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康熙的『御妻之道』:和50多个女人应该怎么相处(1 / 1)

康熙号称“千古一帝”,他不仅治国有一套,而且在后宫的治家方面也是手段“独特”。据史料记载,他一生有50多位后妃,光皇后就立过三个,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50多个女人,怎么算也得10多台戏,天天唱个“鸡飞狗跳”也不为过。可神奇的是,正史中几乎没有她们宫斗的记载,算是相处融洽,我想,作为老公的康熙绝对功不可没。

相信大家都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剧中的康熙经常带着宜妃到处玩,他们有时化装成老爷夫人下江南,有时又扮成江湖侠客出塞北,一路上体察民情,行侠仗义,游山玩水,好不自在!虽然电视剧有些情节是虚构的,但历史上的康熙确实挺爱带妃嫔们出游。

据史书记载,康熙一生曾六次南巡,每次都会带上几个妃嫔,比如康熙四十六年(1707)第六次南巡,他带上了自己宠爱的德妃。不幸的是,途中德妃哮喘发作,康熙除了悉心照料外,还在回京之时给德妃准备了“惊喜”:让她的两个儿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在码头迎接。

可以想象,当德妃刚下船,迎面跑过来两个大宝贝,心情肯定特舒畅,估计病也好了大半。如此细心的老公,换作一般女子,肯定也感动得不行!

出巡不可能带上所有妃嫔,对于那些留在宫中的,康熙也没有放下,每当在外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都会命人包装成“礼物”送回宫中,比如出巡新疆,他会命人装些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运回宫中送给妃子们,而且康熙脸皮薄,他怕这些土特产被嫌弃,特意命人传了字条:“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别因为礼物不贵重就嫌弃!”

康熙不仅带着心爱的女人们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而且还带着她们看打仗,比如征讨噶尔丹时,他就带了一位常在和两位答应在身边,一来有温柔的女子在侧,可以缓解战争的紧张情绪;二来也可以让这些女人亲自感受战场的厮杀,让她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一遇到难事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三来也可以让她们更加珍惜宫中安稳的生活,意识到自己的幸福,不要整天想着宫斗争宠。

不得不说,康熙这套“刚柔并济”的出游策略确实很独特,这对稳定后宫起到了重要作用。

康熙很会为妃子们“筹谋”,他曾许过一个“承诺”:等他百年之后,有儿子的妃嫔可以不居住在宫中,跟随儿子进府。

康熙真的很贴心,对于这些“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女人来说,除非皇帝特许,否则一辈子也出不了宫,尤其年老后,更是青灯古佛,孤苦伶仃地走完余生。

有了这个“承诺”,妃嫔们对于生子,也许就不仅仅是为了固宠或者争皇位,她们还有一个期待:年老后,儿子儿媳侍候在侧,儿孙满堂。

为了这个“期待”,她们会更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只有活得长,才有机会跟儿子出宫,像那些伤身费神的宫斗就不碰了,万一在老公之前走了,有儿子也白费。

也许是“期待”起了作用,康熙的后妃们,寿命都很长,比如定妃万琉哈氏,她活了97岁,号称“清宫最长寿的妃子”,当年康熙去世后,她就一直跟着儿子生活,想必宫外的轻松自在、儿孙满堂让她也心情舒畅,身子自然也好。

康熙还喜欢搞点小浪漫,他会给后宫的女人们写情书;比如在《清宫述闻》里就记载;有一次他出巡,估计是在外时间久了,他开始惦记起宫中的爱妃们,于是他搞起了“飞鸽传情书”:

“给钟粹宫书一封,若有回书即带来;给永和宫书一封,若有回书即带来;给翊坤宫书一封,若有回书即带来。”

言辞间,仿佛能感受到康熙那种热切期待回信的“小着急”,他肯定每天都眨巴着大眼睛,抓住个人就问:“来信了吗?有我的信吗?”

和儿子们的尔虞我诈、“九子夺嫡”比起来,康熙的后宫算是清朝比较和谐的,除了三位中宫皇后短寿外,大多数妃嫔的寿命都很长,除了上面说到的老寿星万琉哈氏活了97岁,其余的像抚养过弘历(乾隆帝)的敦怡皇贵妃和悫惠皇贵妃,一个活了86岁,一个活了76岁。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康熙的伟业和后宫妃嫔们的安宁密不可分,不过,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凡一个快乐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成功的男人”,丈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