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凝合花香(1 / 1)

梅花香三

梅花香一

丁香一两 藿香一两 甘松一两 檀香一两 丁皮半两 牡丹皮【牡丹皮:为芍药科(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干燥根皮。为常见中药材。】半两零陵香二两 辛夷半两【《陈氏香谱》作“一分”。】 龙脑一钱

右为末,用如常法,尤宜佩带。

[1]牡丹皮:为芍药科(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干燥根皮。为常见中药材。

[2]《陈氏香谱》作“一分”。

梅花香二

甘松一两 零陵香一两 檀香半两 茴香半两 丁香一百枚 龙脑少许(另研)

右为细末,炼蜜合和,干湿皆可焚。

梅花香三

丁香枝杖【丁香枝杖:指丁香去头后的杆。】一两 零陵香一两 白茅香一两 甘松一两 白檀一两 白梅末【白梅末:指盐白梅存性烧后捣末,白梅参见前面“白梅”条注释。《易简方》:“盐白梅烧存性,为末。”】二钱 杏仁【杏仁:蔷薇科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 (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nca (Maxim)Koehne]或杏 (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十五个 丁香三钱 白蜜半斤

右为细末,炼蜜作剂,窨七日烧之。

[3]丁香枝杖:指丁香去头后的杆。

[4]白梅末:指盐白梅存性烧后捣末,白梅参见前面“白梅”条注释。《易简方》:“盐白梅烧存性,为末。”

[5]杏仁:蔷薇科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 (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nca (Maxim)Koehne]或杏 (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梅花香(武)

沉香五钱 檀香五钱 丁香五钱 丁香皮五钱 麝香少许 龙脑少许

右除脑、麝二味乳钵细研,入杉木炭煤二两,共香和匀,炼白蜜杵匀捻饼,入无渗磁瓶窨久,以玉片衬烧之。

梅花香(沈)

玄参四两 甘松四两 麝香少许 甲香三钱(先以泥浆慢煮,次用蜜制)右为细末,炼蜜作丸,如常法爇之。

寿阳公主【寿阳公主:一般认为,与梅花有密切关系的“寿阳公主”即是“会稽公主”刘兴弟,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嫡长女,民间传说,因腊梅花落其额头,拂拭不去,形成梅花妆的传统,对后来唐代女性妆容影响很大。又因其喜用腊梅作梅花妆,民间传为梅花神。】梅花香(沈)

甘松半两 白芷半两 牡丹皮半两 藁本半两 茴香一两 丁皮一两(不见火【不见火:这里指加工过程中不能用火。比如很多香材药材加工时可能会用火焙干,这里是说不能用这类方式处理丁皮,要自然干燥。】) 檀香一两 降真香一两【一两:四库本、汉和本作“二钱”;无碍庵本作“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白梅一百枚

右除丁皮,余皆焙干为粗末,磁器窨月余,如常法爇之。

[6]寿阳公主:一般认为,与梅花有密切关系的“寿阳公主”即是“会稽公主”刘兴弟,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嫡长女,民间传说,因腊梅花落其额头,拂拭不去,形成梅花妆的传统,对后来唐代女性妆容影响很大。又因其喜用腊梅作梅花妆,民间传为梅花神。

[7]不见火:这里指加工过程中不能用火。比如很多香材药材加工时可能会用火焙干,这里是说不能用这类方式处理丁皮,要自然干燥。

[8]一两:四库本、汉和本作“二钱”;无碍庵本作“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

李主帐中梅花香(补)

丁香一两【《陈氏香谱》作“一两一分”。】(新好者) 沉香一两 紫檀香半两 甘松半两 零陵香半两 龙脑四钱 麝香四钱 杉松麸炭末一两【《陈氏香谱》作“杉松麸炭四两”。】 制甲香三分

右为细末,炼蜜放冷和丸,窨半月爇之。

[9]《陈氏香谱》作“一两一分”。

[10]《陈氏香谱》作“杉松麸炭四两”。

梅英香二

梅英香一

拣【拣:指拣选、选择。常用于药材香材的说明中。】丁香三钱 白梅末【白梅末:无碍庵本作“白梅肉”,依《陈氏香谱》,四库本、汉和本,应为“白梅末”。】三钱 零陵香叶二钱 木香一钱 甘松五分【《陈氏香谱》作“半钱”。】

