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率概括:河南人就是骗子多!(1 / 1)

网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说法:“河南人都是骗子。”这就是一个经典的轻率概括案例,河南人中是出过骗子,但因此认为河南人都是骗子肯定是乱讲。

考虑到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假如骗子在全国总人口中占一定稳定比例,那么即使河南人骗子总数会多一些,也丝毫不能说明河南地区骗子多。

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你也只能说数据显示在某个方面某个时期河南人因为诈骗犯罪入狱的人比例比其它地区高,即便这样你也不能得出河南人骗子多的结论,因为被判刑的具体原因还需要分析呢,没准还是冤假错案呢。

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几乎每个人都会犯,因为我们的大脑都有一种对事物进行分类,好进行归类简化处理的自然倾向。合理的归类会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效率,但不当的归纳就会带来逻辑谬误。

类似的归纳不当造成的逻辑谬误很多,常见的还有“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网络大V都爱造谣”,“我认识的处女座都有强迫症”等等,反正不管是说好话说坏话,你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要避免轻率概括,解决方法就是给自己提出的概括所涉及的概念下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

在百度贴吧我们看到一个争论“是学霸还是红人混得更好”这个话题。里面的主流观点认为学霸总是独处,沉溺于自己的学习世界而失去了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能力。

如果我们对“学霸”的定义稍微多问几句,就会发现学霸也是一个面目模糊不清的人:

学霸的定义是什么?是成绩好的大神,还是爱读书的怪咖呢?学霸不是指学习能力更强的人吗?

在不同的学校选1000个所谓大家公认的学霸,你能确定他们是一种人?像2014年清华大学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同学,哪个不是成绩又好又有特别的才艺?

有人说学霸的标签给的是有点任性,那星座控的对号入座感觉还是很准的,这个分类看生日日期,这次总不会乱贴标签了吧。

的确有网络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星座对自己的性格描述是很接近的。但愿意参与星座调查的人是不是本身都是对星座感兴趣的人?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经被星座说给予了暗示影响?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后人就把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果找一些完全不知道星座理论的人做调查,因为他们潜意识没有接纳星座理论,就不会认同星座分类对性格的分析。

事实上,心理学家已经做了类似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星座这个东西,是信的人恒信,越来越灵,不信的人根本不觉得星座有什么准确度可言。

很多人知道我是水瓶座后,就说怪不得你那么有创意,水瓶座就是有创意。他们不想想如果不是因为长期坚持努力和奋斗,我哪里来的什么创意。我的一个同乡也是水瓶座,我就没看出来他做出什么有创意的事情。

轻率概括是一种省力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所谓的贴标签。好处是容易诱**感共鸣,抱团取暖;坏处就是一言不慎,引发别人群体围攻。

有时候你在网上看到不顺眼的人,会不会马上丢一句:“别理他,他就是个脑残。”如果被人看到,一场口水战是免不了了。

你看,用一个特征去指代某一群人,在朋友圈开开玩笑当做自嘲则无妨,真要去信,就会造成很多误会。

破解轻率概括的方法很简单,一个反例就足够了,比方说过去科学家认为所有的天鹅都不是黑色的,后来在俄罗斯发现了黑天鹅,那么这个归纳就不能成立。

同样,当你发现别人在进行轻率概括的时候,你只需要举一个反例就能破!

所有的男人都是负心汉!

那你爸爸也是个负心汉吗?

互动练习

男人30不结婚,要么极品好,要么极品差,你怎么看?这句话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怎么破?

记得将你的作业@秋叶和@西安黄鑫,好的作业我们一定会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