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3商业教科书
充分预热之后,我们应当正儿八经读几本主流的商务专业书,即经济学家或商学院教授们写的此类教材、专著。其中比较容易的是Marketing、Management(《管理学》)、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这类没有太多数学内容的原著。通读了兰姆(Lamb)、海尔(Hair)和麦克丹尼尔(Mcdaniel)的Marketing,我见识了麦当劳、微软等企业的大量有趣的市场营销案例。读完这本600多页的书之后,我析出了大量商务用语,比如franchise(特许经营)、diversification[(经营)多样化]、consortium(国际财团)等。而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9th Edition[《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9版)]涉及大量曲线、公式等抽象的数学相关内容,对于有些内容的理解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非科班出身的人可能会感到困难——这里所说的难度都是就专业知识而言的,而英语行文本身还是相当浅显的。
从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应跟随主流,所以我推荐读相应领域的入门教材,而上述这些商务类专业书多数就是写给国外商务类专业的本科生的。书上还有各种辅助教学的内容编排,例如页边的知识点提炼,穿插的真实案例,每章后面的作业题等。主流教材不会是一家之言,而是博采专业内各家之长,你看最后厚达几十页的参考文献就知道了。我们读一本便可把握全局,不容易跑偏。
另外,我们在选择原著时要注意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如果未系统地读过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9th Edition就先看天才学者一家之言的“才子书”Freakonomics(《魔鬼经济学》),未拜读过Investments就钻研Trading 102—Getting Down to Business(《交易102式——学着炒股票》),未免有点儿像盲人摸象。我正是颠倒了这几本书的阅读顺序,走过一些弯路,希望你能避开它们。
下面附上我针对一本英文版经济学教材的部分透析记录。
续表
① 这些词的意思分别是:失常、悲惨地、横坐标、全盘的、保险精算师、附录、掺假、发烧友、无懈可击的、津贴、修正案、贫血的、过时的、格言、阿帕拉契亚……
续表
续表
Step 4商业期刊
国内有一本教育类杂志在介绍卖点时说:“本杂志旨在提高读者阅读国际知名期刊的能力,内容全部精选自最新的欧美著名杂志。”我不禁觉得好笑,那读者为什么不直接读那些欧美著名杂志呢?!外国主流英文商业杂志、报纸有美国的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Fortune、Forbes,英国的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等。这些杂志和报纸的内容为一些比较难读的短篇。英文商业杂志涉及的面太广,生词层出不穷,而且每读一篇文章都要熟悉不同的风格,读到不明之处也不能指望后面会继续写清楚,因此有时容易出现把握不住文章大意的情况。我读了二十几本长篇原著后,才开始读英文原版的杂志和报纸。开始的时候读得磕磕绊绊,读多了速度就越来越快,有“贴地飞行”般的快感。
如果说商务教材为你准备好了知识基础,那么商业杂志就直接给你提供了商业情报。很多国家的情报主要靠分析大量公开出版的报刊资料及有关报告而得。
几年前的一期Business Week预测美国10年后医生岗位的缺口将扩大,有可能放宽对外国医学人才进入的限制。这对当时国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医学生、医生和护士而言,是重大的好消息。果然,几年后,我北大医学部的师弟、师妹们掀起了考U**LE(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浪潮,相关的培训产业也“热”了起来。
学习商务英语也是为了用到日常工作中。如果你能从英文商业资讯中“截获”有用的信息,为老板提出有用的建议,启发主管的思路,或者只是让自己看清楚行业的前景,那么你的收获就已经远不止英语能力的提升了。而且,在同僚眼里,你俨然是“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公司将降大任于你也!
4.1.4 商务写作之模板激励
一位进入IBM公司工作的朋友说,公司业务中的文书交流,从商务邮件到便条,绝大部分使用英语。为了不被外企HR鄙视,我们是时候提升英语写作能力了!
