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香【龙脑香:古称梅片、龙脑、片脑、羯婆罗香,今称冰片,系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羯布罗香树(Dipterocarpus turbinatus Gaertn. F)树脂经蒸馏后所得的结晶,供药用。】 考证十则
龙脑香即片脑。《金光明经》名羯婆罗香【羯婆罗香:即羯布罗,梵语(karp ?ra)。《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三十二味香药,婆律膏下注梵音“揭罗娑”。慧琳《一切经音义》:“龙脑,羯布罗。”玄应《一切经音义》四:“羯布罗香,此谓龙脑香者也。”】,膏名婆律香【婆律香:婆律膏的得名可能是来源于其产地。《名医别录》:“(龙脑香)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见下“婆律国”注释。下文《酉阳杂俎》则认为是来自于当地语言对龙脑香的称呼。】。(《本草》)
西方抹罗短咤国【抹罗短咤国:查诸《大唐西域记》,应为“秣罗矩吒国”之误,见前“秣罗矩吒国”条。】在南印度境,有羯婆罗香树【羯婆罗香树:《大唐西域记》作“羯布罗香树”。指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斯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状如云母【云母:硅酸盐类矿物,云母有多种,本书中云母,一般指白云母的晶体。】,色如冰雪,此所谓龙脑香也。(《大唐西域记》)
咸阳山【咸阳山:应作“成阳山”,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於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有神农鞭药处。山上紫阳观有千年龙脑,叶圆而背白,无花实者,在木心中,断其树,膏流出,作坎以承之,清香为诸香之祖。
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国:又作婆黎、婆里洲、马礼。其故地众说不一,主要有下列数说:又作波利,即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Bali)岛;与后来的 浡泥、勃泥均为Borneo的译音,在加里曼丹岛;在苏门答腊 岛东南部的占碑(Jambi)一带;又作婆律,在苏门答腊岛北部。】,婆利呼为“固不婆律”。亦出婆斯国【婆斯国:《酉阳杂俎》原作“波斯国”,此处引文有误,见前“波斯国”条。】,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亦曰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婆律膏:《新修本草·卷第十三》:“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可知龙脑是干脂,即龙脑香树产出的固体香,而婆律膏是清脂,是龙脑香树产出的**树脂油。这里又说,瘦者出婆律膏香,大概婆律膏香即龙脑香,是干脂,而婆律膏是指清脂。】也。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酉阳杂俎》)
渤泥、三佛齐国龙脑香乃深山穷谷中千年老杉树枝干不损者,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其土人解为板,板傍裂缝,脑出缝中,劈而取之。大者成斤,谓之梅花脑,其次谓之速脑,脑之中又有金脚,其碎者谓之米脑,锯下杉屑与碎脑相杂者谓之苍脑。取脑已净,其杉板谓之脑木札,与锯屑同捣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缝,热灰煨逼,其气飞上凝结而成块,谓之熟脑,可作面花【面花:古代妇女的面部装饰,又称“花子”。唐五代较为盛行,宋代此习俗仍常见。多以艳色薄型金片或绿玉(翠钿)等制成鸟、虫、花、叶状,以粘胶呵贴于额间或面颊,也可以其他材料制作。这里是用龙脑香片作为面花。】、耳环佩带等用。又有一种如油者谓之油脑,其气劲于脑,可浸诸香。(《香谱 》【《香谱》:此段文字出自叶廷珪,《陈氏香谱》中转述了叶廷珪的记载。】)
干脂为香,清脂为膏子,主去内外障眼。又有苍龙脑,不可点眼【不可点眼:因为苍龙脑中含有木屑杂质,所以不能用来点眼。】,经火为熟龙脑。(《续博物志》)
右旋龙脑香
见闻香堂供图
