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急性发作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出现或进行性加重,常有呼吸窘迫,以呼气峰流速值(PEFR)下降为特征。为尽快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吸入疗法是世界公认的最佳疗法,自2003年开始,我国《儿童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疗法。吸入疗法,也可以称之为雾化吸入疗法,它是通过呼吸直接将药物,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用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送到疾病部位,从而起到精准治疗的效果,而且药物可以直达气道的靶细胞,高浓度快速起效,药量基本上仅为口服药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微乎其微,长期吸入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雾化吸入设备的选用
雾化吸入的装置有: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pMDI)、pMDI+储雾罐、干粉吸入器等。
pMDI 外形很轻巧,适合随身携带。操作方法是移开喷口的盖子,用力摇匀管内药液,然后轻轻地呼气,直到感觉呼不出气时,将喷口含在嘴里,缓慢地深吸气的同时按压瓶管顶端部位将药物释出,再屏息10秒,再缓慢呼气。总的来说,使用pMDI需要吸入与释出同步,深吸气后还需要尽量长地屏气。而且,这种给药方式,药物在肺的沉降率不高,仅10%~12%,约80%的药物颗粒沉积在口咽部,因此容易引起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其所含的抛射剂,也会引起环境污染。
pMDI +储雾罐 将pMDI喷口与罐相衔接,从pMDI释放出的药物可以在瓶中停留数秒,患儿可以从容吸入,按压不必与吸气同步,也不需要屏气。而且药物在肺的沉降率可达20%,在口咽部的沉降率减少,不良反应也会相应减少。不足之处是装置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干粉吸入器 不需要吸气与手按压动作的协调,只利用吸气时所产生的气流便可以将药物微粒送入呼吸道,而且进入气道和肺组织的药量要比气雾剂多,而停留在口咽部的药物要比气雾剂少,因此不仅增加了疗效,还减少了口咽部的不良反应。且不含氟利昂,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干粉吸入器主要有储存剂量型的都保(Turbuhaler)、旋转式吸入器(spinhaler)、多剂量的准纳器TM(Accuhaler)、单剂量的吸乐(Handihaler)。其中都保吸入器、准纳器使用比较广泛。
舒利迭的使用方法
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是干粉吸入器的一种,常用于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症状未被充分控制的病人,还用于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治疗而症状得到了充分控制的病人。其具体使用方法为:
打开 一手握住准纳器的外壳,让剂量视窗面对你,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柄上,向后推至尽头卡住。
上药 这时你会看到上药扳手,用大拇指将上药扳手向后扳到底,你会听到“嗒”一声,此时即有一次剂量可供使用。此时不要随意拨动滑动杆,以免造成药物的浪费。
吸药 上半身保持直立状态,头颈不要前倾。先向外吐一口气(勿朝吸嘴吹气),然后将吸嘴放入嘴唇内,嘴唇包裹住吸嘴,快速地吸饱一口气,切记不要用鼻吸气。然后将准纳器取出,屏气10秒后再慢慢呼气,即完成一次吸入剂量。
关闭 用纸巾擦干净吸嘴,将拇指放在手柄上,向左推,听到“嗒”一声,准纳器即关闭,注意关闭的过程不需扳回上药扳手。
注意:吸药后及时漱口,以防鹅口疮的发生。
由于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同,对宝宝的配合也有一定的要求,建议不同年龄的宝宝使用不同的吸入装置,患儿及家长也要正确掌握吸入方法,以确保疗效。
4岁以下小儿 采用有活瓣的戴面罩的储雾罐+pMDI,或用气流量≥6 L/min的氧气或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泵)做动力,通过雾化器吸入药物。目前使用的普通超声雾化器不适用于哮喘治疗。
4~6岁小儿 除应用雾化吸入外,可采用有活瓣的储雾罐协助使用pMDI,部分患儿可用干粉吸入剂。
6岁以上小儿 可应用都保、准纳器及旋转式吸入器吸入干粉剂,也可借助有活瓣的储雾罐+pMDI。
家长在为孩子做雾化吸入时,要注意4个方面。
1.用药要遵医嘱,雾化液现配现用,不要一次性配太多。
2.雾化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让孩子吃东西,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剂刺激口咽,引起孩子呕吐,从而出现呛咳或窒息的情况。
3.在做雾化前给孩子清洗面部,防止给孩子用的油性面霜将药物吸附在脸上,雾化后及时洗脸。
4.雾化后要及时漱口或多喝水,以减少药物对口咽部的刺激。
吸入疗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雾化吸入治疗,吸入设备、药物的选择不仅决定着治疗效果,雾化吸入期间的一些小细节也会影响疗效。以下这些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小问题,你是否也正想问?
问:做雾化时用鼻吸还是用嘴吸?
答:由于我们人类鼻腔的口径较口腔小,而黏膜鼻甲弯曲,药物粒子经过时容易沉降。也就是说,在鼻腔停留的药量比较多,那么到达肺泡或小气道的粒子数量就会减少,所以用嘴吸的治疗效果更好。但年龄太小的儿童不会配合进行嘴吸,所以此时一般会采用面罩吸入,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建议用嘴吸。
问:雾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吸入激素类药物前避免在面部涂脂类油膏,因为脂质会增加皮肤对激素的吸收;吸入后立即给患儿清洗脸部,避免皮肤吸收一些药量;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比较多,家长可以帮孩子拍背咳痰,必要时可通过工具吸痰;患儿哭闹时不可强制进行雾化,应当安抚或在其熟睡后再做;哭闹时面罩不要紧扣口鼻,以免家长无法观察到患儿的面色;如果患儿出现口鼻发绀的表现,应暂停雾化,待其好转后再进行雾化;雾化后让患儿漱口,可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部沉积,避免念珠菌感染。
问:雾化时,孩子是坐着吸还是站着吸?
答:建议坐位,如果是婴幼儿可半坐卧位,这样有利于药液沉积到气管和肺内。
问:雾化多长时间可以停止?
答:根据病情,控制好雾化吸入的间隔时间。吸入治疗掌握适时、适度是很重要的,应当参考药品说明书关于最大剂量和间隔时间的说明。既要防止患儿吸入的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稠及排痰困难,还要防止吸入过量。如果患儿吸入的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就会促使痰量过多,甚至会出现肺水肿等疾病。
问:雾化在家里做好,还是去医院做好?
答:其实哮喘雾化治疗在家做是可以的,只要家长操作正确,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尤其需要长期雾化的孩子建议在家雾化治疗,因为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可有效避免恐惧造成的哭闹,更易配合操作,并且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可有效避免孩子出现交叉感染。
为什么做了雾化后,宝宝反而喘得厉害了?
有的孩子在做雾化的时候喘得厉害,不做雾化的时候反而好很多,此时要检查一下雾化装置是否很久不用了,是否被真菌等物质污染。如果被污染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做雾化时出现一些过敏的反应。目前用的雾化罐大多数是一次性的,一般建议一个星期更换一次雾化罐。
另外,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对某种雾化药物有过敏反应,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需要考虑换用其他的药物了。
雾化后喘得更厉害的患儿,需要每个月到医生那里随访一次。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控制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给孩子继续用原来的药,或者是否需要加量或减量。
支气管哮喘的孩子需要长期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病情控制的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小年龄的哮喘儿童抗哮喘治疗的时间至少要半年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