一位朋友每天坚持用英语写日记。他的确把英语用起来了,既记录了生活的轨迹,又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可是,他写出来的英语的水平却一直停滞在学生时代。为什么呢?因为他读的英语太少,除了英语课文什么也没读过。全球“恐怖小说之王”史蒂芬·金(Steven King)说过:
“If you don't have the time to read,you don't have the time or the tools to write.”(“你若没空阅读,你就没空写作,或者没法写作。”)
这说中了单纯靠写来练习写作的缺陷。不阅读大量的英文原著是没办法提高写作水平的。所谓“文气”“修养”“品位”之类,更是唯有通过多读英文原著才能逐渐培养出来。从对一个单词完全陌生到能够将其输出,需要经历一个反复接触的过程,而透析法利用单词在英文原著中的反复出现,帮你将一个个生词慢慢“煮熟”,让它们逐渐变成写作中可以信手拈来的单词。
通过透析法提高英语文化水平是写作的“王道”,但难以立竿见影。学英语时萎靡不振的你,可以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two-factor theory,also known as Herzberg's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实现英文写作之路上的“弯道超车”。
1968年,赫兹伯格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One More Time: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再问一次,你如何激励员工?》)此文被转载超过120万次,是这本顶级管理学杂志中被使用得最多的文章之一。在文中,赫兹伯格介绍了当年他在研究了一批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工作表现之后的重大发现。
“满意”的反面就是“不满意”吗?赫兹伯格不以为然。他认为对于劳动者而言,“满意”和“不满意”不是一个渐变维度的两端,而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与“满意”相反的是“没有满意”,与“不满意”相反的是“没有不满意”。他把第一个维度称为“激励因素”,指的是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东西,例如工作具有挑战性、业绩获得认可、个人在工作中获得成长等。他把第二个维度称为“保健因素”,指的是不能带来满足感,但缺少了就会招致不满的东西,例如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工资福利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例子来理解。
对于一家餐厅来说,保健因素是食物要卫生及顾客就餐时不会被偷东西。如果你吃完后上吐下泻,或者结账时发现手机、钱包不见了,肯定非常不满意。不过,即使这个餐厅十分卫生、十分安全,你也不一定会产生特别的好感,有可能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餐厅让你成为回头客靠的是其激励因素——可口的美食、优雅的环境、周到的服务等。
有些大龄单身女青年觉得自己的条件挺不错的:人品好、性格好、工作稳定、家庭背景好……怎么就没有人追呢?不难看出,上面都是很好的保健因素,比如品德不好很难让人接受,但仅靠贤良淑德是无法维持一段感情的。在婚恋中的激励因素是:漂亮的脸蛋、传神的眼睛、婀娜多姿的身材等外貌条件和淑女的优雅、“野蛮女友”的可爱等气质因素,还有能进行高层次的精神交流的内涵等。
回到英语写作这个话题上,你会发现,在学校的英语教育中,老师反复强调、学生时刻注意的只是保健因素,即不出现各种单词拼写错误和低级语法错误。如果在作文中名词该用复数的时候,你写了单数,该用单数的时候,你却又忘了把谓语动词变成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那么改卷子的老师就会不断地挑这些低级错误,心理满意度就会越来越低,于是会狠狠地扣分。如果你在职场中用英语时也犯类似的错误,老板同样会十分不满,恨不得立马把你开除。
其实,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我们可以开辟“第二战场”,在激励因素上强力下功夫,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双因素都提高自然最好,这也是使用透析法的长远目标,但通过提高激励因素短时间内我们就能有明显的改观。正如2002年足球世界杯时,有人指出巴西队的后防线不稳,进攻端的Ronaldo(罗纳尔多)与Rivaldo(里瓦尔多)却牛气冲天地说:“有我们哥俩在前面多多进球就可以了,后面丢几个球算啥?!”(大意如此。)同理,如果能够给读你英文大作的人来点儿激励因素,让他们眼前一亮,即使低级错误仍然存在,他们也至少能看出你“有两下子”了。
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激励就是所谓的“高级表达”,比如使用相对高级的词汇、固定的英语搭配、西方文化中的地道表达,甚至引用名人名言。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为“模板”。只要你在微博、微信、作文、邮件等写作中用上少量模板句,马上便能让你的英语增色不少。就算对方看出你是在故意卖弄,你的大作在千篇一律的文章之中仍然会鹤立鸡群,值得加分!对于考试而言,模板是直接的得分工具——当年我备考GRE时,在analytical writing(分析性写作)中就练习过使用如下的模板句:
I concede that...(让步开头必备)
Moreover...(表示递进)
In sum...(开始最后的总结)
这些简单模板句来自外国考生的满分作文(这也属于一种原著),平常有意识地大量练习使用,到正式考试时多用了几个,果然拿了一个足够好的5分回来(满分是6分)。
过去,一些英语老师做了大量帮学生收集“模板”的工作,但只要求识记,为的是考试时做对选择题,而讲到写作题目的时候却不提倡使用模板,只是希望学生使用简单的表达,以免出错。依据赫兹伯格的理论来看,这就是避免破坏保健因素的做法。现在,你可以在透析的过程中加载一项简单任务:积累模板。这几年,我读商务原著时经常找不到生词,于是换成做这个任务,将可能有用的模板整句记录下来。例如:
