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香诗汇(1 / 1)

【此部分只注作者、写作背景、文字错讹或不同版本文字差异。具体字词意思恐繁不详注。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分单篇详解。《香乘》原文或有错讹,或与通常版本不同,每篇原文皆参照权威版本校对,不再一一注明来源。】

[1]此部分只注作者、写作背景、文字错讹或不同版本文字差异。具体字词意思恐繁不详注。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分单篇详解。《香乘》原文或有错讹,或与通常版本不同,每篇原文皆参照权威版本校对,不再一一注明来源。

烧香曲 李商隐

细龙【细龙:一作“钿云”,无碍庵本作“钿龙”。】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章宫【章宫:一作“漳宫”,无碍庵本作“漳公”。】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蕖。八蚕融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白天月色寒未冷【白天月色寒未冷:一作“白天月泽寒未冰”,无碍庵本作“白天月色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冲斜门:四库、汉和本作“邪冲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袖当君意。蜀殿琼人【琼人:四库、汉和本作“铜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2]细龙:一作“钿云”,无碍庵本作“钿龙”。

[3]章宫:一作“漳宫”,无碍庵本作“漳公”。

[4]白天月色寒未冷:一作“白天月泽寒未冰”,无碍庵本作“白天月色寒未冰”。

[5]冲斜门:四库、汉和本作“邪冲门”。

[6]琼人:四库、汉和本作“铜人”。

香【香:一作“咏香”。】 罗隐【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属杭州)人,晚唐文学家。20岁应进士第,因十举不第,乃改名为隐。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

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7]香:一作“咏香”。

[8]罗隐:833—909,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属杭州)人,晚唐文学家。20岁应进士第,因十举不第,乃改名为隐。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

宝熏【宝熏:此诗写作背景,见前“意和香有富贵气”条的说明。】 黄庭坚

贾天锡惠宝熏,以“兵卫森画戟,燕寝数清香”十诗赠之。

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昼食鸟窥台,晏坐日过砌。俗氛【俗氛:四库、汉和本作“俗气”,依无碍庵本及其他版本应作“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

石蜜化螺甲,榠櫖【榠櫖:一作“榠楂”,所指一物,见前相关注释。】煮水沉。博山孤烟起,对此作森森。

轮囷香事已,郁郁【郁郁:四库、汉和本作“都梁”,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郁郁”。】著书画。谁能入吾室,脱汝世俗械【械:四库汉和本“秽”,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械”。】。

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林花飞片片,香归衔泥燕。闭閤和春风,还寻蔚宗传。

公虚采蘋【蘋:四库汉和本“芹”,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蘋”。】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

床帐夜气馥,衣桁晚香【香:一作“烟”。】凝。瓦沟鸣急雨【雨:一作“雪”。】,睡鸭照华灯。

雉尾应鞭声,金炉拂太清。班近开香早,归来学得成。

衣篝丽纨绮【纨绮:四库、汉和本作“沉绮”。】,有待乃芬芳,当念真富贵,自熏知见香。

[9]宝熏:此诗写作背景,见前“意和香有富贵气”条的说明。

[10]俗氛:四库、汉和本作“俗气”,依无碍庵本及其他版本应作“俗氛”。

[11]榠櫖:一作“榠楂”,所指一物,见前相关注释。

[12]郁郁:四库、汉和本作“都梁”,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郁郁”。

[13]械:四库汉和本“秽”,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械”。

[14]蘋:四库汉和本“芹”,依其他版本及无碍庵本,应作“蘋”。

[15]香:一作“烟”。

清 乾隆 珐琅彩转心活环镂空云龙冠架

[16]雨:一作“雪”。

[17]纨绮:四库、汉和本作“沉绮”。

帐中香【按,此诗为黄庭坚所作《有惠江南帐中香戏答六言》。】 前人

百炼香螺沉水,宝熏近出江南。一穗黄云绕几,深禅相对同参。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

[18]按,此诗为黄庭坚所作《有惠江南帐中香戏答六言》。

戏用前韵二首【按,此诗为黄庭坚所作《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者戏用前韵二首》。】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香 前人

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但印香岩本寂,不必丛林【不必丛林:四库、汉和本作“丛林不必”,依无碍庵本及其他版本应作“不必丛林”。】遍参。

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

[19]按,此诗为黄庭坚所作《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者戏用前韵二首》。

[20]不必丛林:四库、汉和本作“丛林不必”,依无碍庵本及其他版本应作“不必丛林”。

和鲁直韵【按,此诗是苏轼和黄庭坚上诗所作。】 苏轼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香烧【香烧:一作“烟消”。】火冷,半生心老身闲【心老身闲:一作“身老心闲”。】。

[21]按,此诗是苏轼和黄庭坚上诗所作。

[22]香烧:一作“烟消”。

[23]心老身闲:一作“身老心闲”。

次韵答子瞻【按,此诗为黄庭坚再和苏轼答诗,题目作《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黄庭坚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迎笑天香满袖,喜君先赴朝参。

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按,四库、汉和本遗漏此诗,即《子瞻继和复答二首》之二,而以苏轼再答之诗列其下,误。今补录于此。】

