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夜青语”后台我们曾遇到这样一个提问:
“秋帅,你说感觉孤独就对了,我现在就感觉自己的心很孤独。现在大二了,比较忙,每天会去图书馆自习,可能是高中养成的每天学习的习惯吧,高中时学习不好,进了三本。现在偶尔会有同学说我是学霸,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伪学霸。大叔,三本院校的学习氛围一般,我不想被同化,可也不愿意被孤立,毕竟女孩子都是这样,加上我敏感一点。在别人看来我比较独立,比较汉子,因为不管什么问题,不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不会问别人,重物自己拎,专业软件自己反复练,实在做不了问老师,我觉得自己就是看起来很独立坚强的人。打算大三开始准备考研,过得还不算很迷茫吧,可是心情还是会因为一些同学关系或舍友关系时有波动,感觉这样很无用,很耗力。谢谢大叔点评。”
我很能理解这位同学的心情,可是,她究竟该让我去点评什么呢?是我年轻时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还是做一个女汉子不好?又或者坚持独立却影响和室友同学的关系?
我们其实不太明白她要咨询什么具体问题,想回答简直是无从下手。
这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都做过的一种题目:给你一段话,让你总结一下这段话的中心思想。
是不是很多痛苦的回忆都涌上来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因为他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换句话说,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首先要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假如我们准备讲理,我的意思是:不是每个场合你都要启动讲理模式,比如你和女友在一起,这样聊天就对了。
女友:我今天的新衣服好看不好看?
男友:好看,你穿上去特别好看。
女友:那你说,到底哪里好看?
男友:本来你昨天穿的那件我就觉得好看,没有想到你穿今天这件更好看,我现在和你走到路上,发现好多人都在看你。下次能不能不要穿这么好看?
但是在很多要表达观点的场合,很多同学感觉到自己很难条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分享一个小框架,也许能很快帮到你。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表达框架。
我的观点(问题)是_______,我这么说有三个理由(原因),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_,第三_______。
比如上面的那段妹子发言,如果改成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她的提问了。
大叔,我想问问一个人选择独立的生活是不是就交不到朋友?我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第一,我现在大二了,可能是高中养成的每天学习的习惯吧,每天会去图书馆自习,现在偶尔会有同学说我是学霸,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伪学霸。
第二,在别人看来我比较独立,比较汉子,因为不管什么问题,不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不会问别人。重物自己拎,专业软件自己反复练,实在做不了问老师,我觉得自己就是看起来很独立坚强的人。
第三,三本院校的学习氛围一般,我不想被同化,打算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可也不愿意被孤立,毕竟女孩子都是这样,加上我敏感一点。可是心情还是会因为一些同学关系或舍友关系变疏远有波动,感觉这样很无用,很耗力。希望大叔能指点我一下。
你们看,是不是好很多?要想用好这个框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开始你可以试着套用这个框架,把你的发言观点一次次写下来,经过反复练习后你就可以随时脱口用这个框架沟通和表达了。
比如下次自我介绍时面试官问你,说说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嗯,我觉得我是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因为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_,第三_______。
简直是一个万能框架呢!
反过来说,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讲话意思很模糊的人,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弄清他人表达的观点呢?
建议以后我们无论是听讲座还是在阅读书籍,都要先自问一下:“他想表达的意思到底是说什么?”、“文章究竟要讲什么?”就是这么简单。
我在微信答疑时,有时候不得不追问别人到底要问什么?
比如这样的提问“大叔,如果一见钟情怎么办,女追男靠谱吗?”
我的回复是:“只能说谁追谁都可以,另请问你说的靠谱是什么意思?是女追男这事靠不靠谱,还是这样的成功性大不大?”
我们要随时随地养成有意识的自我训练,抓住别人观点的能力,在培养抓别人观点的能力时候,也同样在提高我们自己讲话写文章清晰表达出自己看法的能力。
假如做一些更复杂的沟通,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结构化思考,能够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加清晰而且准确的表达。
1.我为何要这样说或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2.我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让他人理解?(用文字、语言还是绘画?当面提问还是私下交流?)
3.我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会有歧义么?
4.有哪些概念或知识点别人并不理解,需要我解释?
然后你就可以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用1、2、3、4来提领你需要表达的内容是一个好办法。另外,除了列提纲以外,画草图(思维导图)、画表格等方式也是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最后,记得每次做了发言或者文章后及时总结。
处处留心自己的发言或文字,并及时收集反馈。通过询问交流对象和旁听者的方式,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简单的几次总结,便会让你受益良多。
要不想成为那种说话不过脑子的人,你就得在表达之前多动动脑子。
互动练习
面对日本,中国人表现出了复杂的情绪,一有矛盾就去网上痛骂“打死小日本”,甚至狠砸日本车。与此同时日本无印良品的作品风靡全球,日本动漫是中国孩子童年的大爱。请问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在21世纪和日本这个国家相处?
请试着进行结构化思考,把你的观点写长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好微博必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