右为细末,炼蜜作剂,窨烧之。

[11]拣:指拣选、选择。常用于药材香材的说明中。

[12]白梅末:无碍庵本作“白梅肉”,依《陈氏香谱》,四库本、汉和本,应为“白梅末”。

[13]《陈氏香谱》作“半钱”。

梅英香二

沉香三两(剉末) 丁香四两 龙脑七钱(另研) 苏合油二钱 甲香二钱【《陈氏香谱》作“二两”。】(制) 硝石末一钱

右细末入乌香末【乌香末:乌香在不同时代所指或有不同。宋代所指可能为东南亚地区的一种黑色香材,参见前”乌香“条注释。】一钱,炼蜜和匀,丸如芡实大焚之。

[14]《陈氏香谱》作“二两”。

[15]乌香末:乌香在不同时代所指或有不同。宋代所指可能为东南亚地区的一种黑色香材,参见前”乌香“条注释。

梅蕊香【梅蕊香:此香方在《陈氏香谱》中作“龙涎香”,从香材配伍来看,可能为仿龙涎香调,称龙涎香比梅蕊香更合理。三本《香乘》中皆称“梅蕊香”,不知何由。】

檀香【《陈氏香谱》作“紫檀”,指紫色檀香。】一两半(建茶浸三日,银器中炒令紫色碎者,旋取之)栈香三钱半【《陈氏香谱》作“三钱”。】(剉细末,入蜜一盏、酒半盏,以沙盒【沙盒:陶器之类,陶土与沙、灰等烧制的盒子,有透气性,常用于中药加工中煅烧或蒸制。《普济方》 卷二百九十五:“盛于沙盒或瓦罐子内。盐泥固济。煅通赤。”】盛蒸,取出炒干)甲香半两(浆水、泥一块同浸三日,取出再以浆水一碗煮干,更以酒一碗煮,于银器内炒黄色【《陈氏香谱》作“更以酒一碗煮干,银器内炒黄色”。】)

玄参半两【三本《香乘》未写重量,依《陈氏香谱》作“半两”。】(切片,入焰硝一钱、蜜一盏、酒一盏,煮干为度,炒令脆,不犯【不犯:不用,不接触。】铁器)

龙脑二钱(另研) 麝香当门子二字(另研)

右为细末,先以甘草半两搥碎,沸汤一斤浸,候冷取出甘草不用。白蜜半斤煎,拨去浮蜡,与甘草汤同煮,放冷,入香末。次入脑麝及杉树油节炭二两【《陈氏香谱》作“一两”。】和匀,捻作饼子,贮磁器内窨一月。

[16]梅蕊香:此香方在《陈氏香谱》中作“龙涎香”,从香材配伍来看,可能为仿龙涎香调,称龙涎香比梅蕊香更合理。三本《香乘》中皆称“梅蕊香”,不知何由。

清 铜桥耳炉

清 铜三足立耳炉

[17]《陈氏香谱》作“紫檀”,指紫色檀香。

[18]《陈氏香谱》作“三钱”。

[19]沙盒:陶器之类,陶土与沙、灰等烧制的盒子,有透气性,常用于中药加工中煅烧或蒸制。《普济方》 卷二百九十五:“盛于沙盒或瓦罐子内。盐泥固济。煅通赤。”

[20]《陈氏香谱》作“更以酒一碗煮干,银器内炒黄色”。

[21]三本《香乘》未写重量,依《陈氏香谱》作“半两”。

[22]不犯:不用,不接触。

[23]《陈氏香谱》作“一两”。

梅蕊香(武)(又名一枝梅)

歌曰:“沉香【《陈氏香谱》作“沉檀”。】一分丁香半,烰炭【烰炭:木柴充分燃烧后经闭熄而成的木炭。又称麸炭、浮炭、桴炭、腐炭。】筛罗五两灰,炼蜜丸烧加脑麝,东风吹绽一【《陈氏香谱》作“十”。】枝梅。”