[丹青已非【已非:他本多作“已自”,“已是”,和四库、汉和本义反,但四库本亦说的通。】前世,竹君时窥一班。五字还当靖节,数行谁是高闲【高闲:四库、汉和本本作“亭闲”。】。]【按,此诗为苏轼再答黄庭坚之诗,四库、汉和本误列于黄诗之下。】

[24]按,此诗为黄庭坚再和苏轼答诗,题目作《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25]按,四库、汉和本遗漏此诗,即《子瞻继和复答二首》之二,而以苏轼再答之诗列其下,误。今补录于此。

[26]已非:他本多作“已自”,“已是”,和四库、汉和本义反,但四库本亦说的通。

[27]高闲:四库、汉和本本作“亭闲”。

[28]按,此诗为苏轼再答黄庭坚之诗,四库、汉和本误列于黄诗之下。

印香 苏轼

子由【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自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等行于世。】生日以檀香观音像、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

栴檀波律【波律:一作“婆律”,波律、婆律皆可,都是指龙脑。】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熏。香螺脱厣【厣:四库、汉和本作“压”。一作“黡”,一作“甲”,综合考察,似以“厣”为合理。】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一灯如莹起微焚,何时度尽缪篆文。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共厄中年点蝇蚊。晚遇【晚遇:一作“斯须”。】何足云,君方论道承华勋。我亦旗鼓严中军,国恩当报敢不勤。但愿不为世所熏【熏:一作醺。四库、汉和本作矄,误。】,尔来白发不可耘。问君何时返乡枌,收拾散亡理放纷。此心实与香俱焄,闻思大士应已闻。

后卷载东坡《沉香山子赋》亦为子由寿香。供上真上圣者,长公两以致祝,盖敦友爱之至。

[29]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自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30]波律:一作“婆律”,波律、婆律皆可,都是指龙脑。

[31]厣:四库、汉和本作“压”。一作“黡”,一作“甲”,综合考察,似以“厣”为合理。

[32]晚遇:一作“斯须”。

[33]熏:一作醺。四库、汉和本作矄,误。

沉香石【沉香石:此诗为苏轼《次韵滕大夫三首》中的第三首《沉香石》。】 苏轼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山下曾闻【闻:一作“逢”。】松化石【松化石:一作“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早知百和皆灰烬,未信人间【人间:一作“人言”。】弱胜刚。

[34]沉香石:此诗为苏轼《次韵滕大夫三首》中的第三首《沉香石》。

[35]闻:一作“逢”。

[36]松化石:一作“化松石”。

[37]人间:一作“人言”。

凝斋香 曾巩【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樽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共秋。云水洗心鸣好鸟,玉泉清耳漱长流。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香烟【香烟:一作“香炉”。】最上头。

[38]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

[39]香烟:一作“香炉”。

肖梅香 张吉甫【张吉甫:北宋诗人,神宗朝为都官员外郎。】

江村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炉一炷云。但觉清芬暗浮动,不知碧篆已氤氲。春收东阁帘初下,梦想江湖被更熏。真似吾家雪溪上,东风一夜隔篱闻。

[40]张吉甫:北宋诗人,神宗朝为都官员外郎。

香界【香界:此诗是朱熹《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中第五首。】 朱熹【朱熹:见“《言行录》”条。】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洗:一作“汎”。】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芬:一作“氛”。】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41]香界:此诗是朱熹《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中第五首。

[42]朱熹:见“《言行录》”条。

[43]洗:一作“汎”。

[44]芬:一作“氛”。

宋 耀州窑 刻花花草纹炉

清 掐丝珐琅莲纹三足盖炉

清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桥耳三足炉

清 炉钧釉蚰耳炉

返魂梅次苏藉【苏藉:也作苏籍,字季文,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居毗陵(今江苏常州)。苏轼之孙(苏过之子)。高宗时历任太常寺主簿等官。】韵 陈子高【陈子高:陈克 (1081—1137),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宋代词人,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侨居金陵。著有《天台集》(已佚)等。陈克在郦琼叛国时被俘,宁死不屈,就义成仁。】

谁道春归无觅处,眠斋香雾作春昏。君诗似说江南信,试与梅花招断魂。花开莫奏伤心曲,花落休矜称面妆。只忆梦为蝴蝶去,香云密处有春光。老夫粥后惟耽睡,灰暖香浓百念消。不学朱门贵公子,鸭炉烟里逞风标。鼻根无奈重烟绕,偏处春随夜色匀。眼里狂花开底事,依然看作一枝春。漫道君家四壁空,衣篝沉水晚朦胧。诗情似被花相恼,入我香奁境界中。

[45]苏藉:也作苏籍,字季文,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居毗陵(今江苏常州)。苏轼之孙(苏过之子)。高宗时历任太常寺主簿等官。

[46]陈子高:陈克 (1081—1137),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宋代词人,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侨居金陵。著有《天台集》(已佚)等。陈克在郦琼叛国时被俘,宁死不屈,就义成仁。

龙涎香【龙涎香:此诗为刘子翚《邃老寄龙涎香二首》的第一首。】 刘子翚【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代理学家、诗人,著有《屏山集》。】

