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赚钱当成人生的目的
如果你问身边的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赚钱。”赚钱当然无可厚非,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在崇尚物质主义的社会里,赚钱成为生活的中心,貌似是与时俱进、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多数人每天都要为赚钱而奔波劳累,想到这一点,你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寒而栗呢?
美国华人世界曾发生过一起重大事件,那就是旅美博士蒋国兵的突然自杀。蒋国兵原本可以有个不错的前途,艰难困苦的求学生涯并没有击垮他,但在取得学位、前途光明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有巨大的家庭压力和经济压力,自己似乎只是一个工作机器,不可能成为富人,永远只是一个穷人。这个人生结局他难以接受,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是富人?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富裕感?我们该如何找回富裕感呢?
很多人常常在创业之初都财富等同于幸福。他们告诉自己:“等我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所以去努力赚钱吧。”可是不承想,等到自己真的有了钱之后,却发现自己不但根本主宰不了钱,反而被钱所控制了。钱变成了一种负担,限制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失去了往日的自由,无法再一身轻松地上路。财富有时候使人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快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快乐的人并不是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而是那些“穷并快乐着”的人。
川田一郎是个农夫,他终日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不愁温饱,日子倒也和美快乐。有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得了18个金罗汉。他从笑声中醒来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不承想的是,第二天,他在耕地的时候,竟然真的挖出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妻子和儿女们都兴奋不已,可川田一郎却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家人问他为什么腰缠万贯了,反而不高兴了。
川田一郎回答说:“我整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另外17个金罗汉到底在哪儿呢?”
得到了一个金罗汉,却失去了生活的快乐。有时真正的快乐和金钱无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把钱财看得太重是极不正常的。
一个人如果将个人欲望无限度地延伸,在人生的旅途中必然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注重对此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去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和无懈可击的外表,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正在迅速枯萎。我们应该接近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不能被金钱奴役,这样才能永远与快乐同行。否则,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会让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在我们满足欲望的同时,也会相对地迷失自我,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财富和地位就代表了自己的一切,当所有的一切都失去时,我们就会张皇失措,无所依靠。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比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种财富都没有的人,无疑是十分悲惨的。而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却没有精神财富,也会十分痛苦。最好的情况是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有能立足于天下的精神财富,然而,鱼和熊掌很难兼得,现实中,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终生劳苦而获得的财富和我们所能享受到的世俗的欢乐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是不可能带着它们离开这个世界的。可以让财富进入我们的生活,但却不能让它来主宰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