[24]《陈氏香谱》作“沉檀”。

[25]烰炭:木柴充分燃烧后经闭熄而成的木炭。又称麸炭、浮炭、桴炭、腐炭。

[26]《陈氏香谱》作“十”。

韩魏公浓梅香【韩魏公浓梅香:参见前“魏公香”、“僧作笑兰香”条。】(洪谱)(又名返魂梅)

黑角沉【黑角沉:黑色角状沉香,沉香之上品。《本草纲目》:“角沉黑润,黄沉黄润。”】半两 丁香一钱【一钱:《陈氏香谱》作“一分”。】 腊茶末一钱 郁金【郁金:这里指姜科植物郁金。参见前“郁金香”条,及郁金香部分内容及考释。】五分【五分:《陈氏香谱》作“半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麦麸炒赤色:指在麦麸中炒成赤色。】) 麝香一字 定粉一米粒(即韶粉【韶粉:又称粉锡,铅粉,为用铅加工的制成的醋酸铅。因产于广东旧韶州府境,故又称韶粉。又称胡粉、朝粉,可用于绘画或者敷面用,亦作为外丹和中医用药。】) 白蜜一盏

右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半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及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黄太史《跋》云:“余与洪上座【洪上座:指洪刍。】同宿潭【潭:指潭州。隋开皇九年 (589) 改湘州置,治所在长沙县 (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益阳、浏阳、湘乡、醴陵等市县地。五代楚改为长沙府,北宋复为潭州,辖境略有扩大。】之碧湘门【碧湘门:三本皆作“碧厢门”误,依《陈氏香谱》应作“碧湘门”。碧湘门是宋代长沙府城(位于今湖南长沙市)的西门。】外舟中【舟中:三本脱“中”字。】,衡岳【衡岳:三本作“衝岳”,误,依《陈氏香谱》应作:“衡岳”,仲仁常住在衡州。】花光仲仁【花光仲仁:指花光寺仲仁长老。北宋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出家为僧,自号华光长老。善画墨梅,后人尊为“墨梅始祖”。】寄墨梅二幅【二幅:《陈氏香谱》作“二枝”。指的也是画。】,扣舟而至,聚观于灯下【聚观于灯下:三本皆脱“灯”字,据《陈氏香谱》补之。】。予曰:‘祇欠香耳。’洪笑,发囊【发囊:《陈氏香谱》作“发谷董囊”,谷董,指杂物,谷董囊是盛放各种小东西的袋子。】取一炷焚之,如嫩寒【嫩寒:轻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怪而问其所得。云:‘东坡得于韩忠献【韩忠献:即韩琦,见“韩魏公”条。】家,知子有香癖而不相授,岂小谴【小谴:小罪。】?’其后驹父集古今香方,自谓无以过此。予以其名未显易之为‘返魂梅’【三本脱“为返魂梅”四字。据《陈氏香谱》补之。】。”云。

[27]韩魏公浓梅香:参见前“魏公香”、“僧作笑兰香”条。

[28]黑角沉:黑色角状沉香,沉香之上品。《本草纲目》:“角沉黑润,黄沉黄润。”

[29]一钱:《陈氏香谱》作“一分”。

[30]郁金:这里指姜科植物郁金。参见前“郁金香”条,及郁金香部分内容及考释。

[31]五分:《陈氏香谱》作“半分”。

[32]麦麸炒赤色:指在麦麸中炒成赤色。

[33]韶粉:又称粉锡,铅粉,为用铅加工的制成的醋酸铅。因产于广东旧韶州府境,故又称韶粉。又称胡粉、朝粉,可用于绘画或者敷面用,亦作为外丹和中医用药。

[34]洪上座:指洪刍。

[35]潭:指潭州。隋开皇九年 (589) 改湘州置,治所在长沙县 (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益阳、浏阳、湘乡、醴陵等市县地。五代楚改为长沙府,北宋复为潭州,辖境略有扩大。

[36]碧湘门:三本皆作“碧厢门”误,依《陈氏香谱》应作“碧湘门”。碧湘门是宋代长沙府城(位于今湖南长沙市)的西门。

[37]舟中:三本脱“中”字。

[38]衡岳:三本作“衝岳”,误,依《陈氏香谱》应作:“衡岳”,仲仁常住在衡州。

[39]花光仲仁:指花光寺仲仁长老。北宋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出家为僧,自号华光长老。善画墨梅,后人尊为“墨梅始祖”。

