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而利用水和防治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要面临的两大难题。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在自然界存在的状态并不符合人类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治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而水利类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能力,能在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

根据目的和服务对象,水利类专业可分为:防治水灾的防洪工程,比如防洪堤坝;防治旱涝灾害,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工程;将水转化为电能的水利水电工程;新建或改建港口与航道和相关配件设施的航道与港口工程;为工业和生活提供用水,并处理污水和雨水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的环境水利工程;保护和增进渔业养殖业的渔业水利工程;用于蓄水储水的蓄水工程;用于水资源分配的饮水工程,比如运河。

所以该专业在本科招生阶段分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水利工程的专业用途。

河海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两所实力非常强的水利水电名校。

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国第一所专门从事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学校,创校时在北京,几经搬迁,现落户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紧邻水利部副部级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会也在郑州,水利部在郑州的直属单位除了黄委会以外,还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既然有黄河水利委员会,就一定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其实武汉市原来也有一个水利水电大学,叫作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后来并入了武汉大学,所以武汉大学的水利专业也是很厉害的。而在中国水利第一名校河海大学的所在地江苏南京,水利部的直属单位则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这些水利部的直属单位在水利工程专业领域非常吃香,值得水利工程的同学关注。)

除了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都在业界有一席之地,西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扬州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学校虽然不是“211工程”大学,但是水利工程专业均有博士点,代表着这几所学校在这一领域也是十分有建树的。另外,还有很多农业大学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就业也比较容易,值得考生和家长考虑。

学校介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前身为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次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学院(原水利工程系)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主干学院,随着学校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工程、工程管理(MEM)和农业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水利水电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工程管理系、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系4个系;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造价5个本科专业。

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均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新工科”建设项目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学院是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单位:黄河水利规划设计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学院有工程管理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和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认证或评估;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有水工程水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5人、卓越教学团队2个,学院青年教师多次在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郑州大学水利系。1963年郑州工学院成立,水利系由郑州大学整体调整到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1986年增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更名为水利与环境工程系;1996年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2000年7月10日郑州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更名为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2007年11月更名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9年7月更名为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水利工程系、市政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系、实验教学中心和综合管理办公室6个二级单位。现有在职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4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31人,获博士学位的79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7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原学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1人,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组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55人才工程)8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科技功臣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4名。具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郑州大学教学团队2个。

学院有水利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2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在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被评定为B+,被列为郑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设有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工程安全与管理、水利信息技术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读研究生6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59人,博士研究生59人。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3个学科设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94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及河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水利与环境实验中心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式签约挂牌的实习教学基地16个。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河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郑州大学精品课程6门,郑州大学视频公开课4门。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余项,郑州大学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正式出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