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故宫里的门槛真的不能踩吗(1 / 1)

总有人说故宫里的门槛不能踩,万一踩了会冲撞神灵,严重的还可能招来一连串恐怖的事情。这个传闻简直“怪力乱神”。就因为它,我曾在宫里看过好多老人蹑手蹑脚地带着孩子跨门槛,嘴里还念叨着“阿弥陀佛”。

门槛属于宫里的一部分,它处于两柱之间,地面之上,实为安装大门所用。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讲究:

首先,宫里的门都高大,如果不设门槛的话,门和地面之间会有很大的缝隙,万一有蛇虫鼠蚁爬进门里,那就不好了。

其次,门槛还可以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到了冬天,防风的作用也很明显,古代本来就没有暖气,取暖设备也有限,如果门下面没有门槛,露条缝,真的是要冻成“冰棍”了。

最后,古人认为门槛是有“灵性”之物,在风水理论中,它可以挡住外面的阴气,而且还可以让主人家的财气不外漏。

正因为门槛有如此多的讲究,所以无论在宫里还是民间,门槛都是不准踩的。踩门槛是对主人家的不敬。另外,总踩门槛也会对门槛造成损坏。尤其在故宫,每天八万人乌泱泱地进宫,要是每人都去踩一脚,估计门槛早就被踏平了。

宫里的门槛大多都安在门下,不过仍有一些是被人为地拆了下来。比如螽斯门附近就有一根,很多小朋友将它误认为巧克力棒,但实际上,这只是根包了防护铁皮的门槛而已。同时,为了放置这些“拆”下来的门槛,宫人们还会专门“量槛打造”汉白玉的石座,待遇真是好。

这些门槛怎么会被锯下来呢?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个大胆的人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他回忆了自己锯门槛的原因:“后来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出入无阻地到处骑……”在电影《末代皇帝》里就有溥仪骑自行车的场景。

据记载,溥仪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堂弟溥佳在溥仪16岁时送给他的礼物,为此溥佳还被宫廷师傅陈宝琛骂了一顿,说他:“不应该将这种危险之物进呈给皇上,摔坏了皇上,如何了得!”不过溥仪倒是很开心,他当即就骑了起来,而且兴趣越来越浓,每天都得满宫里骑好几圈。为了更方便骑行,他命人拆除了宫中20多处门槛,这样,他就不用下车过门槛,可以在宫中尽兴骑车了。

据说当时锯门槛这事还引起了宫里太妃们的强烈反对,她们认为锯门槛就是破坏了宫中风水,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可溥仪偏不听,他就是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他命令必须锯。不过当时的工匠们并没有像溥仪那样头脑发热,他们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将门槛齐头锯断,而是在门框两端各留下一小段门槛,然后錾刻成卯眼(凹进去一小块),接着再将锯下来的门槛两端做成一个凸起的榫头。

这样到了白天,就把门槛往上提,搬开放到一边;等晚上关门时再把门槛抬到原位置,让榫头和卯眼相接合。这样既保证了溥仪骑自行车方便,又保证了关门时门槛能回到原位,发挥它的作用,最重要的,这也算没有破坏风水。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神操作”,才会有前面大家看到的门边放“巧克力棒”(门槛)的场景,不得不说,为了满足皇帝,也为了不破坏风水和大门,工匠们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