[40]二幅:《陈氏香谱》作“二枝”。指的也是画。

[41]聚观于灯下:三本皆脱“灯”字,据《陈氏香谱》补之。

[42]发囊:《陈氏香谱》作“发谷董囊”,谷董,指杂物,谷董囊是盛放各种小东西的袋子。

[43]嫩寒:轻寒。

[44]韩忠献:即韩琦,见“韩魏公”条。

[45]小谴:小罪。

[46]三本脱“为返魂梅”四字。据《陈氏香谱》补之。

《香谱补遗》所载,与前稍异,今并录之

腊沉一两 龙脑五分【依《陈氏香谱》,这里的五分是半钱。后面麝香与此相同。】 麝香五分 定粉二钱 郁金【郁金:此处概为藏红花。】五钱 腊茶末二钱 鹅梨二枚 白蜜二两

右先将梨去皮,姜擦梨上【依《陈氏香谱》此处应作“用姜擦子擦碎细”。所谓“姜擦子”,是用来把姜擦成碎末的器具,类似现在擦姜末蒜蓉的器具。《香乘》可能未能理解“姜擦子”的意思,误以为是用姜擦梨。】,捣碎旋扭汁,与蜜同熬过,在一净盏内,调定粉、茶、郁金香末,次入沉香、龙脑、麝香,和为一块,油纸裹,入磁盒内,地窨半月取出,如欲遗人,圆如芡实,金箔为衣,十圆作贴【贴:量词,指一份。常用于中药。】。

[47]依《陈氏香谱》,这里的五分是半钱。后面麝香与此相同。

[48]郁金:此处概为藏红花。

[49]依《陈氏香谱》此处应作“用姜擦子擦碎细”。所谓“姜擦子”,是用来把姜擦成碎末的器具,类似现在擦姜末蒜蓉的器具。《香乘》可能未能理解“姜擦子”的意思,误以为是用姜擦梨。

明末清初 褐青玉饕餮纹簋式炉

清 铜胎掐丝珐琅龙纹香炉

[50]贴:量词,指一份。常用于中药。

笑梅香三

笑梅香一

榅桲【榅桲: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灌木或小乔木。唐宋时作为食用水果,以关陕、沙苑(陕西大荔)所出为佳。因气味芳香,可置衣箱中。果实可入药。】二个 檀香五钱 沉香三钱 金颜香四钱 麝香一钱【《陈氏香谱》作“二钱半”。】

右将榅桲割破顶子,以小刀剔去瓤并子,将沉香、檀香为极细末入于内,将原割下项子盖着,以麻缕【麻缕:麻线。】缚定,用生面一块裹榅桲在内,慢火灰烧【慢火灰烧:炮制方法,置热灰中。三本作“慢灰火烧”,依《陈氏香谱》,应作“慢火灰烧”,指放在热灰中以微火烧,为炮制方法。】,黄熟为度,去面不用,取榅桲研为膏。别将麝香、金颜香研极细,入膏内相和,研匀,雕花印脱【雕花印脱:《陈氏香谱》作“以木雕香花子印脱”。】,阴干烧之。

[51]榅桲: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灌木或小乔木。唐宋时作为食用水果,以关陕、沙苑(陕西大荔)所出为佳。因气味芳香,可置衣箱中。果实可入药。

[52]《陈氏香谱》作“二钱半”。

[53]麻缕:麻线。

[54]慢火灰烧:炮制方法,置热灰中。三本作“慢灰火烧”,依《陈氏香谱》,应作“慢火灰烧”,指放在热灰中以微火烧,为炮制方法。

[55]雕花印脱:《陈氏香谱》作“以木雕香花子印脱”。

笑梅香二

沉香一两 乌梅【乌梅:《陈氏香谱》作“乌梅肉”,即乌梅。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一两 芎藭一两 甘松一两 檀香五钱

