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味地为了成功而活
何谓成功?在一般人看来,成功就是做大官、赚大钱、立大业、成大事。如果你只是个蓝领工人,别人称你为“成功人士”,你要么不敢答应,要么会认为这是一种讽刺。
成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一闭眼,我们眼前就会跳出无数个“成功者”的模样,对一个又一个成功者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然而,我们,或者只说我,真的懂得成功吗?如果真的懂,我自己至少也应该很成功啊!看来,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审视一下“成功”。
有一个寓言:
上帝听说人间最近几年繁荣昌盛,人人都憋足了劲儿谋求成功,便从天堂里随手拎了几个灵魂,问他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成功?”
第一个说:“成功就是像大款那样有闲有钱。”
第二个说:“成功就是像明星那样有型有款。”
第三个说:“成功就是像名人那样有头有脸。”
……
上帝觉得他们的答案过于简单,不甘心,索性化作人们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亲自到人间考察。
他变成了一个富翁,开着法拉利跑车,戴着名表满世界乱转。在一个公园里,他看到一个女子正在微笑地看着不远处的孩子和老人,便走上前去问:“我是有钱人,你认为我和你谁更成功?”
女人笑着回答:“我是孩子的好母亲,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单位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而你只是有钱人,你说谁更成功?”
“有钱人”继续问:“成功的标准不就是成为有钱人吗?”
女人反问道:“那是上帝规定的吗?如果是的话,上帝直接造钱好了,造人干什么?”
上帝点点头,满意地走了。
第二天,上帝变成了一个影视明星。在江边,他看到一个捕鱼的小贩,便走上去说:“我是大明星某某某,你一定见过我,你认为咱俩谁更成功?”
小贩放下手中的渔叉,点燃一支烟,说:“我想几点出来捕鱼就几点出来捕鱼,你已经连续十年没在家里过过一个节日了,而且听说你今后二十年的档期都已经排满了,你说咱俩谁成功?我每天捕完鱼就近一卖,然后回家陪老婆看你演的电影,而你结没结婚都不敢承认,你说谁更成功?”
“明星”继续问:“成功的标准不就是成为明星吗?”
男人丢下一句:“怪不得娱乐圈这么无聊!”重新操起渔叉,把上帝晒在了那里。
第三天,上帝变成了一个名人。在麦地里,他望见一个老农在割麦子,便上前去:“我是名人,你认为我和你谁更成功?”
谁知老农开口就骂:“别跟俺提成功。俺辛辛苦苦把四个娃都培养成了成功人士,到今天还不是一个人割麦子!”
……
这个寓言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是成功,也告诉了我们什么不是成功。什么是成功?有钱、有身份、有地位都是成功,但只是局部的成功。
“成功”是一个宽泛的词语。我们常常说,某某有钱了,成功了;不过我们也常常说,我们终于把这件事办成功了!说一个人成功,往往是说他拥有金钱、权力、地位、学术成就等;说一件事成功,这件事就可大可小了,它可能是指一个成年人完成了一项关乎无数人命运的大工程,也可能只是一个小学生“成功”地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等。可见,所谓“成功”,其实就是一个被实现的目标。它可大可小,存乎一心。如果你最初的目标是讨心仪的女人一笑,那么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是与成功八竿子打不着的,甚至于钱越多,地位越高,越让你难过。因为它们(金钱等)在理论是可以征服所有女人的,你当初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不遗余力地追求它们的,而如今,它们却在一个不喜欢你的女人面前那么苍白无力。
我们在这里以一种反方的口吻谈论“成功”,并非是从根本上否定金钱、权力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只是说,成功不等于成为人上人、“钱多多”,金钱、地位等只是成功的副产品。
不成功绝不等于失败。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大金字塔,总是少数人在社会的最顶层,但我们能说不在顶层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吗?
有句话叫“成功无止境”,充分说明了成功的荒谬性。其实,生活也无止境,只要你努力了,进步了,没有得过且过,没有成为纯粹的地球资源的浪费者,你就是成功者。你没必要把成功定位在那些遥不可及的“成功人士”身上,他们成功与否与你没有丝毫的关系。比如,乔布斯成功了,你照样得挤地铁上班;乔布斯“牺牲”了,你照样是挤地铁上班。把你的班上好,不至于被炒鱿鱼,你就是成功。当然你想以乔布斯为榜样,追求进一步的成功也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像他一样,在天国里享受成功。
最后,让我们以诗人道格拉斯·马洛奇的小诗作为本节的结尾:
《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青松,
就做一棵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必须是溪边最好的一棵。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就做灌木一丛。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
就做一片绿草,
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愉。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麋鹿,
就做一条小鱼,
但必须做湖里最活泼的那条鱼。
我们不能都做船长,总得有人做海员。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我们该做的工作,就在手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
不能凭大小来断定你的输赢,
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