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英语语法的学习(1 / 1)

经过半年左右的学习,到目前为止,你的英语已经可以达到听力、口语都流畅的程度了。虽然“听”和“说”方面的关卡没有彻底打通,但你在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已经没有大碍了,以后的学习也定会一日千里。下一章主要是由伍君仪老师所作,教大家如何使用其独创的“透析读写法”,通过阅读跟自己所学专业或工作领域有关的英文原版书籍,达到最高效地学习的目的。但是在正式进入下一章节前,我们在这里有一个预热,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希望大家在读原版书的同时,每天都能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这本书,把它好好看完。

我们只推荐一本语法书:台湾的旋元佑老师写的《语法俱乐部》。

为什么要学语法?为什么这本书非学不可呢?

我相信,如果考试不考语法题,大家想必就不会学习语法了,但学习语法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它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我个人看来,学习语法至少有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能够看懂句式结构复杂的段落、文章,理解其内涵,比如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上的时评或者Time里的随笔;

第二,在写作和口头交流的时候,不要犯语法错误,避免因词不达意而造成误会;

第三,提高一点儿要求,能够让自己写作的时候用词更丰富、句式更多变,同时做到简洁明了。

这本书的内容和架构的安排依据是“英文文法以句子为主要研究单位。学文法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看懂英文句子,包括复杂的、难懂的句子。更进一步就是要能写出正确的、有变化的句子”。

《语法俱乐部》这本书正是针对这三个目的来编排的。

我相信你肯定很反感那些让你背诵无数条规则的语法书,那你就翻开《语法俱乐部》这本书的前言吧,保证让你眼前一亮。前言中写道:“好的语法书,不应该有任何要背的东西,每一章都去思考、理解。不必记忆,看懂了看下一章,看完了书,语法自然就好了。”

旋老师在这本书里也善意地批评了各种一堆一堆地罗列“语法规则”的传统语法书(基本上其他任何一本语法书都可以归在此列),说写书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写这些东西的意义和目的何在,提到规则解释不了的现象和例句时,就列出一堆一堆的“例外”。每次学一本语法书,都要死记硬背几百条规则,然后再硬生生地记住几百条例外……

举个例子,根据旋老师在书中给出的观点可知,专有名词前不可以加任何冠词,而像the Titanic(泰坦尼克),the Pacific(太平洋),the Atlantic(大西洋)等短语,并不是用the来表示这件东西只有一样,而是说这些词是缩写,全称是the Titanic Ship,the Pacific Ocean,the Atlantic Ocean。ship和ocean(船和海洋)这两种东西又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哪是什么专有名词?所以,你必须用the来配合后面的普通名词,表示“那个叫太平的洋”和“那艘叫泰坦尼克的船”,the就是指示代词,暗含“那个”的意思,哪有什么例外可言?

说完了本书推荐的语法学习方法,再从句型和写作学习的角度来看看本书的优点吧。

旋元佑老师说过:“英文文法以句子为主要的研究单位。学文法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看懂英文句子,包括复杂的、难懂的句子。更进一步就是要能写出正确的、有变化的句子。”所谓的“语法规则”,无非是语言学家从一大堆语言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罢了,始终而且必须是为语言服务的,仅此而已。多数语法书都是按照先词法后句法的方式,把各种语法规则罗列出来,但并没告诉你如何写句子。语法是为句子服务的,语法书应告诉你如何根据语法规则写出符合规范的句子。可很少有语法书是这样的,不管是“牛津”“朗文”,还是“剑桥”“柯林斯”,都没有提到或者强调这一点,真是奇怪至极。而《语法俱乐部》的结构则很简单,分成三篇:第一篇介绍了简单句;第二篇介绍了复合句与复杂句;第三篇介绍了简化从句和倒装句。

简单句部分讲解的是五种基本句型结构,顺便把时态、不定式等知识点都一并讲解了。

复杂句部分讲到从句时,将其分为三大类: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传统语法书中的从句最多的被分成了24种,记都记不住,从何学起?

简化句部分就是讲解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所谓的“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让你把生平所学统统融会贯通。

国外也有很多这种教人写句子的图书。比如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和On Writing Well(《英文写作指南》)都是高级别的类似的书。我下载了不少,也看了不少,但说实话,看完了The Elements of Style,除了隐隐约约知道了不可堆砌长难句、句子要简洁之外,好像没啥切实的收获。

后来,直到读完《语法俱乐部》,我才明白个中缘由。

英美作家强调写作时造句应当以简洁为主,避免使用长难句式。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不使用长难句式和不知道怎么写长难句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国人著的写作指导丛书,一般是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写作指南,并不特别强调针对英语基本句型的练习,通常都写得文绉绉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文风和题材等方面。

可是,英语写作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不是什么文风,而是最浅显的造句。连造句都造不好,还追求文风?