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出婆律国【婆律国:又作波律。或谓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 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Barus);一说为婆利的异译。参上文“婆利”条。】,因以为名也。又曰:龙脑及膏香树形似杉木,脑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静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鸟遗者不佳。【这里是说龙脑香的形态。此句原出《名医别录》,作“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千金翼方》作:“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云合糯(一作粳)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香乘》中将“明净”误作“明静”。】或云:子似荳蔻【荳蔻:豆蔻在宋以前所指复杂,宋代以后,单称“豆蔻”,一般即指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虽然也间有混淆的情况,但这里所指应该是草豆蔻。】,皮有错甲,即松脂也。今江南有杉木末,经试或入土无脂,犹甘蕉之无实【甘蕉之无实:甘蕉,即芭蕉。芭蕉树由叶重重包裹而成,中间是空的,佛教中以芭蕉无实喻有为法无实质,后常以芭蕉无实比喻空虚无实之物。】也。(《本草》)
龙脑是西海【西海:古代指称中国西部或以西海域。或泛指西方。此句见于《陈氏香谱》引陶隐居的引文,具体所指不详。】婆律国婆律树中脂也。状如白胶香,其龙脑油本出佛誓国【佛誓国:又称“室利佛逝”,即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参上文“三佛齐”条。】,从树取之。(同上)
片脑产暹罗诸国,惟佛打泥【佛打泥:又作佛大坭、孛大泥、大坭、大泥、大宜、大年、大呢、大哖、太呢,另有凌牙斯、凌牙斯加、凌牙苏家、龙牙犀角、狼西加、灵牙苏嘉等称。在今马来半岛东北岸,即泰国北大年(Patani)府名的 译音。明代中期以后的 载籍往往因佛打泥与佛泥二名相近,遂将加里曼丹岛的勃 泥与大泥相混。这里指前者。】者为上。其树高大,叶如槐而小,皮理类沙柳,脑则其皮间凝液也。好生穷谷,岛夷以锯付铳【铳:金属制的打眼器具。】就谷中,寸断而出,剥而采之,有大如指,厚如二青钱【青钱:铅、锡比例较高的钱称为“青钱”,以其外观颜色灰蓝,故名之,是一种优质的钱币。】者,香味清烈,莹洁可爱,谓之梅花片,鬻【鬻:卖。】至中国,擅【擅:自作主张;随意。】翔价【翔价:涨价。】焉。复有数种亦堪入药,乃其次者。
(《华夷续考》)
渤泥片脑树如杉桧,取之者必斋沐而往。其成冰似梅花者为上,其次有金脚脑、速脑、米脑、苍脑、札聚脑;又一种如油,名脑油。(《一统志》)
有人下洋遭溺,附一蓬席不死,三昼夜泊一岛间,乃匍匐而登,得木上大果,如梨而芋味,食之,一二日颇觉有力。夜宿大树下,闻树根有物沿衣而上,其声灵珑【灵珑:亦作“玲珑”,指玲珑的本义,玉声、清越的声音。】可听,至颠而止。五更复自树颠而下,不知何物,乃以手扪【扪:摸。】之,惊而逸去,嗅其掌香甚,以为必香物也。乃俟其升树,解衣铺地至明,遂不能去,凡得片脑斗许。自是每夜收之,约十余石。乃日坐水次,望见海 过,大呼求救,遂赏片脑以归,分与舟人十之一,犹成巨富。(《广艳异编》)
[1]龙脑香:古称梅片、龙脑、片脑、羯婆罗香,今称冰片,系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羯布罗香树(Dipterocarpus turbinatus Gaertn. F)树脂经蒸馏后所得的结晶,供药用。
[2]羯婆罗香:即羯布罗,梵语(karp ?ra)。《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三十二味香药,婆律膏下注梵音“揭罗娑”。慧琳《一切经音义》:“龙脑,羯布罗。”玄应《一切经音义》四:“羯布罗香,此谓龙脑香者也。”
[3]婆律香:婆律膏的得名可能是来源于其产地。《名医别录》:“(龙脑香)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见下“婆律国”注释。下文《酉阳杂俎》则认为是来自于当地语言对龙脑香的称呼。
[4]抹罗短咤国:查诸《大唐西域记》,应为“秣罗矩吒国”之误,见前“秣罗矩吒国”条。
[5]羯婆罗香树:《大唐西域记》作“羯布罗香树”。指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羯布罗香树。
[6]云母:硅酸盐类矿物,云母有多种,本书中云母,一般指白云母的晶体。
[7]咸阳山:应作“成阳山”,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於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
