不料还是把赵明诚给吵醒了,一看李清照这样进来,气得大骂:“打多大啊,输成这样回来?!”
肆
宋徽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那一年,李清照四十四岁。
局势越来越紧张,山东是待不下去了,李清照准备南下,投奔在南京任知府的丈夫。
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因为家里的藏品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只得忍痛舍弃了一部分,就这样,还是装了满满十五车。
金兵**,一路烧杀抢掠,南方也非清净之地。李清照与赵明诚带着这些文物,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几年时间里,二人先后辗转江南十几个城市,其间,老公赵明诚因病去世,十几车珍贵的字画文物也散失大半。
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四十九岁的李清照定居杭州。
老公病逝和文物散失造成的巨大痛苦,使李清照陷入几乎崩溃的边缘,孤独无助之时,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别信男人那张破嘴。婚前张汝舟说:“我养你啊,我来照顾你啊,我会好好爱你的。”婚后立刻变了一副嘴脸,不但经常对李清照恶语相加,而且三天两头拿李清照仅剩的一点文物出去卖钱,如果阻拦,就对她拳打脚踢,实施家暴。
李清照哪里受得了这个?坚决要求离婚,张汝舟耍无赖,说把你剩下那几件文物都给我就答应你离婚。李清照一气之下,跑到官府告发张汝舟曾经在科举考试时营私舞弊。虽然最终打赢官司离了婚,但按照大宋刑律,妻告夫要判处三年徒刑,导致李清照身陷囹圄,后经父亲生前好友多方营救,关押九日之后获释。
这段失败的婚姻仅维系了三个多月时间,但对李清照的打击却是巨大的。经过这一番折腾,李清照的心绪坏到了极点,这首《声声慢》,就是李清照当时凄惨孤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起句便不同寻常,连用七组叠词,相当大胆,这在以往的诗词中是绝无仅有的。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很重要,这七组叠词吟唱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婉转凄楚,余味无穷。
全篇紧扣悲秋之意,以朴素清新的语言描述难以排解的愁绪,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精髓,是李清照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回顾李清照的一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二十岁之前,可谓顺风顺水,家境殷实,年少成名,婚姻美满,人人羡慕。
可是,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谁又能想到,李清照的后半生竟会经受国破家亡,中年丧夫,家财尽失,颠沛流离之苦。她有过两次婚姻,但一生无子,孤苦终老。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一一五五年),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在杭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这正是:
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
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