瘴海骊龙供素沫,蛮村花露浥清滋。微参鼻观犹疑似,全在炉烟未发时。

[47]龙涎香:此诗为刘子翚《邃老寄龙涎香二首》的第一首。

[48]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代理学家、诗人,著有《屏山集》。

焚香【按,此诗四库本缺失甚多,参照他本补全。】 邵康节【邵康节: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宋朝著名学者、易学大师、诗人。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安乐窝中一炷香,凌晨焚意岂寻常。祸如许免人须谄,福若待求天可量。且异缁黄徼庙貌,又殊儿女裛衣裳。中孚起信宁烦祷,无妄生灾未易禳。虚室清冷都是白,灵台莹静别生光。观风御寇心方醉,对景【景:一作“境”。】颜渊坐正忘。赤水有珠涵造化,泥丸无物隔青苍。生为男子仍身健,时遇昌辰更岁穰。日月照临功自大,君臣庇荫效何长。非图闻道至于此,金玉谁家不满堂。

[49]按,此诗四库本缺失甚多,参照他本补全。

[50]邵康节: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宋朝著名学者、易学大师、诗人。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51]景:一作“境”。

焚香 杨廷秀【杨廷秀:此处指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官员、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按,三本皆作“杨庭秀”,为“廷秀”之误。与杨万里同时,北方金朝有诗人名杨庭秀,但这首诗是杨万里所作,杨庭秀并非此诗作者。】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不文不武火力均,闭閤【閤:一作“阁”。】下帘风不起。诗人自炷古龙涎,但令有香不见烟。素馨欲开茉莉折,底处龙涎【龙涎:一作“龙麝”。】和栈檀【栈檀:一作:沉檀。】。平生饱食【食:一作“识”。】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

[52]杨廷秀:此处指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官员、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按,三本皆作“杨庭秀”,为“廷秀”之误。与杨万里同时,北方金朝有诗人名杨庭秀,但这首诗是杨万里所作,杨庭秀并非此诗作者。

[53]閤:一作“阁”。

[54]龙涎:一作“龙麝”。

[55]栈檀:一作:沉檀。

[56]食:一作“识”。

焚香 郝伯常【郝伯常:郝经(1223—1275),字伯常,陵川(今山西陵川)人,金末(南宋末)元初人,著名学者,曾代表蒙古出使南方求和议,被贾似道扣押多年。著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花落深庭日正长,蜂何撩乱燕何忙。匡床不下凝尘满,消尽年光一炷香。

[57]郝伯常:郝经(1223—1275),字伯常,陵川(今山西陵川)人,金末(南宋末)元初人,著名学者,曾代表蒙古出使南方求和议,被贾似道扣押多年。著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焚香【焚香:一作“烧香”。】 陈去非【陈去非: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南宋之间著名诗人。著有《简斋集》。】

明窗延静昼,默坐消【消:一作“息”。】诸缘。即【即:一作“聊”。】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香袅孤碧,云缕霏【霏:一作“飞”。】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58]焚香:一作“烧香”。

[59]陈去非: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南宋之间著名诗人。著有《简斋集》。

[60]消:一作“息”。

[61]即:一作“聊”。

[62]霏:一作“飞”。

觅香【觅香:此诗见于《陈氏香谱》,亦未署作者。】

罄室【罄室:《陈氏香谱》作“磬室”。】从来一物无,博山惟有一铜炉【铜炉:《陈氏香谱》作“香炉”。】。而今荀令真成癖,秖欠清芳【清芳:《陈氏香谱》作“精神”。】袅坐隅。

[63]觅香:此诗见于《陈氏香谱》,亦未署作者。

[64]罄室:《陈氏香谱》作“磬室”。

[65]铜炉:《陈氏香谱》作“香炉”。

[66]清芳:《陈氏香谱》作“精神”。

觅香 颜博文【颜博文:见前“《香史》”条注释。】

王希深合和新香,烟气清洒,不类寻常,可以为道人开笔端消息。

玉水沉沉影,铜炉袅袅烟。为思丹凤髓,不爱老龙涎。皂帽真闲客,黄衣小病仙。定知云屋下,绣被有人眠。

[67]颜博文:见前“《香史》”条注释。

香炉【按,此诗为汉代乐府,作者不详。】 古诗

四座且莫喧,听我【听我:《陈氏香谱》作“愿听”。】歌一言。请说铜香炉,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连。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般。朱火燃其中,青烟飏其间。顺风入君怀【顺风入君怀:《陈氏香谱》作“顺入君怀里”。】,四座莫不欢。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68]按,此诗为汉代乐府,作者不详。

[69]听我:《陈氏香谱》作“愿听”。

[70]顺风入君怀:《陈氏香谱》作“顺入君怀里”。

博山香炉 刘绘【刘绘:字士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齐大臣、文学家。】

参差郁佳丽,合沓纷可怜。蔽亏千种树,出没万重山。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下刻盘龙势,矫首半衔莲。旁为伊水丽,芝盖出岩间。后有【后有:一作“复有”。】汉女游【女游:一作“游女”。】,拾翠弄余妍。荣色何杂糅,褥绣更相鲜。麕麚【麕麚:《陈氏香谱》作“麏鹿”。】或腾倚,林薄草芊。掩【掩:《陈氏香谱》作“撩”。】华如不发,含熏未肯然。风生玉阶树,露湛【湛:《陈氏香谱》作“浥”。】曲池莲。寒虫飞夜室,秋云漫晓天。

