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唐是个偏执狂。
他的偏执体现在自己的每一次绘图里。他学设计,有时会把自己的设计图给我看。我对这种高深的东西一窍不通,每次都是一顿乱夸。老唐听完后不动声色,几小时后他又给我一个版本,我愣是没看出一点区别来。他发现之后继续不动声色,过了几小时他给我看第三个版本,如此循环反复。
我能感受到电脑另一边老唐期待的眼神,可还是只能抱歉地说:“老唐,我真的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
老唐飞快地打了一行字:“你看左下角的字体!字体变了啊!”
我掀桌:“这你让我怎么看得出来!”
老唐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时我们一起吃顿饭,他突然来灵感了就拿起餐巾纸一顿画。我最佩服的是不管是什么情况,他都能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来。
次次如此,神乎其神。
-2-
同样偏执的还有捏捏。
捏捏是我一众朋友里年龄最大的,令人发指的是他明明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却长了一张二十岁的脸。跟我们在一起毫无违和感不说,他还总是恶意卖萌,比如他叫包子包包,叫我浩浩。第一次听到他这么叫我的时候,我很有一巴掌拍死他的冲动。
叫我浩叔!叔!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他比我大。
那些年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只有他还留在南京。有一天,他无意中提起身边的朋友要么就是混得好,要么就是有所妥协,只有他自己还傻兮兮地留在南京,拼命写稿,拼命地写着自己的第二本书。他的第一本书尤为失败,那是他积累三年的东西,却被批得一文不值。自然销量也很差,毫无意外地成了滞销书作者。
有一天,我们聚会,聚会就喝酒,喝酒就喝醉,醉了就话多。那时他的书稿又被退了回来,他大着舌头破口大骂:“老子不不不写了!不不写了!”
第二天,他起床叹口气,又坐到电脑桌前开始改,怎么看也不像要放弃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梦想这东西,和厄运一个样。被它缠住的人,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拼命游泳,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游到岸边,而是为了不让自己沉下去。
-3-
大概因为我是个独处了很久的人,我认识的人也大多在独处中。
好似每个人都会度过一段一个人生活的日子,或长或短,或习惯或不安。
免不了,逃不掉。
有一天和朋友聊天,她在北京租了个房子,做设计。
她说最近开始养猫了,怕自己太孤独。
我发了个坏笑的表情过去,说“那你该考虑找一个人一起生活了”。
她回了个微笑的表情,说在真的遇到一下子能动心的人之前,宁愿选择孤独。
我说,真偏执。
真奇妙,又是“偏执”这个词。
三年前,她失恋,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她。快放弃时,才在十号线上找到了她。她说自己难过时就喜欢坐环线,一圈又一圈,手机关机,一个人待着。
包子也是差不多那时候被房东赶出来的,后来他找了住处,两周后我才有空去他那儿看看。那是个被改成卧室的仓库,我看着有点难受。他说,没事,这儿便宜。
很久以后,我还能回想起找到姑娘时她的眼神,还有临走时看到包子坐在桌子前做视频,脚下一堆杂物的情景。
像黑白默片刻在脑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对话。
因为我能看到他们在说:不要安慰我。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遇到再大的事都自己扛,忍忍就过去了,听到身旁的人一句安慰就瞬间完败。所以让我一个人待着,不要安慰我。
我说,一个人住有好有坏,有副作用。
姑娘笑,问我副作用是什么。
我说,副作用就是会产生只有一个人生活久了才会产生的怪癖,比如我每逢十二点就会开着音响做夜宵,包子在房间里摆了十二盆仙人掌,没人知道为什么。
姑娘说,那她就是一回家就脱衣服,一路走一路脱,一直脱到淋浴间,正好脱光然后洗澡。
我说,大白天的,她说这个太犯规了。
姑娘说,她现在很难想象将来她跟别人生活在一起的样子,可能这个习惯也会消失。一个人生活久了什么都自己承担,知道了生活的重量之后,再去习惯两个人的生活,反而需要更多的勇气。
我说,或许吧。
姑娘问我,你觉得这个转变是好是坏?
我沉默。
-4-
一个人无论性格如何,都是很难摆脱孤独的。
偏偏这世上大多的生活方式,最终都要让你体会到孤独。想追寻梦想的,想寻求自由的,想找到真爱的,凡是内心有所偏执的,恐怕都有那么一个孤独的过程。
因为偏执,所以无法容忍将就,所以大晚上一个人改设计改稿子,所以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即使累得不行,也不愿意随便依赖一个人。
我见过捏捏真心难过的样子,也见过包子失魂落魄,更见过老唐熬通宵,依然被甲方找碴儿。我们都希望自己前程似锦,可我们都前路漫漫。
我知道他们会问自己,要不要放弃,要不要等。
而我无力安慰,只能等他们自己给答案。
后来过了很久,前路依然漫漫,反倒习惯了。
反倒习惯了,听起来有点悲哀,可习惯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足以让我们撑过琐碎的日常,撑过黑暗的漫长隧道,撑到春暖花开的那天。
后来姑娘说,她觉得这个转变应该是好的。
我说,是的。很多人都把努力看成一个短期回报,当短期内没有获得回报时就放弃了。然而他们不知道,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很多你之前经历的事会在之后显现出价值。至于它什么时候显现出价值,谁也说不准。
包子也说过一句:不想辜负别人,就要先不辜负自己。
如何才能不辜负自己?那就是在自己选择的事情上坚持下去。
别急。
我知道的,你也不想等。
你害怕等,你怕等错,你怕等不到。可有些事没办法,你就得等,就像你选择了一条路,你没办法马上知道结果。没什么,等待有时是一个人的必修课,等错了,就从头来;等不到的,就给自己个期限,到了就不要再等。重要的是,不要在等待中不知不觉忘了等待的初衷。
如果你就快要遗忘自己的初衷了,那就试着想象自己回到了原点。如果给自己再选一次的机会,恐怕你依旧这么偏执,就好像老唐一样。
我们最终要过的,其实就是心里那关。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坚持。他们从不去追寻这样的坚持有多么伟大的意义,他们乐意分享也乐意倾听,从不武断地给别人的生活贴标签。
这样的人让人欢喜,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早就明白了所谓的成果、所谓的回报不一定要符合别人的标准。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热爱自己现在的生活。
为什么还在自己选的路上坚持?为什么这么偏执?因为除了你以外,没人可以给你的人生盖棺论定,走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答案。这答案或许好或许坏,然而放弃的话,你可能永远找不到答案。也许我们都是萤火虫,自己的光跟世界比根本不值一提,却能让身旁的人觉得安心,这样就够了。
最难的其实是不辜负自己,所以我绝不浪费我现在拥有的。有些事是我跟自己约好的,和任何人无关。犯傻了,撞墙了,也是自己选的,绝不找借口。
跌倒了,也会抱怨,第二天醒来,依旧前行。
这是我们每个人给自己的答案。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