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只要减个肥,看起来应该会好很多?(1 / 1)

坐在我旁边的职员A进入公司一年,是个很普通的韩国二十多岁男性,也是赫赫有名的“九零年代”出生的人。他不在座位上的时候,组长就会背着他脱口说出“那个让人摸不着头绪的‘九零后’”。感觉组长好像把我当成“自己人”,但那是因为组员中没人把(虽然是管理阶层,但因为性格冲动,树敌太多,对公司内的政治愚钝,因此跟断了线的风筝没两样的)组长的话听进耳朵里。我虽然也没对组长抱有什么善意,却不想因为站在谁那边而被牵连进公司的内部斗争,所以我像个机器般努力维持中立。只要组长跟我搭话,我就会对他点点头,不会明目张胆地无视他。也许是因为其他人都干脆把组长当空气,所以即便我只是点点头,好像也变成是在支持他。

最近组长常常亲近地跟我搭话。对话的内容大部分是在骂新职员A,说他就如同“最近的年轻人”一样,没他人的允许就比自己早下班(我也一样);如同“最近的年轻人”一样,不自己找事情做,只处理被分配到的工作(我也是);如同“最近的年轻人”一样,如果分配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给他,就会毫不掩饰地表达不满(我甚至不接受额外分配的工作)。“从朴代理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也觉得‘九零后’有点奇怪?”组长说的“九零后”特征其实跟我没有太大的差异,我虽然想自我防卫,说“我是稍微走在前面的拥有‘九零后’风格的‘八零后’,但我实在很清楚,我不过是个社会生活失败的落后之人罢了。

总之,组长说个人主义倾向强的A似乎也挺聪明伶俐,他知道坐哪个位子比较好,也知道看人脸色,很快便跟其他组员熟络起来。甚至在进入公司没多久,他就加入公司足球队或撞球队等内部团体,周末也很积极地参与活动。说不定他是球类运动的超级粉丝,或是跟(太过轻率定义的)“九零后”有很大的不同(说不定我这种毫无连贯性和让人摸不着头绪的特性,才是上一辈人说的“九零后”模样)。我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办公室的所有角力关系——想着“尽是一些让人疲累和失望的事情”——最终下定决心辞职。

就在某个午休时间,我跟往常一样,在座位上准备慢吞吞地吃自己带来的便当时,开始了一场意外的对话。平常顶多打打招呼的A突然跟我搭话,问我:“今天天气不错吧?”我一边想着“你就管好你自己吧,干吗突然这样”,一边随便应付几句,结果A又突然问我:

“不过,朴代理,听说……你是作家?”

“并不是啊!”

我条件反射地说了谎,背上起了鸡皮疙瘩。话说你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啊?!

“咦?我在N**ER(1)上搜索过了,上面说你是作家欸!”

天好像塌下来了。既然我说不是,你就当不是吧,干吗打破砂锅问到底啊!你该不会读过我的小说吧?难道因为他是公司附近的男高毕业,读的又是工科大学,陆军退役后考托业进入我们(全是男性,虽然官方表示没有,但明显有性别筛选的)公司,就认为他不会读小说,是我基于偏见的傲慢吗?如果他真的读过我的书怎么办,或者在公司散播谣言?算了,什么谣言啊,我是作家这件事又不重要。看我什么话都没说,A又问:

“真神奇,我旁边居然坐着作家!你是在N**ER Webtoon(2)之类的地方发表连载吗?你是怎么成为作家的?是像新春文艺那一类吗?”

“啊,那个没办法在N**ER上看……也不是新春文艺……就是……类似的东西吧。读研究生的时候偶然……但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说是图书管理专业出身、服务器管理组(屈指可数的女性新人)同期告诉他的。我们公司竟然有会读书的人,这不就代表至少有两个人知道这件事吗?啊,我真想死。我也知道自己很奇怪,因为本来不就是为了给其他人看才写作并且出书的吗?结果我竟然是这样的反应。但是我的文章是自己的心灵战场,我不想被别人发现自己如同战场般荒烟蔓草的心情应该也很正常吧?不会被识破的,我的真心或敌人之类的绝对不会被发现。我只会像容易被遗忘的存在一样,如同静止的物品在这里停留一阵子,然后在某天突然消失。我一边下定决心,一边为了逃避目前的窘境而从位子上站起来。我跟他说要去吃午餐(随便瞎掰,然后可能去个洗手间之类的),但是此刻的A不懂看人脸色,继续说:

“但是,那个照片啊……”

“嗯?”

“就是N**ER上的那张大头照,可能是以前的照片吧,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嗯……哦……”

虽然我装作不在意似的回答,但那其实是我一年前到曼谷玩时拍的照片,就像其他人一样,从数千张照片中选出的最好看的一张。但是看你KakaoTalk(3)的头像跟实际长相的差异,坐在你旁边的我,不管是外貌还是头像,好像都轮不到你来指指点点吧?