[71]刘绘:字士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齐大臣、文学家。

[72]后有:一作“复有”。

[73]女游:一作“游女”。

[74]麕麚:《陈氏香谱》作“麏鹿”。

[75]掩:《陈氏香谱》作“撩”。

[76]湛:《陈氏香谱》作“浥”。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此诗是沈约和上文刘绘的诗作。刘雍州绘,指刘绘,刘绘曾领雍州刺史。】 沈约【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后人辑有《沈隐侯集》,著有《宋书》等。】

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凝芳俟朱燎,先铸首山铜。环奇【环奇:《陈氏香谱》作“环姿”。】信岩崿,奇态实玲珑。峰磴互相拒,岩岫杳无穷。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翚飞若未已,虎视郁余雄。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如彼崇朝气,触石绕华嵩。

[77]此诗是沈约和上文刘绘的诗作。刘雍州绘,指刘绘,刘绘曾领雍州刺史。

[78]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南朝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后人辑有《沈隐侯集》,著有《宋书》等。

[79]环奇:《陈氏香谱》作“环姿”。

迷香洞【迷香洞:见本书第十卷“迷香洞”。】 史凤(宣城妓)

洞口飞琼佩羽霓,香风飘拂使人迷。自从邂逅芙蓉帐,不数桃花流水溪。

[80]迷香洞:见本书第十卷“迷香洞”。

传香枕【传香枕:按,此诗亦传为史凤所作,传香枕亦参见本书第十卷“迷香洞”。】

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芬馥恋婵娟。休疑粉黛加鋋刃,玉女旃檀侍佛前。

[81]传香枕:按,此诗亦传为史凤所作,传香枕亦参见本书第十卷“迷香洞”。

十香词【十香词:此诗是耶律乙辛命人所作,诬陷萧后的作品。详见诗前背景介绍。】(出《焚椒录》【《焚椒录》:辽代笔记,辽·王鼎撰,存一卷。记道宗时大臣耶律乙辛、张孝杰等相互勾结,诬陷宣懿后至死的经过,以及其前后各事。王鼎,字虚中,涿州(今河北涿州)人,辽代文学家,官观察判官、翰林学士。】)

辽道宗【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字涅邻,小字查刺。辽朝第八位皇帝。雅好汉文化,颇有诗才,在位时与宋交好。但政治上昏昧少察,致耶律乙辛擅权,导致辽国衰落。】萧后【萧后:萧观音(1040—1075),辽代女作家,辽道宗(无碍庵本作太祖,误)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她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做《回心院》十首。此诗序讲述其被诬陷赐死的悲剧经历。】姿容端丽,能诗,解音律,上所宠爱。会后家与赵王耶律乙辛【耶律乙辛:?—1081,辽朝权臣,字胡睹衮,五院部人。素谋不轨,除了诬陷害死萧后,还构陷害死太子,后被辽道宗察觉,坐罪缢死。】有隙。乙辛蓄奸图后。后尝自谱词,伶官赵惟一奏演,称后意。宫婢单登者,与之争能,怨后不知己。而登妹清子,素为乙辛所昵,登每向清子诬后与惟一通,乙辛知之,乃命人作十香词,阴嘱清子使登乞后手书【《焚椒录》此处的记述颇有疑点,今后另有文章对此做详细分析。】,用为诬案。狱成,后竟被诬死。【无碍庵本此处附简要的故事介绍,今修订后录于此。】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红绡一幅强,轻兰白玉光。试开胸探取,犹比颤酥香。

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皇。昨宵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煖甘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清 康熙 五彩镂空夔纹香薰

清 掐丝珐琅祥龙献寿薰炉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凤靴拋合缝,罗袜解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82]十香词:此诗是耶律乙辛命人所作,诬陷萧后的作品。详见诗前背景介绍。

[83]《焚椒录》:辽代笔记,辽·王鼎撰,存一卷。记道宗时大臣耶律乙辛、张孝杰等相互勾结,诬陷宣懿后至死的经过,以及其前后各事。王鼎,字虚中,涿州(今河北涿州)人,辽代文学家,官观察判官、翰林学士。

[84]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字涅邻,小字查刺。辽朝第八位皇帝。雅好汉文化,颇有诗才,在位时与宋交好。但政治上昏昧少察,致耶律乙辛擅权,导致辽国衰落。

[85]萧后:萧观音(1040—1075),辽代女作家,辽道宗(无碍庵本作太祖,误)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她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做《回心院》十首。此诗序讲述其被诬陷赐死的悲剧经历。

[86]耶律乙辛:?—1081,辽朝权臣,字胡睹衮,五院部人。素谋不轨,除了诬陷害死萧后,还构陷害死太子,后被辽道宗察觉,坐罪缢死。

[87]《焚椒录》此处的记述颇有疑点,今后另有文章对此做详细分析。

[88]无碍庵本此处附简要的故事介绍,今修订后录于此。

焚香诗 高启【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高启后因对朱元璋不恭顺的态度,被朱元璋找借口腰斩。】