[8]婆利国:又作婆黎、婆里洲、马礼。其故地众说不一,主要有下列数说:又作波利,即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Bali)岛;与后来的 浡泥、勃泥均为Borneo的译音,在加里曼丹岛;在苏门答腊 岛东南部的占碑(Jambi)一带;又作婆律,在苏门答腊岛北部。
[9]婆斯国:《酉阳杂俎》原作“波斯国”,此处引文有误,见前“波斯国”条。
[10]婆律膏:《新修本草·卷第十三》:“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可知龙脑是干脂,即龙脑香树产出的固体香,而婆律膏是清脂,是龙脑香树产出的**树脂油。这里又说,瘦者出婆律膏香,大概婆律膏香即龙脑香,是干脂,而婆律膏是指清脂。
[11]面花:古代妇女的面部装饰,又称“花子”。唐五代较为盛行,宋代此习俗仍常见。多以艳色薄型金片或绿玉(翠钿)等制成鸟、虫、花、叶状,以粘胶呵贴于额间或面颊,也可以其他材料制作。这里是用龙脑香片作为面花。
[12]《香谱》:此段文字出自叶廷珪,《陈氏香谱》中转述了叶廷珪的记载。
[13]不可点眼:因为苍龙脑中含有木屑杂质,所以不能用来点眼。
[14]婆律国:又作波律。或谓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 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Barus);一说为婆利的异译。参上文“婆利”条。
[15]这里是说龙脑香的形态。此句原出《名医别录》,作“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千金翼方》作:“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云合糯(一作粳)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香乘》中将“明净”误作“明静”。
[16]荳蔻:豆蔻在宋以前所指复杂,宋代以后,单称“豆蔻”,一般即指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虽然也间有混淆的情况,但这里所指应该是草豆蔻。
[17]甘蕉之无实:甘蕉,即芭蕉。芭蕉树由叶重重包裹而成,中间是空的,佛教中以芭蕉无实喻有为法无实质,后常以芭蕉无实比喻空虚无实之物。
[18]西海:古代指称中国西部或以西海域。或泛指西方。此句见于《陈氏香谱》引陶隐居的引文,具体所指不详。
[19]佛誓国:又称“室利佛逝”,即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参上文“三佛齐”条。
[20]佛打泥:又作佛大坭、孛大泥、大坭、大泥、大宜、大年、大呢、大哖、太呢,另有凌牙斯、凌牙斯加、凌牙苏家、龙牙犀角、狼西加、灵牙苏嘉等称。在今马来半岛东北岸,即泰国北大年(Patani)府名的 译音。明代中期以后的 载籍往往因佛打泥与佛泥二名相近,遂将加里曼丹岛的勃 泥与大泥相混。这里指前者。
[21]铳:金属制的打眼器具。
[22]青钱:铅、锡比例较高的钱称为“青钱”,以其外观颜色灰蓝,故名之,是一种优质的钱币。
[23]鬻:卖。
[24]擅:自作主张;随意。
[25]翔价:涨价。
[26]灵珑:亦作“玲珑”,指玲珑的本义,玉声、清越的声音。
[27]扪:摸。
藏龙脑香【龙脑香易挥发导致损耗,这里探讨的是平时收存龙脑香的方法。】
龙脑香合糯米、炭、相思子【相思子:又名土甘草豆、相思豆、鸳鸯豆、红豆。为豆科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 的种子。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贮之则不耗。或言以鸡毛、相思子同入小瓷罐密收之佳。《相感志》【《相感志》:指《物类相感志》,北宋初名僧赞宁所撰,十八卷。赞宁(919—1001),佛教律学家,佛教史学家,著有《大宋高僧传》等。】言:杉木炭养之更良,不耗也。
[28]龙脑香易挥发导致损耗,这里探讨的是平时收存龙脑香的方法。
[29]相思子:又名土甘草豆、相思豆、鸳鸯豆、红豆。为豆科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 的种子。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
[30]《相感志》:指《物类相感志》,北宋初名僧赞宁所撰,十八卷。赞宁(919—1001),佛教律学家,佛教史学家,著有《大宋高僧传》等。
相思子与龙脑相宜
