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珠之法见诸道家【道家:这里指的是道教系统。】者流,其来尚矣,若夫茶药之属,岂亦汉人含鸡舌香之遗制乎?兹故录之,以备见闻,庶几耻一物不知之意云。【这段文字是《陈氏香谱》中的话。】
[80]道家:这里指的是道教系统。
[81]这段文字是《陈氏香谱》中的话。
孙功甫廉访【廉访:《陈氏香谱》作“孙廉访”。孙功甫,生平不详。廉访,本义为察访,这里指廉访使。宋曾改走马承受官为廉访使者,元代为肃政廉访司长官,明、清有提刑按察使,其职掌与肃政廉访使略同,故尊称为廉访。】木犀香珠
木犀花蓓蕾未全开者,开则无香矣。露未晞时,用布幔【布幔:布制的帷幕。】铺,如无幔,净扫树下地面。令人登梯上树,打下花蕊,择去梗叶,精拣花蕊,用中样【中样:中等。】石磨磨成浆。次以布复包裹,榨压去水,将已干花料盛贮新磁器内。逐旋取出,于乳钵内研,令细软,用小竹筒为则度筑剂【用小竹筒为则度筑剂:用小竹筒作为量具来填充材料。则度,法度、大小。】,或以滑石【滑石:这里是用滑石画刻度,参见前滑石条。】平片刻窍取则,手搓圆如小钱【小钱:指重量或质量较制钱小的铜钱。】大,竹签穿孔置盘中,以纸四五重衬,藉日傍阴干。稍健【健:指香珠阴干后变硬。】可百颗作一串,用竹弓絣【絣:此处同“绷”。】挂当风处,吹八九分干取下。每十五颗以洁净水略略揉洗,去皮边青黑色,又用盘盛,于日影中映干【日影中映干:日影是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在阴影里干燥,比一般的室内阴干要更干一点。】。如天阴晦,纸隔之,于慢火上焙干。新绵裹收,时时观则香味可数年不失。其磨乳丸洗之际忌污秽,妇、铁器、油盐等触犯。
《琐碎录》云:木犀香念珠须入少西木香【入少西木香:无碍庵本作“入少许木香”。《陈氏香谱》、汉和本、四库本作“入少西木香”,西木香指西亚、中亚、印度等地所产的木香,其基源植物可能为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参见前木香条,对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文献中木香所指的分析。】。
[82]廉访:《陈氏香谱》作“孙廉访”。孙功甫,生平不详。廉访,本义为察访,这里指廉访使。宋曾改走马承受官为廉访使者,元代为肃政廉访司长官,明、清有提刑按察使,其职掌与肃政廉访使略同,故尊称为廉访。
[83]布幔:布制的帷幕。
[84]中样:中等。
[85]用小竹筒为则度筑剂:用小竹筒作为量具来填充材料。则度,法度、大小。
[86]滑石:这里是用滑石画刻度,参见前滑石条。
[87]小钱:指重量或质量较制钱小的铜钱。
[88]健:指香珠阴干后变硬。
[89]絣:此处同“绷”。
[90]日影中映干:日影是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在阴影里干燥,比一般的室内阴干要更干一点。
[91]入少西木香:无碍庵本作“入少许木香”。《陈氏香谱》、汉和本、四库本作“入少西木香”,西木香指西亚、中亚、印度等地所产的木香,其基源植物可能为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参见前木香条,对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文献中木香所指的分析。
龙涎香珠
大黄一两半 甘松一两二钱【《陈氏香谱》作“一两三钱”。】 川芎一两半 牡丹皮一两二钱 藿香一两二钱 三柰子【三柰子:三本作“柰子”,依《陈氏香谱》作“三柰子”,参见前“三柰子”条。】一两一钱【《陈氏香谱》牡丹皮、藿香、三柰子皆作一两三钱。】
以上六味并用酒发【发:《陈氏香谱》作“发”,汉和本、四库本作“酒泼”,无碍庵本作“酒浸”。】,留一宿,次日五更以后药【后药:指后加入的香材,即下文的“白芷二两……”等。】一处拌匀,于露天安顿,待日出晒干。
[92]《陈氏香谱》作“一两三钱”。
[93]三柰子:三本作“柰子”,依《陈氏香谱》作“三柰子”,参见前“三柰子”条。
[94]《陈氏香谱》牡丹皮、藿香、三柰子皆作一两三钱。
[95]发:《陈氏香谱》作“发”,汉和本、四库本作“酒泼”,无碍庵本作“酒浸”。
[96]后药:指后加入的香材,即下文的“白芷二两……”等。
后药