艾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奁印灰萦字,炉呈玉镂文。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熏。着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天丝垂袅袅,地浪动沄沄。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岚光风卷碎,花气日浮焄【浮焄:一作“蒸醺”。】。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褰惟嫌放早,引匕记添勤。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方传媚寝法,灵着辟邪勋。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矄。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群。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89]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高启后因对朱元璋不恭顺的态度,被朱元璋找借口腰斩。

[90]浮焄:一作“蒸醺”。

焚香 文徵明【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著有《甫田集》等。】

银叶荧荧宿火明,碧烟不动水沉清。纸屏竹榻澄怀地,细雨轻寒燕寝情。妙境可能【能:一作“参”。】先鼻观,俗缘都尽洗【洗:一作“况”。】心兵。日长自展南华读,转觉逍遥道味生。

[91]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著有《甫田集》等。

[92]能:一作“参”。

[93]洗:一作“况”。

香烟六首 徐渭【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天池渔隐、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著有《徐文长集》、《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路史分释》、《南词叙录》及杂剧《四声猿》等。】

谁将金鸭衔浓息,我只磁龟待尔灰。软度低窗领风影,浓梳高髻绾云堆。丝游不解黏花落,缕嗅如能惹蝶来。京贾渐疏包亦尽,空余红印一梢梅。

午坐焚香枉连岁,香烟妙赏始今朝。龙挐云雾终伤猛,蜃起楼台不暇飘。直上亭亭才伫立,斜飞冉冉忽逍遥。细思绝景双难比,除是钱塘八月潮。

霜沉欛竹更无他,底事游魂演百魔。函谷迎关才紫气,雪山灌顶散青螺。孤萤一点停灰冷,古树千藤泻影拖。春梦婆今何处去,凭谁举此似东坡。

薝匐花香形不似,菖蒲花似不如香。揣摩慰宗鼻何暇,应接王郎眼倍忙。沧海雾蒸神仗暖,峨眉雪挂佛灯凉。并侬三物如堪促【促:此“促”和下句“促”字,《徐文长文集》作“捉”。】,促付孙娘刺绣床。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怜【最怜:《徐文长集》作“最堪”。】描画是烟时。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空中刷袅丝。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辨恢奇。道人不解供呼吸,间香须臾变换嬉。

西窗影歇观虽寂,左柳笼穿息不遮。懒学吴儿煅银杏,且随道士袖青蛇。扫空烟火香严鼻,琢尽玲珑海象牙。莫讶因风忽浓淡,高空刻刻改云霞。

[94]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天池渔隐、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著有《徐文长集》、《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路史分释》、《南词叙录》及杂剧《四声猿》等。

[95]促:此“促”和下句“促”字,《徐文长文集》作“捉”。

[96]最怜:《徐文长集》作“最堪”。

香球【香球:此诗一般和前面六首徐渭的《香烟》诗放在一起,作为第七首。】 前人

香球不减橘团圆,橘气香球总可怜。虮虱窠窠逃热瘴,烟云夜夜辊寒毡。兰消蕙歇东方白,炷插针牢【牢:四库本作“穿”。】北斗旋。一粒马牙联我辈,万金龙脑付婵娟。

[97]香球:此诗一般和前面六首徐渭的《香烟》诗放在一起,作为第七首。

[98]牢:四库本作“穿”。

诗句

百和裛衣香。【此句出南朝·梁·王筠《行路难》,原诗作“已缫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裛衣香”。王筠(481—549),南朝·梁文学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金泥苏合香【此诗出古诗《秦王卷衣》:“玉检茱萸匣,金泥苏合香。”(参见《玉台新咏》卷六)】。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此诗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参见《玉台新咏》卷一)。】。(古诗)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出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梁武帝)

合欢襦熏百和香【此句出陈后主《乌栖曲》:“合欢襦熏百和香,床中被织两鸳鸯。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陈后主【陈后主:553—604,名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末代皇帝。】)

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香【此句出鲍照《中兴歌十首》第三:“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鲍照【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诗人。字明远,东海(今属江苏)人,有《鲍参军集》。】)

灯影照无寐,清心闻妙香【此句出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

朝罢香烟携满袖,衣冠身惹御炉香【此句出杜甫《和贾舍人早朝》。】。(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诗人,被尊为“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燕寝凝清香【此句出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韦应物【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袅袅沉水烟【此句出唐·李贺《贵公子夜阑曲》:“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披书古芸馥【此句出唐·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

守帐然香着【此句出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守帐然香暮,看鹰永夜栖。”】。

沉香火暖茱萸烟【此句出唐·李贺《屏风曲》:“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李贺【李贺:三本作李义山,误,以上四句诗皆出李贺。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代诗人,人称“诗鬼”。】)

豹尾香烟灭【此诗出陆厥《李夫人及贵人歌》:“属车挂席尘,豹尾香烟灭。”】。(陆厥【陆厥:字韩卿,吴郡吴人。南朝宋、齐间诗人。】)

重熏异国香【此句出唐·李廓《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李廓【李廓:三本作“李廊”,误,李廓,9世纪唐朝诗人。】)

多烧荀令香【此句出张正见《艳歌行》:“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张正见【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南朝梁、陈间文学家。】)

烟斜雾横焚椒兰【此句出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然香气散不飞烟【此句出陆瑜《东飞伯劳歌》:“然香气歇不飞烟,空留可怜年一年。”】。(陆瑜【陆瑜:四库、汉和本作“陆踰”。陆瑜,字干玉,吴郡吴人,南朝梁、陈间诗人。】)