右为末,入脑、麝少许,蜜和,瓷盒内窨,旋取烧之【烧之:《陈氏香谱》作“焚之”。】。

[56]乌梅:《陈氏香谱》作“乌梅肉”,即乌梅。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57]烧之:《陈氏香谱》作“焚之”。

笑梅香三

栈香二钱 丁香二钱 甘松二钱 零陵香二钱(共为粗末) 朴硝一两【《陈氏香谱》作“四两”。】脑、麝各五分【《陈氏香谱》作“半钱”。】

右研匀,入脑、麝、朴硝、生蜜溲和,瓷盒封窨半月。

[58]《陈氏香谱》作“四两”。

[59]《陈氏香谱》作“半钱”。

笑梅香二(武)

笑梅香(武)一

丁香百粒 茴香一两 檀香五钱 甘松五钱 零陵香五钱 麝香五分【《陈氏香谱》作:“檀香、甘松、零陵香、麝香各二钱。”】右为细末,蜜和成块【成块:《陈氏香谱》作“成剂”。】,分爇之。

[60]《陈氏香谱》作:“檀香、甘松、零陵香、麝香各二钱。”

[61]成块:《陈氏香谱》作“成剂”。

笑梅香(武)二

沉香一两 檀香一两 白梅肉一两 丁香八钱 木香七钱 牙硝五钱(研) 丁香皮二钱(去粗皮) 麝香少许 白芨末【白芨末:无碍庵本白芨末未入香方。】

右为细末,白芨煮糊和匀,入范子印花,阴干烧之。

[62]白芨末:无碍庵本白芨末未入香方。

肖梅韵香【肖梅韵香:《陈氏香谱》作“肖梅香”。肖:仿效,相似。】(补)

韶脑四两 丁香皮四两 白檀五钱【五钱:《陈氏香谱》作“二钱”。】 桐炭【三本皆作“桐灰”,依《陈氏香谱》应作“桐炭”。】六两 麝香一钱别一方加沉香一两

右先捣丁香、檀、炭【三本作“灰”,依《陈氏香谱》作炭。】为末,次入脑、麝,热蜜拌匀,杵三五百下,封窨半月取爇之。【《陈氏香谱》后有“别一方加沉香一两。”】

[63]肖梅韵香:《陈氏香谱》作“肖梅香”。肖:仿效,相似。

[64]五钱:《陈氏香谱》作“二钱”。

[65]三本皆作“桐灰”,依《陈氏香谱》应作“桐炭”。

[66]三本作“灰”,依《陈氏香谱》作炭。

[67]《陈氏香谱》后有“别一方加沉香一两。”

胜梅香

歌曰:“丁香一两真檀半(降真白檀),松炭筛罗一两灰,熟蜜和匀入龙脑,东风吹绽岭头梅。”

鄙梅香【鄙梅香:字面意思为令梅鄙,令梅相形见绌之香。】(武)

沉香一两 丁香二钱 檀香二钱 麝香五分【《陈氏香谱》作“二钱”。】 浮萍草右为末,以浮萍草取汁,加少许蜜,捻饼烧之。

[68]鄙梅香:字面意思为令梅鄙,令梅相形见绌之香。

[69]《陈氏香谱》作“二钱”。

梅林香

沉香一两 檀香一两 丁香枝杖三两 樟脑三两 麝香一钱

右脑、麝另器细研,将三味【三味:指沉香、檀香、丁香。】怀干【怀干:即将药物放在怀中,使之干燥的方法。用于名贵芳香药材,如麝香、沉香等。这样可以避免芳香物质大量损失。】为末,用煅过硬炭末【硬炭末:《陈氏香谱》作“炭硬末二十两”。煅一般指密封还原烧法。】、香末和匀,白蜜【《陈氏香谱》作“白蜜四十两”。】重汤煮,去浮蜡放冷,旋入臼杵捣数百下【《陈氏香谱》作“捣软,阴干”。】,取以银叶衬焚之。

[70]三味:指沉香、檀香、丁香。

[71]怀干:即将药物放在怀中,使之干燥的方法。用于名贵芳香药材,如麝香、沉香等。这样可以避免芳香物质大量损失。

[72]硬炭末:《陈氏香谱》作“炭硬末二十两”。煅一般指密封还原烧法。

[73]《陈氏香谱》作“白蜜四十两”。

[74]《陈氏香谱》作“捣软,阴干”。

浃梅香【浃梅香:浃,浸透、融合之意。浃梅香,犹言充分融入梅花之香。】(沈)