相思子有蔓生者【相思子有蔓生者:相思子是藤本植物。茎细弱,多分枝。】,与龙脑香相宜,能令香不耗,韩朋拱木【韩朋拱木: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旦。凭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也。(《搜神记》【《搜神记》: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干宝(?—336),字令升,东晋时海盐人,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31]相思子有蔓生者:相思子是藤本植物。茎细弱,多分枝。
[32]韩朋拱木: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旦。凭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33]《搜神记》: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干宝(?—336),字令升,东晋时海盐人,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龙脑香御龙
罗子春欲为梁武帝入海取珠。杰公曰:“汝有西海龙脑香否?”曰:“无。”公曰:“奈之何御龙?”帝曰:“事不谐【谐:办妥,成功。】矣。”公曰:“西海大船求龙脑香可得。”(《梁四公记》【《梁四公记》:唐代传奇小说,梁载言著,讲述四位异人在梁武帝面前和廷臣对答。这一段文字中,杰公认为龙脑香可以御龙。】)
[34]谐:办妥,成功。
[35]《梁四公记》:唐代传奇小说,梁载言著,讲述四位异人在梁武帝面前和廷臣对答。这一段文字中,杰公认为龙脑香可以御龙。
献龙脑香
乌荼国【乌荼国:Udra,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奥里萨邦北部一带。】献唐太宗龙脑香。(《方舆胜略》)
[36]乌荼国:Udra,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奥里萨邦北部一带。
龙脑香藉【藉:衬垫。】地
唐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涂其地。
[37]藉:衬垫。
赐龙脑香
唐玄宗【唐玄宗:此处应指南唐玄宗(亦作元宗)李璟(916-96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南唐中主。非是唐玄宗李隆基,冯谧为南唐时人。】夜宴,以琉璃器盛龙脑香赐群臣。冯谧【冯谧:即冯延鲁,五代南唐文学家。字叔文,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额之子,词人冯延巳异母弟。】曰:“臣请效陈平为宰【陈平为宰:宰是在村社祭祀中主持割肉的人,少年陈平为宰十分公平,得到乡里人称许,不过陈平却有着“宰天下”的抱负,后来投靠刘邦,果为汉初名相。此处冯谧意为自己可以很公平的分配,不过最后却施小计把一大份落入自己的囊中,玄宗不以为意。】。”自丞相以下皆跪受,尚余其半,乃捧拜曰:“敕赐录事【录事:本意指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这里指此次分龙脑事件的记录监督者(冯谧)。】冯谧。”玄宗笑许之。
[38]唐玄宗:此处应指南唐玄宗(亦作元宗)李璟(916-961),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南唐中主。非是唐玄宗李隆基,冯谧为南唐时人。
[39]冯谧:即冯延鲁,五代南唐文学家。字叔文,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额之子,词人冯延巳异母弟。
[40]陈平为宰:宰是在村社祭祀中主持割肉的人,少年陈平为宰十分公平,得到乡里人称许,不过陈平却有着“宰天下”的抱负,后来投靠刘邦,果为汉初名相。此处冯谧意为自己可以很公平的分配,不过最后却施小计把一大份落入自己的囊中,玄宗不以为意。
[41]录事:本意指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这里指此次分龙脑事件的记录监督者(冯谧)。
瑞龙脑香
