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阳冈》的故事中,人们谈虎色变,因为老虎可以说是陆地上战斗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了,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

什么是食物链呢?我们来举个例子吧。在大草原上,狼被视为最危险的动物,因为它们以羊作为自己的食物,而羊又以草为食物,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最简单的食物链:狼—羊—草。

然而在草原上,羊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了保护自己的食物,有人就想出各种办法,把草原上的狼都消灭了,结果这样一来,羊的数量并没有变多,甚至开始变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狼不仅吃羊,也吃田鼠、野兔和黄羊,田鼠、野兔和黄羊也是以草为食物的。草原上的狼被消灭了,意味着这些更小的动物没有了天敌,于是它们大量繁殖,数量成倍地增加,也吃掉更多的草,结果就导致羊的食物变少,面临饿死的危险。草原上的众多生物仿佛被一根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链条牵连起来,这就是食物链。食物链是大自然本身具有的一种规律,是不可以被随便干预破坏的。

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食物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

虎鲸和大白鲨

在海洋里,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大概是虎鲸和大白鲨。

虎鲸是地球上最致命的食肉动物之一,虎鲸体重达数吨,是海豚科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虎鲸的嘴巴很大,上下一共有40~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能把一头海狮整个吞下。虎鲸在海洋中几乎没有天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捕猎它们。

大白鲨又叫食人鲨,体形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掠食性鱼类。其身长超过六米,重量超过两吨。大白鲨是许多海洋哺乳类动物的主要天敌,另外也会猎食海鸟和其他鱼类等一切能捕杀到的海洋生物。大白鲨袭击人类的次数也在所有鲨鱼中位列第一,也因此被命名为“食人鲨”。

老虎和狮子

老虎是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一般来说,老虎通常是不吃人的,老虎如果吃人,多是因为太老或太虚弱,无法猎杀野生动物,或是因为人类入侵其领地。老虎有着很强的领地观念,任何入侵其领地的动物都会遭到攻击。老虎在狩猎大型猎物时,喜欢用它们的前肢抓住猎物,咬住猎物的喉咙,将其拖到地面,用尖利的牙齿将猎物撕成碎片。通过这种方法,重量超过一吨的印度野牛和水牛能被重量仅为其六分之一的虎所杀。

自古以来,狮子就被人称为“百兽之王”,是继老虎之后第二大的猫科动物。狮子与独立而神秘的老虎不同,狮子是群居动物,一个狮群最多能有30头狮子。狮子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它们一般潜伏靠近猎物,然后跳起将猎物扑倒。所以它们一般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攻击的瞬间速度可达到时速60千米~80千米。小的猎物一般被咬断头颈,大的猎物的头颈被撕破或被压抑窒息。

北极熊

北极熊也被叫作白熊,是北极地区个头最大、力气最大的动物。可不要被北极熊憨态可掬的外表欺骗了,北极熊凶猛贪食,有着惊人的力气和耐力,奔跑时速最快能高达60千米。北极熊具有粗壮而又灵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一掌可使人丧命,所以北极熊通常用前掌击倒或打死猎物。北极熊的脂肪和皮毛是熊类中最厚的,真是当之无愧的冰川之王!北极熊在北极地区位于食物链的顶端,除了人类,没有任何能威胁到它的动物,所以它的一举一动总是表现得随心所欲,悠然自得。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动物,还有很多其他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比如位于湿地食物链顶端的鳄鱼和巨蟒,天空中的雕和鹰。不过,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并不真的是天下无敌,通常,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数量会更少,相反,越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其繁殖和生存能力则越强。

也许有同学会说,其实人才是真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毕竟人已经征服了大自然。然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自有其稳定性和调节功能,人类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大自然自身的规律。爱护动物,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