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68不能改变生活,就适应生活哲学68(1 / 1)

不能改变生活,就适应生活 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好坏,当外部环境好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美好地生活;当外部环境恶劣的时候,我们则会生活得相对困难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一样。有些人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再加上自己的主观努力,获得了想要的生活;而有些人则缺乏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生活完全交给了外部环境,或者是他的努力不足以改变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如何是在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个人改造而得来的。现实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必须适应,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生活得幸福。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们所要适应的都是进步的、美好的事物。比如说,当我们还是顽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让我们去读书,那种感觉必然是不舒服的,但这却是对我们有好处的,那我们就必须学会适应学习的环境,当国家取消大学生的计划分配制度,而将大学生推入就业市场的时候,也使得“天之骄子”颇不习惯,但是这确实是社会的进步,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摆脱了对计划分配的依赖,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了辉煌的事业。再比如说,电脑的出现曾经让很多人措手不及,虽然一些人对于这种新生的事物没有多少好感,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电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就必须去适应有电脑的生活,学习电脑的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生活所淘汰。

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那么就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长久下去,我们就会故步自封,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所以,适应生活是享受生活的第一步。

人生有很多的无奈,有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把握和控制的。比如,我们生在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高考的时候遭遇了变革,大学所读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毕业后又碰上几百几千人为抢一个饭碗挤破脑袋的局面,想结婚又面临着房价的上涨,想退休又面临着退休年龄往后推移……面对这些,有的人抱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更好的时代,抱怨上天对自己是多么的不公平。可是,抱怨又能怎样呢?也只能徒增悲伤和烦恼,或者把自己推向苦恼的沼泽地。

既然抱怨也无济于事,我们就只能接受,接受命运的不公,接受生活的真相。就像我们打扑克的时候,无论抓到的是一手好牌还是烂牌,都要想办法发挥出最高的水平。勇于接受生活真相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大家一定都熟悉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史铁生吧。他是一位双腿瘫痪的作家,史铁生生前数十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不要抱怨上天给予自己的不够多,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是如何的坎坷,很多有所成就的人,比如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他们惊人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上天的垂青,而是因为他们勇于接受事实,接受生活的真相。

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你若想否认这些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先要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再去“改造”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