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
本诗创作于1931年,收录于《望舒草》中。这首诗中的女性形象与其他形象不同,戴望舒笔下的女性一般都是忧郁、秀美的,较少涉及劳动妇女的形象。所以在众多关于女性的诗篇中,这首诗塑造的羞涩、青春、纯洁的“村姑”的形象独树一帜,让人感觉清新自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村姑”是羞涩而勤劳的,诗人在第一节中就通过远距离描写她的动作写活了村姑的特点。
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
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
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
这姑娘会静静地走到她的旧屋去,
那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荫下的旧屋,
而当她想到在泉边吻她的少年,
她会微笑着,抿起了她的嘴唇。
她将走到那古旧的木屋边,
她将在那里惊散了一群在啄食的瓦雀,
她将静静地走到厨房里,
又静静地把水桶放在干刍边。
诗人用了多个“静静”来写村姑的活动,她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是,却会“微笑着抿起了她的嘴唇”,此时爱情的甜蜜就让读者们心领神会了。
她将帮助她的母亲造饭,
而从田间回来的父亲将坐在门槛上抽烟,
她将给猪圈里的猪喂食,
有将可爱的鸡赶进它们的窠里去。
在暮色中吃晚饭的时候,
她的父亲会谈着今年的收成,
他或许会说到他的女儿的婚嫁,
而她便将羞怯地低下头去。
诗人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着乡村的忙碌与悠闲,这种美好生活的片断为读者营造了一幅安乐的桃花源。此时的村姑也仿佛带有某种世外的纯洁与美好。
她的母亲或许会说她的懒惰,
(她打水的迟延便是一个好例子,)
但是她不会听到这些话,
因为她在想着那有点鲁莽的少年。
诗歌鉴赏
诗人在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中都点到了那个让村姑怀想的少年,这样萌动的情感让全诗散发出一种纯朴清新的感觉。
诗人笔下的女性形象常是温婉羞涩的,寄予着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诗人理想的载体。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个乡村的姑娘,她默默无语、辛勤劳作,这种清新的女性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希冀。诗人并没有描写“村姑”的外貌,而是主要描写了她的劳动和她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侧面的描写来刻画“村姑”的勤劳、纯洁。如村姑干活时总是“静静地”,诗人连续使用了四个“静静地”来形容,村姑还是非常害羞的,她的微笑是“抿起了她的嘴唇”。这些神态的刻画塑造了一个陶醉在初恋的幸福里,纯真的、勤劳的少女形象。同时,作为诗人少见的乡村题材的诗作,诗中所描绘的那幅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安适舒服,颇具有乡村生活的神韵,与中国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农家有极大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