旧赐罗衣亦罢熏【此句出胡曾《杂曲歌辞·妾薄命》:“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四库、汉和本脱“旧赐”二字。】。(胡曾【胡曾:四库、汉和本作“胡增”,胡曾,9世纪唐代诗人,以咏史诗著称。】)

明 洒金铜鱼耳簋式炉

明 龙泉青釉龙耳炉

沉水熏衣白壁堂【此句出胡宿《侯家》:“彩云按曲青岑醴,沉水薰衣白璧堂。”】。(胡宿【胡宿:唐代诗人,生卒不详。】)

丙舍无人遗炉香【此句出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温庭筠)

夜烧沉水香【此句出苏轼《和陶拟古九首》:“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苏辙的和答诗中亦有此句。】。

但见香烟横碧缕【按,三本脱“但见”二字,此句出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苏东坡)

蛛丝凝篆香【此句出黄庭坚《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黄山谷)

焚香破今夕【此句出陈与义《八关僧房遇雨》:“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燕坐独焚香【此句出陈与义《放慵》:“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简斋【简斋:三本误作“商斋”,简斋是陈与义的号,见“陈与义”,“陈去非”条。】)

焚香澄神虑【此句出韦应物《晓坐西斋》:“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韦应物)

群仙舞即香【群仙舞即香:无碍庵本作“群仙舞印香”。】。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此句出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后山【后山: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此句出吴均《行路难》。】。(吴筠【吴筠:一作“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此处非指唐朝吴筠。】)

金炉绝沉燎【此句出江淹《休上人怨别》:“金炉绝沉燎,绮席遍浮埃。”】。

熏炉鸡舌香。

博山炯炯吐香雾【此句出刘禹锡《更衣曲》:“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古诗)

龙炉传日香【“传”似应作“傍”。此句出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凤扆临花暖,龙炉傍日香。”】。

炉烟添柳重【此句亦出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炉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金炉兰麝香【按,三本脱“秦子”二字,此句出沈佺期《杂歌谣辞·古歌》: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沈佺期【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炉香暗徘徊【炉香暗徘徊:出张籍《宛转行》:“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

金炉细炷通【此句出唐·李贺《恼公》:“桂火流苏暖,金炉细炷通。”】。

睡鸭香炉换夕熏【此句出李商隐《促漏》:“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荀令香炉可待熏【此句出李商隐《牡丹》:“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李义山)

博山吐香五云散【此句出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韦应物)

浥浥炉香初泛夜【此句出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按此诗三本置于韦应物下,恐误,今移之。】。(苏轼)

蓬莱宫绕玉炉香【此句出陈陶《朝元引四首》:“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陈陶【陈陶:晚唐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

喷香瑞兽金三尺【此句出罗隐《寄前宣州窦常侍》:“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罗隐)

绣屏银鸭香蓊朦【此句出温庭筠《生禖屏风歌》:“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温庭筠)

日烘荀令炷炉香【此句出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醾》:“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黄山谷)

午梦不知缘底事,篆烟烧尽一盘香【此句出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屏山【屏山: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著有《屏山集》。朱熹的老师。】)

微风不动金猊香【此句出陆游《大风登城书雨》:“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放翁【放翁:指南宋诗人陆游,参见“《老学庵笔记》”条。】)

[99]此句出南朝·梁·王筠《行路难》,原诗作“已缫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裛衣香”。王筠(481—549),南朝·梁文学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100]此诗出古诗《秦王卷衣》:“玉检茱萸匣,金泥苏合香。”(参见《玉台新咏》卷六)

[101]此诗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参见《玉台新咏》卷一)。

[102]此句出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103]此句出陈后主《乌栖曲》:“合欢襦熏百和香,床中被织两鸳鸯。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

[104]陈后主:553—604,名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末代皇帝。

[105]此句出鲍照《中兴歌十首》第三:“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

[106]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诗人。字明远,东海(今属江苏)人,有《鲍参军集》。

[107]此句出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

[108]此句出杜甫《和贾舍人早朝》。

[10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诗人,被尊为“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110]此句出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111]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112]此句出唐·李贺《贵公子夜阑曲》:“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113]此句出唐·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

[114]此句出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守帐然香暮,看鹰永夜栖。”

[115]此句出唐·李贺《屏风曲》:“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116]李贺:三本作李义山,误,以上四句诗皆出李贺。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唐代诗人,人称“诗鬼”。

[117]此诗出陆厥《李夫人及贵人歌》:“属车挂席尘,豹尾香烟灭。”

[118]陆厥:字韩卿,吴郡吴人。南朝宋、齐间诗人。

[119]此句出唐·李廓《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120]李廓:三本作“李廊”,误,李廓,9世纪唐朝诗人。

[121]此句出张正见《艳歌行》:“满酌胡姬酒,多烧荀令香。”

[122]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南朝梁、陈间文学家。

[123]此句出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124]此句出陆瑜《东飞伯劳歌》:“然香气歇不飞烟,空留可怜年一年。”

[125]陆瑜:四库、汉和本作“陆踰”。陆瑜,字干玉,吴郡吴人,南朝梁、陈间诗人。

[126]此句出胡曾《杂曲歌辞·妾薄命》:“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四库、汉和本脱“旧赐”二字。