白芷二两 零陵香一两半 丁皮一两二钱【一两二钱:《陈氏香谱》作“一两三钱”,此香方其他“一两二钱”的地方,《陈氏香谱》都作“一两三钱”。】 檀香三两 滑石一两二钱(另研) 白芨六两(煮糊) 均香【均香:《陈氏香谱》、汉和、四库本作“均香”,无碍庵本作“芸香”。均香所指不详,未见于其他文献。如果说是芸香(香方中一般指白胶香),《陈氏香谱》作“炒干”,若是白胶香,不应该用炒干的方法加工。】二两(洗干另研【洗干另研:《陈氏香谱》作“炒干”。】) 白矾【白矾:又名矾石、明矾、生矾,为含钾、铝等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一两二钱(另研) 好栈香二两 秦皮【秦皮:《陈氏香谱》作“秦皮”,汉和、四库本作“春皮”,无碍庵本作“椿皮”。秦皮,又名蜡树皮、苦榴皮、梣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或白蜡树F. chinensisRoxb.等的树皮。椿皮,又名樗白皮、臭椿皮、苦椿皮、樗木皮。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的干燥根皮和干皮。这里应该是前者“秦皮”。】一两二钱 樟脑一两 麝香半字圆【圆:指搓圆,制成圆珠型。】晒如前法,旋入龙涎、脑、麝。
[97]一两二钱:《陈氏香谱》作“一两三钱”,此香方其他“一两二钱”的地方,《陈氏香谱》都作“一两三钱”。
[98]均香:《陈氏香谱》、汉和、四库本作“均香”,无碍庵本作“芸香”。均香所指不详,未见于其他文献。如果说是芸香(香方中一般指白胶香),《陈氏香谱》作“炒干”,若是白胶香,不应该用炒干的方法加工。
[99]洗干另研:《陈氏香谱》作“炒干”。
[100]白矾:又名矾石、明矾、生矾,为含钾、铝等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
[101]秦皮:《陈氏香谱》作“秦皮”,汉和、四库本作“春皮”,无碍庵本作“椿皮”。秦皮,又名蜡树皮、苦榴皮、梣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或白蜡树F. chinensisRoxb.等的树皮。椿皮,又名樗白皮、臭椿皮、苦椿皮、樗木皮。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的干燥根皮和干皮。这里应该是前者“秦皮”。
[102]圆:指搓圆,制成圆珠型。
香珠二
香珠一
天宝香一两 土光香半两【土光香半两:天宝香、土光香之名除了《陈氏香谱》和《香乘》引《陈氏香谱》,皆未见他书,不详所指,或宋代指某种沉香类香材。】 速香一两 苏合香半两 牡丹皮二两【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降真香半两 茅香一钱半 草香一钱 白芷二钱(豆腐蒸过) 三柰二钱【二钱:《陈氏香谱》作“二分”,似以二钱为合理。】(同上【同上:指“豆腐蒸过”。】) 丁香半两【半两:《陈氏香谱》作“半钱”。】 藿香五钱 丁皮一两 藁本半两 细辛二分 白檀一两 麝香檀一两 零陵香二两 甘松半两 大黄二两 荔枝壳二两【二两:《陈氏香谱》作“二钱”。】 麝香不拘多少 黄蜡一两 滑石量用 石膏五钱 白芨一两
右料蜜梅酒【蜜梅酒:加入蜂蜜酿成的梅子酒。】、松子、三柰、白芷。【此句疑有脱字,此四味未说明用量和作用。】糊:夏白芨,春秋琼枝【琼枝:石花菜科石花菜属藻类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有粘性,可制作琼胶,这里用来作为粘合剂。】,冬阿胶。黑色:竹叶灰、石膏。黄色:檀香、蒲黄。白色:滑石、麝檀【麝檀:《陈氏香谱》无“檀”字。】。菩提色【菩提色:此处可能指菩提子(今日所称星月菩提)的颜色,菩提子常用来做念珠。】:细辛、牡丹皮、檀香、麝檀、大黄、石膏、沉香。噀湿【噀湿:嘴中含水喷湿,参见前“噀”字解释。】,用蜡圆打【用蜡圆打:《陈氏香谱》作“用蜡丸打”。蜡丸是中药制剂之法,用蜂蜡熔化为粘合剂,与药料细粉混合制成。】,轻者用水噀打。
[103]土光香半两:天宝香、土光香之名除了《陈氏香谱》和《香乘》引《陈氏香谱》,皆未见他书,不详所指,或宋代指某种沉香类香材。
[104]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105]二钱:《陈氏香谱》作“二分”,似以二钱为合理。
[106]同上:指“豆腐蒸过”。
[107]半两:《陈氏香谱》作“半钱”。
[108]二两:《陈氏香谱》作“二钱”。
[109]蜜梅酒:加入蜂蜜酿成的梅子酒。
[110]此句疑有脱字,此四味未说明用量和作用。