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9th Edition[《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9版)]:
模板1:Education is no panacea for all of an economy's ills.(教育不是解决一个经济体所有问题的万灵药。)
模板2:It is still early to render a final verdict on this new approach.(对于这个新方法下最终结论还言之尚早。)
模板3: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passive rules or attempt an activist stabilization policy therefore merits a closer look.(政府应该遵循被动的规则还是尝试主动稳定的政策,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Modern Management 10e[《现代管理学》(第10版)]:
模板4:This certainly holds true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这对管理系统而言当然成立。)
模板5:Managers must,therefore,keep organizational goals in mind at all times.(因此,经理必须永远惦记着组织的目标。)
模板6:In general,the contingency approach attempts to outline the conditions or situations in which various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the best chance of success.(一般来说,权变理论尝试总结出不同的管理方法最有可能成功的条件或者环境。)
从英文原著的宝库中析出模板后,我们该怎么使用呢?下次等到你需要用英语写作的时候,就强迫自己使用模板。满分作文是由高才生或者考试专家所撰的,而英文原著则通常是由大文豪、大教授所写的,从这两种材料中析出的模板质量自然差别很大。下面,我试着以我的一篇拙作的创作过程为例说明怎样活用模板。
广州的董先生喜欢上网看美国公布的月球照片,他在一张照片上发现了一个蜘蛛状物体,认为那是外星生物制造的机械装置,就向媒体爆料了。他告诉我,美国拍了成千上万的太空照片,不可能逐一仔细研究,而他和大量民间天文学爱好者闲着没事天天细看,反而会有“惊人的发现”。我看了照片,就明白这是典型的pareidolia(幻想性错觉)。但出于工作需要,我仍然向发布照片的美国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月球与行星研究所,下文邮件中简称LPI)的天文学专家发邮件求证。以下是我的邮件内容第一版。
Dear experts of LPI,
Hi. I'm Augustus Wu,a Chinese newspaper reporter,and I need your help.
A Mr. Dong in Guangzhou,China,called us today,informing us that he found an ET structure on one of the Apollo images on your website. He told us the spider like thing couldn't be natural or man-made. He also showed us some other new discoveries,such as an ET spaceship.
I'm no enthusiast for E.T. or UFO,for I read Pasachoff's Astronomy: From the Earth to the Universe a few years ago. I don't believe in Mr. Dong's explanation of your images. I think it's a good opportunity to educate readers,but I need your professional help. Would you please give some explanations on Mr. Dong's discovery? I had him mark the area of interest. He told me that your experts were too busy to check all the small details of the images,but he spent night after night studying them.
As a newspaper,we must be professional. I think your reply will help Mr.Dong and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Sincerely yours,
Augustus Wu
凭着读了100多本原著的功底,我自认为这几段英文写得还算凑合,起码比很多北大学生的出国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好一些。当年,我帮不少人改过他们的personal statement,发现这些文章表面上“花团锦簇”,其实遣词造句矫揉造作,跟英文原著中的地道表达完全是两码事,估计很多外国教授读完会感到“头疼”。我们都想卖弄,奈何胸中墨水不够,只好尽量简洁,用Word软件的“拼写和语法”功能尽可能排查低级错误,确保在保健因素上不丢分。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给文章加载前面列举的六个模板后的成果。
Dear experts of LPI,
Hi. I'm Augustus Wu,a Chinese newspaper reporter,and I need your help.
