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这个词来自于最近这两年创业圈很火的一个游戏——“德州扑克”的一个概念。
All in动作,一般是玩家拿到好牌的时候,对整个局势有着极为乐观的判断,会将自己所有的筹码全部推到池子当中,这就是All in.某体育产品巨头以前有个广告,同样也说过All in这个概念,中文翻译叫“全倾全力”,既是将所有的一切都投入进去,这个解读相当贴切。德州扑克的魅力在于规则简单、上手容易,但是精通很难。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游戏,最终比拼的是技术、耐心和胆量。
All in的概念和动作与互联网人的行事逻辑很吻合,当面临一个机会时,你敢不敢全力以赴?
All in是一种极佳的态度
适当的时候果断选择All in,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人的一生很难抓住几次大的机会,即使时代浪潮袭卷而来,机会并没有想像地那么多。作为不同的个体,还需要甄别这些机会,哪些是真的机会,哪些是假的机会,哪些机会虽然是真的机会,但并不属于特定的个体。比如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虽然知道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会不断上涨,但由于并没有很多的自有资金,因而投资一线城市房子的投资机会,是不属于绝大多数年轻人的。
在这个基础上,时代的洪流出现了机会。这个机会是真的机会,而且是属于某个个体的,方方面面都合适,这时候如果没有All in,就无法达到收益的最大化。战略不够聚焦、不够集中、不能All in,基本上也就会错过这个机会。
All in意味着破釜沉舟,完全阻断了再走回头路的可能,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投入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不论是工作、学习、感情还是创业,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你没有All in,碰到那些困难你很自然就会想跑,想打退堂鼓,想走回头路。但一旦投入,就等于递交了投名状,就不再犹豫,勇往直前。
全情投入的All in能让周围的人充分相信你。
在跟投资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一个创业者是否能够All in,很多时候代表着创业者对自己事业的投入程度,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听到过这样的例子,曾有一个名校的计算机系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创业,虽然所创事业的想法最后被证明是非常优秀的,但他不想放弃学业,投资人最终没有投资。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创业者不希望放弃学业,万一创业没成功,自己的学位也没有了,鸡飞蛋打;投资人也没有错,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个低概率事件,即便全情投入都未必能成,畏首畏尾更是没法信任。现在来看,如果当时他果断辍学All in,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工作中,尤其是创业初期,All in是网罗同伴的重要方式。只有当你全身心投入,才可能让同伴或者潜在的同伴相信,你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有可能用你坚信的理念打动旁人。我们必须知道,一个早期的创业机会和创业理念,或者投资机会投资理念,认同的人必然是少数,只能通过All in才能让他人认同,感召他们加入到自己的事业中。领导者的全情投入能够充分感染周边的同事。
Warning!All in有风险
All in是一种态度,但All in本身也意味着风险。在“德州扑克”中,All in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牌面大小,差的牌面不会因为玩家选择All in,就变成更好的牌面。所以,如果All in到了错误的方向,一定会输。如果创业者选择了错误的方向,例如在2016年做O2O(Online To Offline),2017年做直播平台,All in只会让创业者输得更惨。在All in之前,只有在战略判断是基本正确或者完全正确的基础上,才能All in,因为All in本身并不会改变战略的性质。
我人生的第一次All in,就是在9岁那年只身到武汉学围棋。
我破釜沉舟了,但围棋并没有那么容易,自己也没有那么高的天赋,最终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我冲段失败,回到了家乡。我的围棋之路并没有因为自己一意孤行的决定而变得顺利,该失败的,还是失败了。
人生另一重风险在于,即便你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从你All in到真正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也会有起起伏伏、反反复复,这时候你可能会担惊受怕,甚至质疑自己最初的判断。
我的投资的经历就是如此。2013年的比特币不被周围很多人认同,认为那像是蒙人的玩意儿,而我和周围一起买比特币的朋友,纯粹出于对于加密密码学货币的信仰,认准比特币。那时的我真的是将手上有的钱,加上杠杆十几万美金,一股脑全都砸进去购入了比特币。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比特币价值起起伏伏,犹如过山车一般。我100多人民币一枚购入,很短的时间内,一度涨到1000多人民币一枚,然后一夜之间又从1000多腰斩到500多人民币一枚。虽然没有跌破我购买的价格,但这种大起大落,依然让我很多个晚上都夜不能寐。没有很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仰,经历这种起伏真的是很难挺住。
如今,我当然不会后悔,因为比特币投资已经成为我第一桶金的来源。但是即便当时失败了,中间过程备受煎熬,也着实没什么可后悔的,因为All in就意味着风险。这种风险是自我选择的,附加的代价就需要自己承担。我庆幸自己赌对了,否则我会从一个很穷的留学生,变成了一个负债累累的更穷的留学生。
All in互联网
我的All in之路有很多机缘巧合的地方,尤其像比特币这样的机会,可能很少会再出现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在战略上应该如何选择All in的方向呢?
我觉得,All in的方向依旧是互联网行业。
中国现在正处在从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变的大背景之下。现在,A股中3000家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属于传统行业,而随着金融制度和证券制度的逐步完善,这些企业必然会被新的企业取代,而取代他们的,就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
在这一代年轻人年富力强的岁月里,我还看不到能有哪一个行业可以像互联网这样不断蓬勃向上,拥有如此昂扬的生命力。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诸如“网易”“陌陌”“微博”等一批老牌应用迎来第二春,股价扶摇而上。“映客““ofo”这样年轻的创业公司破土而出。“美团”“今日头条”和“滴滴出行”这样的中坚力量有望登录资本市场,更多像“陪我”APP一样初创公司会不断发展,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浪潮中真的机会。这种活生生的机会每天就这样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眼前。
所以,对于每一个渴望提升自我的年轻人来说,来到大城市,加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在互联网创业公司中提升自我,是最佳的选择。甚至,这可能是中国转型中最后一条阶层上升的通道。很有可能一个年轻人从小城市来到北京,加入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另一家阿里巴巴,创始人就是小了30岁的马云,而他就是十八罗汉之一。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为模棱两可的选择而悔恨,也不为做了太多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懊恼。他All in过、付出过、奋斗过,一次性把青春彻底燃烧,燃烧给一个伟大的事业,燃烧给一个波澜壮阔的事业,这种价值,才是真正人生该有的样子。
别犹豫,全情投入,或者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