[111]琼枝:石花菜科石花菜属藻类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有粘性,可制作琼胶,这里用来作为粘合剂。
[112]麝檀:《陈氏香谱》无“檀”字。
[113]菩提色:此处可能指菩提子(今日所称星月菩提)的颜色,菩提子常用来做念珠。
[114]噀湿:嘴中含水喷湿,参见前“噀”字解释。
[115]用蜡圆打:《陈氏香谱》作“用蜡丸打”。蜡丸是中药制剂之法,用蜂蜡熔化为粘合剂,与药料细粉混合制成。
香珠二
零陵香(酒洗) 甘松(酒洗) 木香〇(如川芎)少许【《陈氏香谱》木香至于茴香之后,换言之,指的是前三味(零陵香、甘松、茴香)等分,并不包含木香,木香是和后面的香材在一起的。三本《香乘》应该是香材位置放错了。】 茴香等分丁香等分 茅香(酒洗) 川芎〇少许 藿香〇(如川芎)(酒洗,此物夺香味,少用) 桂心〇少许 檀香等分 白芷(面裹煨熟,去面) 牡丹皮(酒浸一日晒干) 三柰子(如白芷制少许【如白芷制少许:《陈氏香谱》作“加白芷治(少用)”。】) 大黄(蒸过,此项收香味,且又染色,多用无妨【《陈氏香谱》无此四字。】)
右件圈者(〇)少用,不圈等分如前制度,晒干和合为细末,用白芨和面打糊为剂,随大小圆,趁湿穿孔,半干用麝香檀稠调水为衣。
[116]《陈氏香谱》木香至于茴香之后,换言之,指的是前三味(零陵香、甘松、茴香)等分,并不包含木香,木香是和后面的香材在一起的。三本《香乘》应该是香材位置放错了。
[117]如白芷制少许:《陈氏香谱》作“加白芷治(少用)”。
[118]《陈氏香谱》无此四字。
收香珠法【收香珠法:指平时收放香珠的办法。】
凡香环佩带念珠之属,过夏后须用木贼草【木贼草:又名锉草、节节草、节骨草,木贼科木贼属植物木贼(Equisetum hyemal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此草有节,面糙涩,除了入中药,还常用于传统木家具抛光,故称为木贼。】擦去汗垢,庶不蒸坏【蒸坏:这里指人体热气带来香珠的损坏。】。若蒸损者,以温汤洗过晒干,其香如初。(温子皮【温子皮:指此条引自温子皮《温氏杂录》,参见前“温子皮”条。】)
[119]收香珠法:指平时收放香珠的办法。
[120]木贼草:又名锉草、节节草、节骨草,木贼科木贼属植物木贼(Equisetum hyemal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此草有节,面糙涩,除了入中药,还常用于传统木家具抛光,故称为木贼。
[121]蒸坏:这里指人体热气带来香珠的损坏。
[122]温子皮:指此条引自温子皮《温氏杂录》,参见前“温子皮”条。
《陈氏香谱》未言此条出自温子皮。
香珠烧之香彻天
香珠,以杂香捣之,丸如桐子大,青绳【青绳:青色的绳子。古时用于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穿,此三皇【三皇:三皇在不同的古文献中所指不同,这里是道教神仙名称,指天皇、地皇、人皇。】真元之香珠也,烧之香彻天。(《三洞珠囊》)
[123]青绳:青色的绳子。古时用于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
[124]三皇:三皇在不同的古文献中所指不同,这里是道教神仙名称,指天皇、地皇、人皇。
交趾香珠
交趾以泥香【泥香:泥香是《桂海虞衡志》记载的古代交趾一带所合的软香。参见前“槟榔苔宜合香”条。】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道人:这里指佛教修行之人,出家僧人。】数珠,入省地【省地:这里指国内,广南西路(广西)一带。】卖,南中【南中:古时川南云贵一带称南中,亦指岭南地区,亦可以泛指南方。这里指和交趾接壤的南方地区,依范成大所述,在今广西一带。】妇人好带之。【此条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125]泥香:泥香是《桂海虞衡志》记载的古代交趾一带所合的软香。参见前“槟榔苔宜合香”条。
[126]道人:这里指佛教修行之人,出家僧人。
[127]省地:这里指国内,广南西路(广西)一带。
[128]南中:古时川南云贵一带称南中,亦指岭南地区,亦可以泛指南方。这里指和交趾接壤的南方地区,依范成大所述,在今广西一带。
[129]此条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