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为什么说御花园里有三大奇石(1 /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御花园里就流传着一个传说,说这花园里有三块天神赐予的奇石,它们一个比一个“神奇”,似乎还拥有某种法力。这个传说的源头现在已无从考证,不过御花园里确实有三块奇石。

御花园里怪石嶙峋,有三大奇石最惹眼球,第一奇石当数“拜斗石”。细细看它的表面,有一个黑衣人正拱手作揖,躬身下拜,他的前方有七个小白点,所以有人附会诸葛亮拜北斗七星,这也是“拜斗石”的由来。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诸葛亮夜观天象,知道自己将有大劫,命不久矣,于是他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摆下天罡法阵祈求延寿,结果魏延闯进帐中,一阵狂风把他的本命灯吹灭了。看到此景,诸葛亮有气无力地说:“我命该如此,是天命……”这一事还演变成了歇后语:“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

皇帝当然不可能取“自知要死”之意,“拜斗”实际上是道教祈求长生、消灾解难的一种仪式,诸葛亮的“斗”被魏延破坏,回天无术,但石头上的“斗”却永远也不会被“吹”灭,皇帝借此祈愿自己长生不老,无病无灾。

还有人说这是宋代爱石成癖的书画家米芾在拜石,更有甚者,竟然夸张地猜测这是一块陨石。

第二块奇石在“拜斗石”的对面,有些小朋友看到它总以为是玉米棒子,但实际上,这些肉嘟嘟带点刺的小东西更像是“石海参”。它们“抱”在一起,组成插屏的样子,很是可爱。关于它的来历,已经无从考证,专家推测可能是明代的遗物,反正它的样子总让我想起“葱爆海参”这道菜。

第三块奇石的位置在绛雪轩边,粗粗一看,以为是块木头,但实际它还真就是块朽木,背面还有无数个虫蛀的小孔。只不过此木非比寻常,它是经过自然界千百万年的作用,化木为石,成了一块“木化石”。

据记载,这块木化石是由黑龙江将军福僧阿进贡的奇特之物,当时乾隆看过后特别高兴,还专门在石上写下了一首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大意就是描绘这块“木化石”是由松树的化石变化而来,感叹沧海桑田。

除了这三大奇石,御花园里还喜欢用太湖石来造景,这种石头因常年经受水浪冲击,形成了千疮百孔、玲珑起伏的态势,具有“瘦、透、皱、漏”的特点。比如绛雪轩门口的“太湖石小分队”,这是乾隆下江南后仿江苏狮子林而建,取名“袖珍狮子林”。不过要论最大的太湖石造景,肯定非堆秀山莫属。

它虽然叫山,但实际是由大块的太湖石堆砌而成,名“叠石”。这座石山上有一个亭子,名“御景亭”,每年的重阳节,皇帝都会带着妃嫔们来此登高望远。堆秀山下还有两个大狮子,它们的背上承托着蟠龙,龙口向上,过去宫人们在山腰处置一铜缸,灌满水,利用高差将水由龙口喷出,形成一个人工小喷泉。

同时,在堆秀山上还藏着十二生肖,比如最明显的是鸡,它的爪子超级明显。至于其他生肖,就只有靠大家自己去想象和寻找了。

御花园里还有些特别珍贵的石笋,石笋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自然现象,形如竹笋出土,据说一万年才长高一米。

每次来御花园,别人都在看花看树,我却独爱这些石头。花草树木,一岁一枯荣,而唯独石头,过了百年依然如此。从它们身上,我仿佛能依稀看到百年前的御花园,那时的雨,那时的风,那时的雪,还有那时的人,都被“刻”在了这些石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