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本、汉和本作“二洞真香”,依无碍庵本作“三洞真香”。三洞,依道教“洞”义是“通”,三洞指洞真、洞玄、洞神,三部义理深邃而又贯通,类似于佛教三藏。二洞在道教指指人的头顶和上腭,与此处不相干。又后面有三香方,故此处以“三洞”为宜。】
[35]四库本、汉和本作“二洞真香”,依无碍庵本作“三洞真香”。三洞,依道教“洞”义是“通”,三洞指洞真、洞玄、洞神,三部义理深邃而又贯通,类似于佛教三藏。二洞在道教指指人的头顶和上腭,与此处不相干。又后面有三香方,故此处以“三洞”为宜。
真品清奇香
芸香、白芷、甘松、三柰、藁本各二两 降香三两 柏苓【柏苓:即柏铃,见前“柏铃”条注释。】一斤 焰硝六钱 麝香五分
右为末,依前方造,加兜娄【兜娄:一般而言,明代所称兜娄(兜娄婆,兜娄和兜娄婆本指不同,明代有所混淆),可能指的是藿香。参见前“兜娄香”解释。但这里是造香的基材,应该类似白芨、柏泥之类有一定粘性,应该不是藿香,具体所指不详。有可能如明之前所称,是苏合之类的树脂类香料,具体不详。】、柏泥【柏泥:四库本、汉和本作“香泥”。指的也是柏泥,制线香的基地材料之一。还有一种可能,断句为“兜娄香泥”,以兜娄香制香泥,这种做法不见于其他香方。】、白芨。
[36]柏苓:即柏铃,见前“柏铃”条注释。
[37]兜娄:一般而言,明代所称兜娄(兜娄婆,兜娄和兜娄婆本指不同,明代有所混淆),可能指的是藿香。参见前“兜娄香”解释。但这里是造香的基材,应该类似白芨、柏泥之类有一定粘性,应该不是藿香,具体所指不详。有可能如明之前所称,是苏合之类的树脂类香料,具体不详。
[38]柏泥:四库本、汉和本作“香泥”。指的也是柏泥,制线香的基地材料之一。还有一种可能,断句为“兜娄香泥”,以兜娄香制香泥,这种做法不见于其他香方。
真和柔远香
速香末二升【二升:明代一升约合今日960毫升。】 柏泥四升 白芨末一升
右为末,入麝三字,清水和造。
[39]二升:明代一升约合今日960毫升。
真全嘉瑞香
罗汉香【罗汉香:罗汉香之名见于宋代,具体所指不详,从其出现的情况来看,应该指一种香材而非合香。楝科浆果楝属植物浆果楝[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也被称为罗汉香,似乎与此无关。另有佛教中所用敬奉罗汉的香,称罗汉香,也与此不同。】、芸香各五钱 柏铃三两
右为末,用柳炭末三升、柏泥、白芨,依前方造。
[40]罗汉香:罗汉香之名见于宋代,具体所指不详,从其出现的情况来看,应该指一种香材而非合香。楝科浆果楝属植物浆果楝[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也被称为罗汉香,似乎与此无关。另有佛教中所用敬奉罗汉的香,称罗汉香,也与此不同。
黑芸香
芸香五两 柏泥二升 柳炭末【柳炭末:无碍庵本作“柳炭灰”。】二升
右为末,入白芨三合【三合:十合为一升。】,依前方造。
[41]柳炭末:无碍庵本作“柳炭灰”。
[42]三合:十合为一升。
石泉香
枫香一两半 罗汉香三两 芸香五钱
右为末,入硝四钱,用白芨、柏泥造。
紫藤香
降香四两 柏铃三两半
右为末,用柏泥、白芨造。
榄脂香
橄榄脂【橄榄脂:又称榄香脂,指橄榄科橄榄属部分植物的软树脂。】三两半 木香(酒浸)、沉香各五钱 檀香一两 排草(酒浸半日炒干)、枫香、广安息、香附子(炒去皮,酒浸一日炒干)各二两半 麝香少许 柳炭八两
右为末,用兜娄、柏泥、白芨、红枣(煮去皮核用肉)造。
[43]橄榄脂:又称榄香脂,指橄榄科橄榄属部分植物的软树脂。
清秽香(此香能解秽气避恶气)
苍术八两 速香十两
右为末,用柏泥、白芨造。一方用麝少许。
清镇香(此香能清宅宇,辟诸恶秽)
金砂降、安息香、甘松各六钱 速香、苍术各二两 焰硝一钱
右用甲子日合就,碾细末,兑柏泥、白芨造。待干,择黄道日【黄道日:吉日。道家谓十二神轮流值日,如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辰值日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为“黄道日”。】焚之。
[44]黄道日:吉日。道家谓十二神轮流值日,如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辰值日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为“黄道日”。
首序自云:此谱得从湖海,中多错乱,首尾不续,似未得其完全者收之,其五方、五清、翠屏、蝴蝶等香更又备诸家之所未载,殊为此乘【此乘:指《香乘》这本书。】之一助云。
[45]此乘:指《香乘》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