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最新的研究数据,宇宙年龄至少已有125亿年。我们知道人类历史大约已有200万年,那么在这200万年以前的约125亿年间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没有留下记载。而人类200万年的历史有文字以来,也不过五六千年,这之前又是什么样子?当然也没有记载。在知识领域,这是多么大的一片洪荒之野啊!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这种会思想的动物,他就开始了思考,开始了这伟大的知识垦荒活动。人类所面对的未知东西实在太多,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实在太大。于是就像一个天真的儿童为一只蹦蹦跳跳的小鸟所吸引,跟着它走进一片大森林,这里有无数的参天大树,奇异的鲜花,明镜似的湖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从本能、好奇地发问到自觉地理性地探求,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发现、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人们每弄清一个问题,就如推开了一扇发现之门,进入到一个新的殿堂,这就是一部自然科学史。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对于自然来说实在太渺小了,风雨雷电,山崩地裂,斗转星移,生生死死,这些现象实在无法解释。幼儿时期的人类,只好把这一切都托付给神。的确,迷信比科学更省事,这是一种对自然、对一切未知领域最简单而又权威的解释。我们现在于神话传说中,在世界各地保留的古代遗址中,在人们的风俗习惯中,还有许多崇拜神的遗迹。各种民族都分别塑造了各种各样的神,大到主宰一切的上帝,小到管人间爱情婚姻的爱神,管庄稼生长的谷神,管花草开放的花神。
西方一部《圣经》都是讲神的故事,中国的《封神演义》《西游记》里,数不清有多少威力无边的神。再看现在仍然保留着的古希腊、古埃及神庙,就可知当人类懂得使用工具,懂得集体劳动,就怎样虔诚地、急迫地去为神建立无形的权威和有形的住所。但是,当他们战战兢兢地推开一扇神殿之门时,却发现空室虚座,一无所有。再试着推开一扇,发现神言大谬,无据无凭。于是,人们对自然的发现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扳倒自己所建的神殿,然后再一点一点建立科学的殿堂的过程。人类有200万年历史,从神殿里走出来,大约也不过二三百年。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把上帝最后赶出了殿堂。恩格斯评价达尔文的科学发现是“至今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至此,19世纪自然科学方面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都已完成。人开始替代神,登堂入室主持对自然的解释了,人甩脱了迷信,成为科学的主人。
探索科学,是要付出努力的。探寻未知是人的本性,而且驾驭规律,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又有挡不住的**。追求科学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成了全人类的目标,也成了人类无法止步的本能。于是在这种无穷的追求和跋涉中,便有了许多新奇的现象和科学的原理被发现。每当一个新的原理被发现,就可供人们使用一段时间,就像推开了一扇大门,在这新殿堂里可手舞足蹈欢乐一阵。但很快,人们又不满足了,觉得不够用了、不够完美,于是就尝试再去推第二道门,这样无穷无尽。
虽然我们已有125亿年宇宙史、200万年的人类史,但历史只记住这汪洋大海中的第一个登陆者,至今被历史记住的伟大科学家也不过百十来个,这是些多么伟大的人物啊。125亿年间才有这些精英,当他们带头推开每一扇未知之门时,都要甘冒生死之险和无穷的艰辛,但他们留给后人的却是无穷的享受,而且他们本人几乎没有一个能享用到自己的思想果实。
当法拉第用一块小磁铁和线圈表演磁变电时,一个绅士问:“这很有趣,但有什么用?”法拉第说:“您不要急,它会给您带来数不尽的税收。”现在全世界因电力而创造的财富有谁能算得清呢?而且,这些伟大人物给予我们的还不止是知识和财富,还有由自然科学所提示的哲学思想和他们的治学思想、人格魅力,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他们除了果实,还留下了种植这果实的方法和工具。而且,我们再想一步,以前的宇宙有125亿年,那么,以后的宇宙还有多少亿年呢?凭着不断求知,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天性,我们还有多么长的征途要靠双脚去一一丈量啊。我们面对着的永远是一个新的未知的世界。但我们已经聪明,在这未知面前,再不会去找一个神来保佑和安慰自己,而是接过这百十位最伟大的科学家所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去创造未来。他们是以住发现史的坐标,也是未来科学发现之路的灯塔。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们及其精神,他们才是未来科学征途的保护神。
细想起来,确实有趣。先有宇宙,后有人类,人要认识宇宙和自然却先制造了神,然后再去扳倒神殿,在未知的、恐怖的黑暗中摸索,向威力无边、主宰人命运的神造反,这是一部多么艰难曲折、惊险迷人的故事。现在我试着将它通俗地写出来,献给读者。因为这实在是每一个中学生、每一个普通的现代人都应该知道的事。另外,历史在这知识的汪洋大海中,125亿年,才记住了这百十多个伟人。相信,未来我们中间总会有人加入这一行列而被历史记录。这是我写作的初衷,也是对读到本书的每一位青少年读者的祝愿。
是为序。
200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