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产前出现精神问题、心理问题的女性正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9%,远远超过产后抑郁症每年2%~3%的上升率,其中以白领女性为主,
刘小姐怀孕前在一家跨国公司做财务,丈夫是另外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刚怀孕2个月,小刘就在家人的劝说下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休养”,这样一来,好像给过惯了朝九晚五生活的小刘放了个轻松的长假,为了孩子,吃饭不再考虑发胖身材变形的问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睡觉不用担心上班迟到,想睡多久就睡多久,除了双休丈夫陪着,婆婆偶尔带些好吃的过来看看自己,“休养”在家的小刘再没有其他的长期陪伴者,想做点事情又怕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在家“休养”还不到一个月,电视看腻了,杂志翻烦了,上网又有辐射,从未有过的无聊开始向小刘袭来,于是,她便开始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会发育不好吗?生孩子过程痛吗?婆婆对自己好吗?丈夫对自己是真心的吗?生完孩子身材还像以前一样吗?虽然很多道理小刘一次次地想明白过,但新的一天开始后,她又开始了胡思乱想,这样,到她怀孕4个月后,出现吃饭胃口不好、睡觉睡不着的现象,甚至白天想的那些问题晚上在梦里还在纠缠不休,每天都郁郁寡欢的小刘还特别容易动怒,小刘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很多人都知道有“产后抑郁症”,但对“产前抑郁症”和其严重性却知之甚少,最近有专家提出,产前抑郁症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产后抑郁症,严重的话患者甚至还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诸如自残、自杀等,累及胎儿的性命,专家提醒,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就应及时调节,做好角色转换。
产前抑郁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孕期心理疾病,女性从怀孕起,由于体内激素出现变化,特别在怀孕早期的3个月里,出现呕吐等各种身体不适;同时,心理也容易出现波动,情绪更容易低落,由于生育期女性是精神病易感人群,如果调节能力差的女性此时没有得到适当照顾,心理压力过大,难以从“少女角色”转换到“妈妈角色”,就可能在临**表现出躁狂、抑郁、精神分裂,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以致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
为什么女性尤其是白领女性会出现产前抑郁症呢?下面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生理原因是:生育期女性是精神病易感人群,而怀孕后尤其是怀孕的前3个月,由于激素分泌不稳定会造成情绪不稳定,往往就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原因则是:女性怀孕后马上辞去工作,充实的生活状态和明确的生活目的一下子就没有了,人变得特别空虚,所有的注意力只好转向孩子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孕妇不能做具体的事情就东猜西想,猜想久了心理问题也就出来了,另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女性从小并没有吃过什么苦,生孩子会带来痛楚这样的事实让她们非常恐惧。
因此,要预防女性患上产前抑郁症,首先,丈夫在妻子孕前要密切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尽一切可能关心、体贴她,减少不良刺激,使其保持愉快心情和稳定情绪。
其次,在产前要做好孕妇的卫生宣教工作,使产妇对分娩和产后的卫生常识有所了解,减轻孕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此外,孕妇还应该及时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平时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比如短途旅游、做孕妇操、游泳等,参与一些社交活动;保持充足的孕期营养,因为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能够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