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 1)

能人 冯骥才 609 字 7天前

胡医生说完这件心事,林医生并没应声。

在灯光的笼罩里,两人都陷入沉默。胡医生垂着头,额前的长发滑落下来,挡住脸。他像一块雨后的云,一通电闪雷鸣发泄过后,松弛无力。林医生不断地吸烟吐烟,一阵阵烟雾把他的面孔遮盖得忽隐忽现,两只手下意识地撕弄着一个空烟盒,不知他在想什么。胡医生忍受不了这沉默,他恳求似的说:

“你为什么不说话?我需要你说话!老林。”

他等着,林医生仍旧没言语。胡医生皱起眉头,心情难过起来。难过的心情又勾起许多话。但他这些话不像刚才那么冲动,显然是经过思考的言语,声音也冷静和平稳了。

“起初,我极力安慰自己。我对自己说,这是一次例外和意外,一次偶然和巧合。即便我给那老头儿检查了脑血流,反映出一些问题,也不能保住老头儿的生命。老头儿的脑动脉严重硬化是不可逆的,急性脑栓塞防不胜防。再说,我也绝不是那种草菅人命、丧失医德的医生。但是,我……我难道很好吗?很有理吗?一个有医德的医生在病人安危和自己个人利益的天平上,难道可以不顾病人的安危而去攫取私利?尽管老头儿的死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医生的岗位不就是守在生死之间,他的天职不就是设法消除各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危险因素?我这些想法,不是想办法开脱自己吗?这岂不更可耻?我一直把自己驳得一点儿道理也没有了。最后自己完全成了一个伤人害命、听候宣判的罪人。是的,我是罪人!杀人有罪;对于医生来说,耽误掉别人生命同样有罪……可是我跟着感到茫然了。我有罪却无人审判。我们的法律是不完善的吗?不。我现在才懂得——在法律之外还有一条严格的法律,法庭之外还有一个同样庄严的法庭。它在我们心中。这条法律就是处世为人的道德标准,这个法庭有人叫作‘道德法庭’。在这个法庭中,道德标准就是不可违犯和触犯的法律,自己是法官,又是被告。自己要经常用这条法律检查、衡量和审判自己。可是我怎么五十多岁才懂得这个道理?如果人人都在自己心中建起这座‘道德法庭’,世界会变得多好!这道理虽好,但对我似乎迟了一些。我宣判自己有罪,误人致死,罪孽虽大,却无法惩罚自己……”

胡医生的话,给自己深深又极度的痛苦打断了。然而林医生仍然不吭一声。他已经不再抽烟了,面孔清楚一些,脸上的表情竟有些反常,目光凝滞地盯着一只空杯子;桌上的空烟盒已经被他撕成一堆碎片。

“你怎么不出声?”胡医生对朋友这种冷淡的反应再也不能忍耐,“你知道,我现在并不需要你的安慰,我要你严厉的谴责!你不必给我留面子。我之所以把这件事讲给你听,早已把那张虚伪而没用的面子撕去了。我要在至爱亲朋们的斥责中,洗涤灵魂,做一个再不受歉疚和悔恨折磨的真正的人!”他又冲动起来。一双眼睛,闪着率真而又急切的光芒,直望坐在对面的林医生。

林医生忽然猛站起来,扭过身,背着脸摘下眼镜,抬手抹一下眼睛,只嗫嚅两个字“我,我……”,就像醉汉一样,跌跌撞撞冲出门而去。

胡医生给这骤然的变化弄呆了。他想,林医生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