天宝末交阯国【交阯国:即交趾国,见前“交趾国”条。】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国言:乃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上惟赐贵妃【贵妃:指杨贵妃杨玉环(719—756),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安史之乱马嵬兵变,被赐死。】十枚,香气彻【彻:通、达。】十余步。上夏日尝与亲王弈棋,令贺怀智【贺怀智:唐代音乐家,善弹琵琶,为唐玄宗所重。】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枰【枰:棋盘。】上子将输,贵妃放康国【康国: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北魏时称悉万斤,唐时始称康国,又名萨末鞬、飒秣建。国都阿禄迪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猧子【猧子:猧,音wō,小狗。】于座侧,猧上局,局子乱,上大悦。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贺怀智巾上,良久回身方落,怀智归觉满身香气非常,乃卸幪头【幪头:指覆头之巾。】贮于锦囊中。及上皇复宫阙【复宫阙:指唐明皇回到长安(时杨贵妃已死)。】,追思贵妃不已,怀智乃进所贮幪头,具奏前事。上皇发【发:打开。】囊泣曰:“此瑞龙脑香也。”(《酉阳杂俎》)
[42]交阯国:即交趾国,见前“交趾国”条。
[43]贵妃:指杨贵妃杨玉环(719—756),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安史之乱马嵬兵变,被赐死。
[44]彻:通、达。
[45]贺怀智:唐代音乐家,善弹琵琶,为唐玄宗所重。
[46]枰:棋盘。
[47]康国: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北魏时称悉万斤,唐时始称康国,又名萨末鞬、飒秣建。国都阿禄迪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
[48]猧子:猧,音wō,小狗。
[49]幪头:指覆头之巾。
[50]复宫阙:指唐明皇回到长安(时杨贵妃已死)。
[51]发:打开。
遗【遗:给予;馈赠。】安禄山龙脑香
贵妃以上赐龙脑香私发明驼使【明驼使:唐代驿使名,明驼为善走的骆驼。明·杨慎《丹铅总录·论文·明驼使》:“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遗安禄山三枚,余归寿邸【寿邸:寿王(唐玄宗之子李瑁)府邸。】。杨国忠【杨国忠:?—756,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官至宰相。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闻之,入宫语妃曰:“贵人妹得佳香,何独吝一韩司掾【韩司掾:指韩寿偷香之韩寿,见第八卷“西域奇香”条,司掾,官名。这段话里杨国忠以韩寿偷香来指杨玉环和安禄山之事。】也。”妃曰:“兄若得相,胜此十倍。”(《杨妃外传》【《杨妃外传》:亦称《杨太真外传》,宋代乐史撰。乐史(930—】)
[52]遗:给予;馈赠。
[53]明驼使:唐代驿使名,明驼为善走的骆驼。明·杨慎《丹铅总录·论文·明驼使》:“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
[54]寿邸:寿王(唐玄宗之子李瑁)府邸。
[55]杨国忠:?—756,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官至宰相。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56]韩司掾:指韩寿偷香之韩寿,见第八卷“西域奇香”条,司掾,官名。这段话里杨国忠以韩寿偷香来指杨玉环和安禄山之事。
[57]《杨妃外传》:亦称《杨太真外传》,宋代乐史撰。乐史(930—
1007),字子正,北宋宜黄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
瑞龙脑棋子【棋子:指围棋的棋子。】
开成【开成:唐文宗的年号(836—840)。】中贵家以紫檀心、瑞龙脑为棋子。(《棋谈》【《棋谈》:此书早佚,这条记载见于《云仙杂记》引《棋谈》。】)
[58]棋子:指围棋的棋子。
[59]开成:唐文宗的年号(836—840)。
[60]《棋谈》:此书早佚,这条记载见于《云仙杂记》引《棋谈》。
食龙脑香
宝历【宝历:唐敬宗的年号(825—827)。】二年,浙东【浙东:指浙江东道,唐方镇名。乾元元年(758)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简称浙东节度使,治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贡二舞女,冬不纩衣【纩衣:棉衣。】,夏不汗体,所食荔枝、榧实【榧实:即今日所称“香榧”。榧树的果实。其仁甘美可食,可驱虫,亦可榨油。】、金屑【金屑:黄金研磨成的碎屑,为古代服药物之一。《名医别录》谓能“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成仙。】、龙脑香之类。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红芙蓉:因为此典故,“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杜阳杂编》)