[127]胡曾:四库、汉和本作“胡增”,胡曾,9世纪唐代诗人,以咏史诗著称。

[128]此句出胡宿《侯家》:“彩云按曲青岑醴,沉水薰衣白璧堂。”

[129]胡宿:唐代诗人,生卒不详。

[130]此句出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

[131]此句出苏轼《和陶拟古九首》:“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苏辙的和答诗中亦有此句。

[132]按,三本脱“但见”二字,此句出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133]此句出黄庭坚《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

[134]此句出陈与义《八关僧房遇雨》:“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135]此句出陈与义《放慵》:“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36]简斋:三本误作“商斋”,简斋是陈与义的号,见“陈与义”,“陈去非”条。

[137]此句出韦应物《晓坐西斋》:“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

[138]群仙舞即香:无碍庵本作“群仙舞印香”。

[139]此句出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140]后山: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141]此句出吴均《行路难》。

[142]吴筠:一作“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受荣里(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西亩受荣村)人。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此处非指唐朝吴筠。

[143]此句出江淹《休上人怨别》:“金炉绝沉燎,绮席遍浮埃。”

[144]此句出刘禹锡《更衣曲》:“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145]“传”似应作“傍”。此句出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凤扆临花暖,龙炉傍日香。”

[146]此句亦出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炉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

[147]按,三本脱“秦子”二字,此句出沈佺期《杂歌谣辞·古歌》: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

[148]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149]炉香暗徘徊:出张籍《宛转行》:“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

[150]此句出唐·李贺《恼公》:“桂火流苏暖,金炉细炷通。”

[151]此句出李商隐《促漏》:“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152]此句出李商隐《牡丹》:“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153]此句出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

[154]此句出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按此诗三本置于韦应物下,恐误,今移之。

[155]此句出陈陶《朝元引四首》:“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

[156]陈陶:晚唐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

[157]此句出罗隐《寄前宣州窦常侍》:“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

[158]此句出温庭筠《生禖屏风歌》:“绣屏银鸭香蓊蒙,天上梦归花绕丛。”

[159]此句出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醾》:“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160]此句出刘子翚《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午梦不知缘底破,篆烟烧遍一盘花。”

[161]屏山: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著有《屏山集》。朱熹的老师。

[162]此句出陆游《大风登城书雨》:“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163]放翁:指南宋诗人陆游,参见“《老学庵笔记》”条。

冷香拈句【冷香拈句:此段出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是民间传说。】

苏老泉【苏老泉: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著有《嘉祐集》、《谥法》。】一日家集,举香冷二字一联为令。首唱云:“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此诗出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师观禅师比苏洵晚出,苏洵不可能引用师观的禅诗,这里只是民间故事。】。”东坡云:“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此句出唐诗《芙蓉堂》:“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颍滨【颍滨:指苏辙,参见前“子由”条。】云:“(缺)冷【原文缺失含“冷”字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云:“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苏辙和苏小妹所云,未见前人记载,可能是故事编撰者所作。】”谢庭咏雪【谢庭咏雪:指东晋谢道韫咏雪的故事。】于此两见之。

[164]冷香拈句:此段出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是民间传说。

[165]苏老泉: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著有《嘉祐集》、《谥法》。

[166]此诗出宋·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师观禅师比苏洵晚出,苏洵不可能引用师观的禅诗,这里只是民间故事。

[167]此句出唐诗《芙蓉堂》:“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168]颍滨:指苏辙,参见前“子由”条。

[169]原文缺失含“冷”字句。

[170]苏辙和苏小妹所云,未见前人记载,可能是故事编撰者所作。

[171]谢庭咏雪:指东晋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木犀(鹧鸪天) 元裕之【元裕之:金朝诗人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好问被尊为“一代文宗”,诗词文章俱佳,文学批评精当,于史学亦有建树。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参见“《元遗山集》”条注释。】

桂子纷翻浥露黄,桂花高静爱年芳【高静爱年芳:《元遗山集》作“高韵静生芳”。】。蔷薇水润宫衣软,婆律膏清月殿凉。

云岫句,海仙方,情缘心事两难忘。襄莲【襄莲:《元遗山集》作“衰莲”。】枉误秋风客,可是无尘袖里香?

[172]元裕之:金朝诗人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好问被尊为“一代文宗”,诗词文章俱佳,文学批评精当,于史学亦有建树。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参见“《元遗山集》”条注释。

[173]高静爱年芳:《元遗山集》作“高韵静生芳”。

[174]襄莲:《元遗山集》作“衰莲”。

龙涎香(天香) 王沂孙【王沂孙:?—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末元初词人,著有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

孤峤盘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风【海风:一作“海天”。】云气。

几回殢【殢:四库、汉和本脱“殢”字。】娇半醉,翦春灯【翦春灯:四库、汉和本作“翁青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风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谩【谩:四库、汉和本作“慢”。】惜余熏,空篝素被【被:四库、汉和本脱“被”字。】。

[175]王沂孙:?—1290,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末元初词人,著有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