很多人的英语写作水平其实相当于读小学二三年级的中国学生的中文写作水平,我们那个时候写的作文现在看来不也是幼稚无比吗?在只有这种水平的前提下,有必要强调文风吗?

The Elements of Style强调句子要短,很多美国作家也说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写作风格喜人,我当年读书时不懂,觉得海明威的句子挺长的,没觉得句子简单到我都能写出来。多数人看了这类书、听了这些说法,就立刻高兴无比,彻底放弃长句写作,专门堆砌短句,于是写出来的作文跟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汉语作文水平差不多。

说白了,就是这些作家没有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时候用短句比较好,什么时候用长句比较好。还有,为了达到你追求的效果,你应该用哪些技巧。关键在于,你“不用长难句”不等于“你没能力或者不会写长难句”。

《语法俱乐部》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此,它扫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它指出:选择不用长难句和你不会写长难句因而不用不是一回事儿!

打个比方来说,On Writing Well和The Elements of Style等书,就类似于“乾坤大挪移”之类的上乘武功,没有很好的内力基础就轻易尝试的话,很容易“走火入魔”。而且,武功基础不好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其精妙之处。这个时候,《语法俱乐部》就是你的“九阳神功心法”了。此乃至纯、至刚的“武学”,足以秒杀市面上其他所有的“武功秘籍”。学完了旋老师的书,你最大的感受可能是:“招数”仿佛变慢了,每一个英语句子都有意义了;以前感觉像“天书”一样的语法书,自己一看就懂了。就好像张无忌学完了九阳神功后,什么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太极剑、圣火令都是轻松一学就能上手,而且是立刻精通。可反观其他人,用普通的内功心法打基础,光学个乾坤大挪移都学得痛苦不堪,要学数十年,人家张无忌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在我个人看来,《语法俱乐部》最起码应该读五遍。在英语初入门的时候,要先花一个月时间把这本书认真钻研一遍,然后去阅读大量的文章,遇到的问题都记在脑子里。读文章三四个月后,再回过头来把《语法俱乐部》读一遍,然后再去读文章。读两三个月后,再回过头来把这本书读一遍。一两年后,再按这样的模式学一遍,方可算是把“内力”基础彻底打好了,以后再也不用发愁了。

还有一项选做任务,是学习《剑桥中级英语语法》。这本书中提供的例句都是从语料库中精选出的真实语境下的例句,很实用。如果你真的读完了《语法俱乐部》,再做《剑桥中级英语语法》上的习题。你会发现,做后者的题是小菜一碟,以后考试就再也不怕了。推荐购买这本书的英文原版。

以下是我们小组的一位成员的《语法俱乐部》使用报告。

白兔人说:

旋老师的语法书确实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语法书。从简单句的组成元素,到复杂句的三种从属从句,再到从句的化繁为简,不管是框架、脉络,还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极其清晰的理论分析。而且,从来不用“例外”和“固定搭配”这样的忽悠式的方法来解释。刚看完的时候,我想起郭靖被“江南七怪”以奇招怪式教育数年学习无成,在“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的**下,半年的时间就打好精纯的“全真派”内功基础,然后,感到“招式变慢了”。而读完这本语法书,整个世界在我眼中变成了语法现象的集合体,再看那些好文章,能吸收到的“营养”就大幅增加了。

下面讲一下我自己的学习体验。我的英语基础很差,之前尝试过学《剑桥中级英语语法》,但每次学到大概第60章(也就是一半左右)时,就坚持不下去了。它的讲解和举例都很好,但没有系统地归纳,所以学的时候感觉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很难记住。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初学者,要先建立起英语语法的大体框架,并且理解语法元素之间如何搭配使用,这样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我打算重新把旋老师的书看一遍,同时做好笔记。另外,通过做《剑桥中级英语语法》中的题巩固记忆,顺便自己多造句,先用简单句表述,再组合成复杂句并简化,逐渐培养口语和写作能力。之前我看了不少新闻、小说等阅读材料,但从不像现在这样拥有极强的输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