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一旦拥有,便已开始凋谢(1 / 1)

许多爱情,都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场。若是说哪一种爱情最令旁观者热血沸腾,想必就是勇敢的女子义无反顾与心上人私奔,就如同夜奔的红拂女,还有与穷文人司马相如私奔的富家女卓文君。

或许是受到这些女子的鼓励,十七岁的蒋碧薇也在酝酿一场私奔,她要与之私奔的那个人,便是日后在世界画坛声名显赫的艺术大师——徐悲鸿。

其实,私奔之前,她还不叫蒋碧薇,而叫蒋堂珍,是江苏宜兴一家名门大户的女儿。她的父亲蒋梅苼满腹经纶,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小学。那里也是蒋碧薇启蒙的地方,从小她便跟着父亲在小学里读书识字。

十三岁,到了女孩儿谈婚论嫁的年纪。若是女儿大了还没有婆家,父母会被人嘲笑不负责任。为了负责任,蒋碧薇的父母将她许配给苏州名门望族查家,她未来的夫婿,是查家二公子查紫含。

那时的徐悲鸿,还只是个有着精湛画功的穷教师。他比蒋碧薇年长四岁,年龄上合适,却绝不是门当户对。

徐悲鸿的家乡也是江苏宜兴,1916年,因为受到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校长赏识,得以留下任教。蒋梅苼当时恰好被上海复旦大学聘为教授,同乡加上旧识的双重关系,让徐悲鸿与蒋梅苼有了频繁的往来。

蒋梅苼十分欣赏徐悲鸿的艺术造诣,徐悲鸿身上,有一种勤奋好学的执着劲头,再加上天生的器宇不凡,让蒋梅苼对他越发赏识。于是,徐悲鸿成了蒋梅苼的座上宾,经常在蒋家出入,与蒋碧薇的邂逅,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徐悲鸿初见蒋碧薇,便惊为天人。她身材高挑,朝气蓬勃,因为接受过西方教育,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蒋碧薇眼中的徐悲鸿,清秀儒雅,有着艺术家的气质,这样的男人,最吸引年轻的女子。他们不知不觉让对方住进了自己的心里,却并不敢轻易挑明。

蒋碧薇是订了婚的女子,徐悲鸿虽单身,却也是结过婚的男人,还曾经有过一个孩子。虽然妻子和孩子先后因病去世,但这样的身世与背景,徐悲鸿绝不是蒋碧薇父母心仪的女婿人选。

当两颗心开始渐渐靠近,外界的约束便显得脆弱不堪。刚好查紫含在学校闹出考试作弊的丑闻,这等于上天把一个退婚的理由拱手送到蒋碧薇面前。“做学问弄虚作假,举一反三,做人方面还不知道糟成什么样!”这是蒋碧薇对查紫含的评价,她心中的那个天平,早已偏向极具天赋又勤奋的徐悲鸿。

在爱情面前,勇敢的不止蒋碧薇一人,徐悲鸿同样不怯懦。他大胆开口:“假如现在有一个人,想带你去外国,你去不去?”

原来,徐悲鸿当时有个留学日本的机会,便鼓足勇气邀请蒋碧薇前往。被心爱的人表白,是少女最大的幸福,蒋碧薇脱口而出道:“去!”

私奔之前,蒋碧薇写下“遗书”,谎称要自杀,就这样不见了踪影。蒋梅苼明白女儿的心思,纵然气得发抖,却也只能对外谎称女儿暴毙。为了避免查家追究,蒋家甚至买来棺材,装上石头,上演了一出“风光大葬”的闹剧。

当家里正忙着收拾蒋碧薇留下的烂摊子,她早已开始享受徐悲鸿给予的浪漫。

徐悲鸿早就定做好一对戒指,一只刻着“悲鸿”,一只刻着“碧薇”。他把刻有“碧薇”的戒指戴在手上,当有人问起,他便幸福地回答:“这是我未来太太的名字。”别人若追问他太太是谁,他便笑而不语。

“碧薇”是他给她取的新名字。“初见时,碧水蓝天,微风轻拂,你就叫碧薇好了。”一个新的名字,寓意着爱的新生。在他们的想象里,未来充满着美好。

抵达日本,迎接他们的是拮据的生活。徐悲鸿天赋异禀,却寂寂无名。尽管如此,他还是迷上了仿制原画,哪怕入不敷出,也要疯狂买画。出国时,他们身上带着的两千块钱,不到半年就花光了。

虽然生活拮据,好在爱意尚未消减。她是他最好的模特,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艺术灵感。徐悲鸿为蒋碧薇画了大量的画,蒋碧薇最喜欢的便是那幅《琴课》。画中的她,露出姣好的侧颜,身姿袅娜,手拨弄着小提琴,一派岁月静好。

养尊处优惯了的蒋碧薇,开始学习勤俭持家,甚至还要做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从家里带出来的首饰,很多都送去当铺换了钱。为了生存,她甚至曾经想过去做女工。

马赛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一旦拥有它,它就凋谢。”他所描述的,像极了蒋碧薇和徐悲鸿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