[176]海风:一作“海天”。

[177]殢:四库、汉和本脱“殢”字。

[178]翦春灯:四库、汉和本作“翁青灯”。

[179]谩:四库、汉和本作“慢”。

[180]被:四库、汉和本脱“被”字。

软香(庆清朝慢) 詹天游【詹天游:詹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人,南宋末元初词人,入仕元朝,著有《天游词》一卷。】

熊讷斋请赋,且曰赋者不少,愿扫陈言。

红雨争飞,香尘【香尘:《陈氏香谱》作“芳尘”。】生润,将春都作成泥。分明惠风微露,花气迟迟。无奈汗酥浥透,温柔香【温柔香:《陈氏香谱》作“温柔乡”。】里湿云痴。偏厮称,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难品处,难咏处【难品处,难咏处:《陈氏香谱》作“谁品处、谁咏处”。】,蓦然地不在。着意【着意:《陈氏香谱》作“洎意”。】闻时,款款生绡扇底,嫩凉动个些儿。似醉浑无气力,海棠一色睡胭脂。甚【甚:《陈氏香谱》作“真”。】奇绝,这般风韵,韩寿争知?

[181]詹天游:詹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人,南宋末元初词人,入仕元朝,著有《天游词》一卷。

[182]香尘:《陈氏香谱》作“芳尘”。

[183]温柔香:《陈氏香谱》作“温柔乡”。

[184]难品处,难咏处:《陈氏香谱》作“谁品处、谁咏处”。

[185]着意:《陈氏香谱》作“洎意”。

[186]甚:《陈氏香谱》作“真”。

词句

玉帐鸳鸯喷兰麝【此句出唐李白《清平乐》:“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太白)

沉檀烟起盘红雾【此句出五代徐昌图《木兰花》:“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徐昌图【徐昌图:南唐词人,后入宋。莆田(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均不详。三本作徐昌国,误。】)

寂莫绣屏香一炷【此句出韦庄《应天长》,原作“寂寞绣屏香一炷”,三本作“春一缕”。】。(韦庄【韦庄:836─910,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三本作韦应物,误。】)

至今犹惹御炉香【此句出薛昭蕴《小重山》,原作“至今犹惹御炉香”。三本作“衣惹御炉香。”】。(薛昭蕴【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前蜀词人。】)

博山香炷融【此句出毛熙震《更漏子》,三本未署作者,毛熙震,后蜀词人。】。

炉香烟冷自亭亭【此句出李煜《望远行》:“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李后主)

香草续残炉【此句出谢绛《诉衷情》:“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谢希深【谢希深: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北宋文学家,词人。】)

炉香静逐游丝转【此句出晏殊《踏莎行》:“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四和袅金凫【此句出秦湛《卜算子》(春透水波明)。】。

尽日沉香水一缕【此句出晏几道《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作:“尽日沉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玉盘香转看徘徊【此句出赵令畴《思远人》(素玉朝来有好怀),原作“玉盘香篆看徘徊”。】。

金鸭香凝袖【此句出谢逸《南歌子》(雨洗溪光净)。】。(谢无逸【谢无逸:谢逸(?—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词人,诗人。】)

衣润费炉烟【此句出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周美成【周美成: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

朱射掌中香【此句出元好问《促拍丑奴儿·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原作“朱麝掌中香”。】。

长日篆烟消【此句出元好问《浪淘沙》(云外凤凰萧)。】。

香满云窗月户【此句出元好问《鹊桥仙·乙未三月,冠氏紫微观桃符上,开花》】。

炉熏熟水留看【此句出元好问《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原作“熏炉熟水留香”。】。

绣被熏香透【此句出元好问《惜分飞·戏王鼎玉同年》。】。

[187]此句出唐李白《清平乐》:“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188]此句出五代徐昌图《木兰花》:“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

[189]徐昌图:南唐词人,后入宋。莆田(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均不详。三本作徐昌国,误。

[190]此句出韦庄《应天长》,原作“寂寞绣屏香一炷”,三本作“春一缕”。

[191]韦庄:836─910,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三本作韦应物,误。

[192]此句出薛昭蕴《小重山》,原作“至今犹惹御炉香”。三本作“衣惹御炉香。”

[193]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前蜀词人。

[194]此句出毛熙震《更漏子》,三本未署作者,毛熙震,后蜀词人。

[195]此句出李煜《望远行》:“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196]此句出谢绛《诉衷情》:“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

[197]谢希深: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北宋文学家,词人。

[198]此句出晏殊《踏莎行》:“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199]此句出秦湛《卜算子》(春透水波明)。

[200]此句出晏几道《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作:“尽日沉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201]此句出赵令畴《思远人》(素玉朝来有好怀),原作“玉盘香篆看徘徊”。

[202]此句出谢逸《南歌子》(雨洗溪光净)。

[203]谢无逸:谢逸(?—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词人,诗人。

[204]此句出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205]周美成: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

[206]此句出元好问《促拍丑奴儿·皇甫季真汤饼局,二女则牙牙学》,原作“朱麝掌中香”。

[207]此句出元好问《浪淘沙》(云外凤凰萧)。

[208]此句出元好问《鹊桥仙·乙未三月,冠氏紫微观桃符上,开花》

[209]此句出元好问《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原作“熏炉熟水留香”。

[210]此句出元好问《惜分飞·戏王鼎玉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