丁香百粒 茴香一捻【一捻:捻在手指间的一点点,一小撮。《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下》:“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 檀香二两 甘松二两 零陵香二两 脑、麝各少许

右为细末,炼蜜作剂,爇之。

[75]浃梅香:浃,浸透、融合之意。浃梅香,犹言充分融入梅花之香。

[76]一捻:捻在手指间的一点点,一小撮。《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下》:“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

肖兰香二

肖兰香一

麝香一钱 乳香一钱 麸炭末一两 紫檀五两(白尤妙【白尤妙:此句殊难解。古代香方中所谓紫檀,多指檀香当中色紫的,如果是这样,那这里就说的是檀香中色白的,不过一般此类多称为檀香或白檀香,称紫檀又称色白者,未免过于迂回。或言指紫檀(檀香紫檀)之白皮者。一般而言,紫檀是指心材部分,外面颜色较浅的部分,称为白皮,如果是这种情况,是指白皮部分还是指带有白皮的紫檀品种,也不清楚。】,剉作小片,炼白蜜一斤加少汤浸一宿取出,银器内炒微烟出)

右先将麝香乳钵内研细,次用好腊茶一钱沸汤点,澄清时将脚【脚:这里从相关描述看,指的是茶末溶解之后,待沫饽澄清,汤底留下的浓稠茶粉溶解物。三本此处皆脱“将脚”二字。这种调麝方法的特点,参见前“韩魏公浓梅香”部分“汤点澄清调麝”条解释。及“吴顾道侍郎杏花香”部分相关说明。】与麝香同研,候匀,与诸香相和匀,入臼杵令得所。如干,少加浸檀蜜水拌匀,入新器中,以纸封十数重,地坎窨一月爇之。

[77]白尤妙:此句殊难解。古代香方中所谓紫檀,多指檀香当中色紫的,如果是这样,那这里就说的是檀香中色白的,不过一般此类多称为檀香或白檀香,称紫檀又称色白者,未免过于迂回。或言指紫檀(檀香紫檀)之白皮者。一般而言,紫檀是指心材部分,外面颜色较浅的部分,称为白皮,如果是这种情况,是指白皮部分还是指带有白皮的紫檀品种,也不清楚。

[78]脚:这里从相关描述看,指的是茶末溶解之后,待沫饽澄清,汤底留下的浓稠茶粉溶解物。三本此处皆脱“将脚”二字。这种调麝方法的特点,参见前“韩魏公浓梅香”部分“汤点澄清调麝”条解释。及“吴顾道侍郎杏花香”部分相关说明。

肖兰香二

零陵香七钱 藿香七钱 甘松七钱 白芷二钱 木香二钱 母丁香七钱【《陈氏香谱》作“二钱”。】官桂二钱 玄参三两 香附子二钱 沉香二钱【《陈氏香谱》作“沉香、麝香各少许”,无碍庵本作“香附子三钱 沉香三钱”。】 麝香少许(另研)

右炼蜜和匀,捻作饼子烧之。

[79]《陈氏香谱》作“二钱”。

[80]《陈氏香谱》作“沉香、麝香各少许”,无碍庵本作“香附子三钱 沉香三钱”。

笑兰香【笑兰香:此处笑可能开始时是“肖”的谐音,指模仿、相似。也可能有胜过兰花而笑兰之意。】(武)

歌曰:“零藿丁檀沉木一【一:这里概指一两。】,六钱藁本麝差轻【差轻:(相较)稍轻。】,合和时用松花蜜【松花蜜:于松林所采花蜜,蜜中带有松花粉。】,爇处无烟分外清。”

[81]笑兰香:此处笑可能开始时是“肖”的谐音,指模仿、相似。也可能有胜过兰花而笑兰之意。

[82]一:这里概指一两。

[83]差轻:(相较)稍轻。

[84]松花蜜:于松林所采花蜜,蜜中带有松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