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的使用技巧(1 / 1)

比拟,即根据一定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表达的一种修辞技巧。

比拟能使人产生联想,以获得话语的形象感和生动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又叫“人格比”,就是赋予大自然、动物、抽象事物等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即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比拟为彼物。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太太在游武夷山时,不小心被蒺藜划破了裙子,顿时游兴大减,中途欲返。女导游见状,微笑着走近老人身旁说:“这是武夷山对您有情啊!它想牵住您,不让您离去,好请您多看它几眼。”

几句话,把老人的不快吹得无影无踪。武夷山的热情好客是机敏的女导游所赋予的,这里就用了拟人手法,而且表达得十分得体。

在一个欢迎日本青年代表团的宴会上,热情的中国朋友用著名的“人参母鸡汤”来款待客人。不想,这可为难了在场的翻译。原来,他没有记住日语“母鸡”这个词。只见他机灵地站起来,指着汤,笑着对客人介绍说:“这是用公鸡的太太和人参做的汤,请诸位品尝。”

这里的“公鸡的太太”用的就是拟人手法,显示了翻译的机敏和幽默。

比拟作为施展口才的一种技巧,它基于联想,富于启发性,而且又常常能把静态拟成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说话中,恰当地运用它,会收到生动、具体的效果,而且还便于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