“如果减肥,然后控制一点身材的话,应该会很受欢迎吧?代理你很像一张还没刮的彩票(4)哦!”

A似乎把想说的话都说完后才出去吃午餐。我留在原地,感觉好像身体各个地方都被揍了一拳。他凭什么评判我的外表啊?为什么他可以这样随便对变胖的人的身体说三道四?居然说什么“没刮的彩票”——我明明比任何人都努力活在自己的现实当中,为什么别人可以这样随意对我该成为什么样子指手画脚啊?当然我也知道他没有恶意,反而是带有称赞的意味说了那种话,但那问题更大。且不说上了年纪的部长,受过人权情感教育长大的世代,难道不知道议论他人的身体是很过分、失礼的行为吗?不管是医学层面还是美学层面,社会有所谓的正常体形,默认苗条为美,变胖即代表无法拥有权力。也就是说,对弱者特别刻薄和严格的韩国社会,包含我在内的大部分肥胖者,每天都直接或间接地暴露在“必须变正常”的暴力视线中。

不过我身为肥胖的男性,状况可能还相对好一点。社会对于发胖女性的鄙视和批评,简直是超出想象的。每当女演员或歌手稍微变胖,总会出现那种“变胖了”“自我管理失败(根本不知道要管理到什么程度)”“职业精神不足”之类的留言。真要说的话,演员是演戏的职业,歌手的本业则是唱歌,为什么苗条的身材要被理所当然地包含在职业素养里啊?

不久前,有一名演员减肥成功引起了话题。她作为演员,穿梭在舞台和屏幕之间,积累了比任何人都丰富的经历,也曾获得相关的优秀奖项。我以前也看过几次她的演出,并且在那之后变成了她的粉丝,经常会找她的相关报道来看。在她减重前,那些报道总会出现很多类似“还没刮的彩票”的评价(稍微减一点会更漂亮、应该为了健康减肥等,根本无关报道主题),也不时会出现充满批评的词语和对肥胖百般厌恶的内容。即使在她(为了角色)减肥后,状况也没有变好。“减肥后看起来变老了”“胖一点比较好,比减肥后好看”“就算饿肚子也是‘不会中奖的彩票’”之类批评外貌的留言依然甚嚣尘上。这些人根本不在乎她过去这么长一段时间,为了职业拼死付出的努力。她作为演员的价值被彻底无视,只剩下体重的变化与人们对肥胖的厌恶。连身为旁观者的我都觉得无比凄惨,她身为女性,又从事着必须不断受他人评价的职业,这种残酷的现实严苛得令我无法想象。

也许是因为我多少有点“九零后”的感性吧(?),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要对他人的身体、脸蛋和生活说三道四。生活中只要呈现自己喜欢的模样不就好了吗?那些打一开始就想要修正他人体形的话语,对我来说有点违背常理。

“某某的眉间像大西洋一样宽,做个开眼角手术应该会好很多吧”“只有四十多岁但看起来像年过花甲的姜部长,如果在他那让人分不出是额头还是头顶的部位移植四千单位左右的毛发,看起来可能就会跟我的年纪一样了”“吴组长,如果眼睑下垂矫正跟双眼皮手术一起做,看起来总是很累的神情应该会更加轻松”……

如果我在日常生活中把任何一个刚才列出的句子说出口,应该会非常无礼吧?这些的确是很没礼貌的话。但是为什么有人可以若无其事地说出“只要减了肥,应该会很不错”之类的话呢?到底是谁赋予他们任意七嘴八舌的权力?政府?媒体?他们大概只是想强调自己比那些体重超重的人接近所谓的“正常体重”,以此确认自己握在手中的权力吧。

是啊,但我凭什么骂人呢?在(除了公司之外的)社交场合中,我的确会先站出来抛出有关厌恶肥胖(也就是以贬低自己为基础)的玩笑。我通过先骂自己来忍受其他人对我的羞辱,笑容就是最简单的防御机制。不只如此,我还在门户网站、书的勒口上放上比本人更显瘦的照片,比任何人都更拥护“正常体重的神话”。我这个全世界最害怕镜子的一介胖子,只能一边下决心今晚一定要饿着肚子睡觉,一边努力进入梦乡。

(1) 韩国的一款搜索引擎。它是世界第五大搜索引擎网站,也是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编注)

(2) 韩国的一个漫画平台。(编注)

(3) 一款韩国的免费聊天软件,类似于国内的QQ、微信,可供iPhone、Android、WP、黑莓等智能手机通信的应用程序。(编注)

(4) “没刮的彩票”是韩语里的一种说法,指因不懂装扮或身材不好等暂时没什么魅力,一旦努力进行外貌管理就会变好看的潜力股。(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