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说话时的幽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的表现。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说话没有幽默感就如同菜肴没有放盐一样嚼之无味。因此,要使自己说的话真正地幽默起来,要遵循下面的三条基本原则。
1.幽默蕴含着智慧
幽默是智慧的产物,能反映人情绪智力的高低,也能促进身心健康。蕴藏着人生哲理,妙趣横生、妙语连珠的幽默,能让人思想乐观、心情愉快、意志坚定、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与记忆力。
有一天,著名诗人海涅正在伏案创作。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仆人送来一个邮包。寄件人是海涅的朋友梅厄先生。海涅因紧张的写作而感到有些疲倦,又因被人打断写作思路而很不高兴。他不耐烦地打开邮包,里面包着层层纸张。他撕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拿出一张小小的纸条。小纸条上写着短短的几句话:“亲爱的海涅,我健康而又快活!衷心地致以问候。你的梅厄。”尽管海涅感到不耐烦,但是这个玩笑却逗得他十分开心,疲倦感即刻消失。他调整情绪后,决定对他的朋友也开一个玩笑。
几天后,梅厄先生收到了海涅的一个邮包。那邮包很沉,他无法把它拿回家。他雇了一个脚夫帮他扛回家。到家后,梅厄打开了这个令人纳闷的邮包。他惊奇地发现里面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梅厄!看了你的信,知道你又健康又快活,我心上的这块石头落地了。我把它寄给你,以永远纪念我对你的爱。”
2.幽默的表达要真诚
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能沟通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东西。特别是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言,别人听起来会顺耳一些。当一个人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也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一个人和他人关系紧张时,即使在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幽默也能使彼此从容地摆脱不愉快的窘境或消除矛盾。
有一天,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是虚惊一场。骑车的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惋惜地说:“你的运气不佳,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萧伯纳的这一句妙语,把他和对方从不悦又紧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使这场事故得到友好的处理。萧伯纳的幽默不仅给对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又给人以友爱和宽容。
3.幽默要注意场合
幽默被誉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口才乃至智慧的标准。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一个有情趣的人。但是,幽默要注意场合、对象,把握一定的尺度,切不可生搬硬套。最不可取的是无话不幽默,且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弄得大家不胜其烦,并可能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滥用幽默可能会冲淡你真正的工作成绩,得不偿失。正确的态度是把幽默看作味精——少则有味,多则恶心。
不分场合的幽默,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比如,老板开会,正在台上向职员们发表意见,你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两句逗人的话。虽然大家被你的幽默逗乐了,然而老板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纪律、缺乏礼貌和修养的人,会在心中留下对你的不良印象。又如,老板和职员欢聚在一起,说些幽默的话逗乐,而你却把这种幽默引向歧途,说了不雅的话,老板当然会认为你是一个不知高低的人。
使用幽默一方面要看准对象、看准场合,另一方面还要抓住时机。发挥幽默也需要“素材”,就是特定的场合、情境等,这些就像机遇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关键在于你能否随机应变。如果为幽默而幽默,就会显得生硬、不合时宜、不伦不类;不但不能成为沟通中的“润滑剂”,反而还可能增加沟通的“摩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