[61]宝历:唐敬宗的年号(825—827)。
[62]浙东:指浙江东道,唐方镇名。乾元元年(758)置浙江东道节度使,简称浙东节度使,治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
[63]纩衣:棉衣。
[64]榧实:即今日所称“香榧”。榧树的果实。其仁甘美可食,可驱虫,亦可榨油。
[65]金屑:黄金研磨成的碎屑,为古代服药物之一。《名医别录》谓能“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成仙。
[66]红芙蓉:因为此典故,“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翠尾【翠尾:这里指孔雀尾。】聚龙脑香
孔雀毛着龙脑香则相缀【缀:连接。】。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诸阁掷龙脑香以避秽,过则以翠尾帚之,皆聚无有遗者。亦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磁铁吸附铁针,琥珀能够吸附小草,古人认为是物类相互感应。】,物类相感,然也。(《墨庄漫录》【《墨庄漫录》:北宋·张邦基著,是书多记杂事,兼及考证,尤留意于诗文词的评论及记载。】)
[67]翠尾:这里指孔雀尾。
[68]缀:连接。
[69]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磁铁吸附铁针,琥珀能够吸附小草,古人认为是物类相互感应。
[70]《墨庄漫录》:北宋·张邦基著,是书多记杂事,兼及考证,尤留意于诗文词的评论及记载。
梓树化龙脑
熙宁【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九年,英州【英州:五代南汉乾和五年(947)置,治所在浈阳县(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雷震,一山梓树尽枯,中皆化为龙脑香。(《宋史》【《宋史》:元·脱脱(1314—1355)撰。四百九十六卷。纪传体宋代史。】)
[71]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
[72]英州:五代南汉乾和五年(947)置,治所在浈阳县(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
[73]《宋史》:元·脱脱(1314—1355)撰。四百九十六卷。纪传体宋代史。
龙脑浆
南唐保大【保大:南唐元宗李璟的年号(943—957)。】中,贡龙脑浆,云:以缣囊【缣囊:细绢制成的袋子。】贮龙脑悬于琉璃瓶中,少顷滴沥成冰,香气馥烈,大补益元气。(《江南异闻录》【《江南异闻录》:此书不详,《本草纲目》等书曾引用此书。从记录的事件来看,或是《江淮异人录》之误。】)
[74]保大:南唐元宗李璟的年号(943—957)。
[75]缣囊:细绢制成的袋子。
[76]《江南异闻录》:此书不详,《本草纲目》等书曾引用此书。从记录的事件来看,或是《江淮异人录》之误。
《江淮异人录》,传奇小说集。宋·吴淑(947—1002)撰。二卷(一作一卷)。淑字正仪,丹阳(今江苏镇江)人。记录江淮间道流、侠客、奇女、异童二十五人的事迹,各为列传,其中唐代两人,其馀二十三人均为吴及南唐时人。
大食国进龙脑
南唐大食国进龙脑油,上所秘惜【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女冠【女冠:女道士。】耿先生【耿先生:南唐传奇女道士,南唐元宗时入宫演示道术。此处记录耿先生为元宗展示一种特殊的龙脑精制之法,耿先生更被元宗所幸有娠,但后来身孕又神秘的消失了,耿先生也不知所踪。这里先生是对道士的称呼。事见《江淮异人录》、《南唐书》等书。】见之曰:“此非佳者,当为大家【大家:这里指皇帝陛下,大家是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致之。”乃缝夹绢囊,贮白龙脑一斤垂于栋【栋: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上,以胡瓶【胡瓶:本为胡地产制的瓶,后来指瓶子的制式为西方胡地传来,包括萨珊、粟特等样式,外面传来的多为金银器,中国仿制品多为陶瓷器。】盛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如注。上骇叹不已,命酒泛之,味逾于大食国进者。(《续博物志》【此条《续博物志》是转引,原出《江淮异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