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坤宁宫的『开门见喜』在哪里(1 / 1)

一直传说坤宁宫的东暖阁有个“开门见喜”,据说进去的人只要看见它,单身的能脱单,恋爱的能爱得死去活来,结了婚的还能婚姻长久,感觉它完全就是故宫的“爱神化身”啊。

如果这个“开门见喜”真那么灵,估计坤宁宫的门槛早被踏破了,至少单身的青年男女肯定会冲在最前面,用最大力气去找它。

关于“开门见喜”,坤宁宫里确实有,只不过它没那么大“法力”,在古代,它只为两个人服务—皇帝和皇后。

坤宁宫在清代被改装成了两个部分:西暖阁是祭神的场所,东暖阁则是帝后大婚的洞房。俗话说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作为皇帝洞房花烛夜的婚房,东暖阁处处都有“喜”。

首先是东西暖阁的连通门,它上面就挂了绣满小“喜”字的布帘,寓意着通过这道门,就会到达“喜房”。而当你打开门,哇!一个大大的“喜”字就在你的眼前,这就是所谓的“开门见喜”。这个“喜”是一个沥粉贴金的“双喜”,它的正确叫法是“大红双喜字曲尺影壁”,而且还不止一个,在它的边上也有一个大“双喜”。“囍”影壁的四个角也是别出心裁,装饰了龙凤相抱的双喜图案,代表了帝后龙凤呈祥,将要在这里举行合卺礼。

坤宁宫里的“喜”特别多,作为大婚洞房的东暖阁,“开门见喜”只是前奏,进到屋内,简直是“喜气满堂”:地上铺着龙凤双喜花纹的大地毯,顶上吊着双喜字大宫灯,南边窗前是一个连通的大炕,上面铺着两条大红缎绣喜字大坐褥,在暖阁的北部还有两座落地罩的木炕,其中一座摆着炕床,也绣着喜字。

另一座则是整个洞房的主角,帝后睡的喜床。**最惹眼的就是龙凤呈祥的图案,中间绣着一个大大的“囍”字,同时床边还挂着百子帐,**有百子褥,寓意多子。

如今坤宁宫的洞房是根据同治、光绪结婚时的档案资料原状恢复,两位皇帝当时都是在冬天结婚,由于天气冷,这个喜床加装了保暖设备,比如整个床是一个炕床,下面有热气,而挂的百子帐有夹层、夹帐,它密不透风,可以很好地把热气锁在床里,不然帝后新婚之夜冻着凉就太不吉利了。

在喜**方挂了一个匾,上面写着“日升月恒”四个大字,这可是慈禧亲笔写的,想来她也算是个才女,书法挺不错。

这四个字取自《诗经》,大意是说皇帝皇后结婚以后的生活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从地平线升起,越来越明亮,同时也像上弦月,越来越圆满。

皇后进入坤宁宫,有很多烦琐的礼仪要完成,首先是跨火盆,寓意“蒸蒸日上”。此外,皇后从娘家上了皇帝的喜轿开始,手里就得抱一个苹果,到了坤宁宫门口,必须把苹果放在早已准备好的马鞍上,寓意“平平安安”。

等好不容易进门了,最折腾的事才开始。皇帝得掀盖头,之后皇帝、皇后两人由公主、福晋搀扶着坐在喜**吃子孙饽饽,寓意子孙满堂,再之后是喝交杯酒、换衣服,帝后两人面向吉方坐着,名“坐帐”,还得吃长寿面,最后都弄完了,两人才能回到喜床尽享春宵。

不过这么多的仪式弄完,估计皇帝皇后早已累瘫,哪还管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值万金也不如先睡一觉来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