A Mr. Dong in Guangzhou,China,called us today,informing us that he found an E.T. structure on one of the Apollo images on your website. He told us the spider like thing couldn't be natural or man-made. He also showed us some other new discoveries,such as an E.T. spaceship.
I'm no enthusiast for E.T. or UFO,for I read Pasachoff's Astronomy: From the Earth to the Universe a few years ago. I don't think Mr. Dong's explanation of your images can hold true.(利用模板4,对原句进行同义转换,表达我这个怀疑论者对“民间天文学爱好者”的不认同。)I think it's a good opportunity to educate readers,but I need your professional help.Would you please render a final verdict on Mr. Dong's discovery?(利用模板2,请美国专家就他们月球照片上的“异形”给个权威的说法。)I had him mark the area of interest which merits a closer look.(利用模板3,补充一个定语从句,请美国专家看看照片上的异常之处。)He told me that your experts were too busy to check all the small details of the images,but he spent night after night studying them,so he had a better chance of discovering something unusual.(巧利模板6,把最高级改成比较级,表达董先生认为自己比科研机构还厉害。)However,I think such hard work is no panacea for his unscientific worldview.(利用模板1,表达我的不认同。)
As a newspaper,we must be professional at all times.(将模板5的整个句式完美嵌入,表达媒体要保持专业性。)I think your reply will help Mr. Dong and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Sincerely yours,
Augustus Wu
全文翻译如下:
尊敬的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专家:
您好!我是中国的一名报纸记者伍君仪,需要您的帮忙。
中国广州一位董先生今天打电话给我们,说他在贵网站上的阿波罗计划传回的月球照片上发现了外星人的结构物。他说这个像是蜘蛛的东西不可能是天然的或者人造的。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其他的新发现,例如一艘外星人的飞船。
几年前,我读过帕萨乔夫的《天文学:从地球到宇宙》,对于外星人或不明飞行物并无兴趣。我不认为董先生对你们的照片的解释是成立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读者的好机会,但是我需要您的专业帮助。您能否给董先生的发现下一个最终结论?我已经让他标出照片上需要进一步细看的重点区域了。他说,贵机构的专家没空查看照片上的所有细节,但他夜复一夜地研究,所以他更有可能发现不寻常的地方。然而,我想这种费劲儿的做法并不能改变他不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报纸媒体,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专业性。我认为您的回复将帮助董先生和很多中国人。
此致
敬礼!
伍君仪
我把加载模板前后的邮件分别提交到蓝思官网上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发现蓝思值从890L上升到了940L,说明文字的复杂性显著增加。鉴于对方是天文学家,还可以加载一个从天文学专业原著Astronomy:From the Earth to the Universe(《天文学:从地球到宇宙》)中看到的超级模板,用来说明我所在的地理位置:
Guang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sia,Earth,Solar System,Local Interstellar Cloud,Local Bubble,Gould Belt,Orion Arm,Milky Way Galaxy,Local Group,Virgo Supercluster,Universe.(广州市,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亚洲,地球,太阳系,本星际云,本宇宙泡,古德带,猎户臂,银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团,宇宙。)
当然,这个地址太过“霸气”,我没有真正把它用到邮件中。
诚然,强行加载模板有失自然。有时,你需要发挥创意、绕一个大弯才能把某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模板用到文章里,难免有些别扭。但我这个人相信“强扭的瓜最甜”——纯天然的野瓜往往又苦又涩,很多好吃又有营养的瓜都是经过合理地嫁接、施肥、打农药、转基因等方式“强扭”出来的。要活学活用英文原著里的表达,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在使用时显得天衣无缝。到那时,无论写考试作文还是商务信函,你都能够妙笔生花,让看的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