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急诊外科诊室白班接到了一个抢救室的电话,抢救室有一个病人需要会诊。到了抢救室看到了患者,是一个做了气管切开、全身布满各种管道通路的病人,会诊的目的是拆线。患者大致是这么一个情况:近30年来5次脑出血,这次是第5次;主要诊断:脑积水、脑出血、烟雾病。
第5次手术做的脑室引流,有缝合线需要拆,而且拆线的时候到了。拆线并不属于急诊的诊疗范围,但是这个病人的全身条件根本不适合去门诊换药室拆线。看着家属恳求的眼神,我低声说着:“我可以帮您拆线,但是您别着急,我要下班才可以。”
因为我是急诊外科,拆线本不属于急诊的范畴,但是这样的病人我怎么能拒绝?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接班的医生来了,我推着换药车去给患者拆了线,家属很感谢。其实真的没什么,就是拆一个线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想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也会温暖着他吧。
看着患者总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年的反复出血折磨着他,家属不离不弃、细心呵护,让我觉得人活着真的不易,健康地活着真好。
在他的病历里我看到了“高血压”,很多脑出血的病人最主要的诱因就是高血压,但是许多人都不去注意控制血压,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后悔不已。
血压过高致使脑血管“爆”开了,常见部位是基底节。
脑出血患者大多为50岁以上,有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时间等决定是否手术。自发性脑出血好发于高血压患者,所以控制血压是关键。脑出血的表现有剧烈头痛、突然倒地、呼之不应、喷射性呕吐、嘴歪眼斜、一侧肢体活动受限。具体如下:
1. 运动和言语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混不清。
2. 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 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 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