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皋落氏
方位:今山西垣曲
姓:隗
建立:?
灭亡:前661年灭于晋献公
国名:廧咎如
方位:今山西太原
姓:隗
建立:?
灭亡:前588年灭于晋景公
国名:潞
方位:今山西潞城
姓:隗
建立:?
灭亡:前594年灭于晋景公
国名:甲氏
方位:今山西长治
姓:隗
建立:?
灭亡:前593年灭于晋景公
国名:留吁
方位:今山西屯留
姓:隗
建立:?
灭亡:前593年灭于晋景公
国名:铎辰
方位:今山西长治
姓:隗
建立:?
灭亡:前593年灭于晋景公
国名:鄋瞒(长狄)
方位:今河北南部
姓:漆?
建立:?
灭亡:前616年灭于卫成公
“狄”又作“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有人根据“狄”从“犬”解释为狼,认为所谓的北狄是一些崇拜狼的部落;也有人根据“翟”解释为鸟,认为北狄是一些崇尚鸟的部落;还有人认为“狄”以及后来的“狄历”、“丁零”都是“turk”的英译。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目前都不能成为不刊之论。其中春秋时代两支力量最强的狄是白狄和赤狄,此外还有长狄等众狄。其中白狄分布在现在秦晋一带,赤狄分布在晋冀一带,众狄分布在河北一带。白狄的前身可能是甲骨文中的“邛方”,赤狄的前身可能是甲骨文及文献中的“鬼方”,它们的区别可能是根据喜欢的颜色划分,白狄尚白,赤狄尚赤。长狄比较传奇,《国语》说他们是防风氏的后代,是一个巨人国度。
不过我们之前在讲防风氏的时候提到了,防风氏是夷、长狄是狄,绝不可混淆。长狄的得名可能和长丘有关,其国号又叫鄋瞒。早在周室东迁初期,长狄就开始威胁华夏。宋武公时代(前776—前748),鄋瞒进攻宋国,宋国司徒皇父充石带兵抵御。皇父的司机叫耏班,保镖是公子穀甥,还有个二保镖司寇牛父,非常拉风的一辆四人战车杀往长丘,一番交战下来皇父充石的两个儿子死于这场战争,不过回报是巨大的:俘获了长狄国酋长缘斯。此后长狄分为五支,前696年,鄋瞒的荣如进攻齐国,被齐国的王子成父带兵杀败,荣如酋长本人也被砍了头。长狄一度本分下来,转而依附赤狄。前661年,狄人开始大举进攻华夏,最早遭殃的是邢国。第二年,狄人又进攻卫国。
此时卫国的国君是卫懿公。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鹤,鹤不仅有官爵官位,还配了专车和司机。等到狄人进攻卫国时,卫国国民都不愿意参战,卫懿公只得留下石祁子和宁庄子两人守城,自己顶着头皮上了。当时卫懿公的司机叫渠孔,保镖叫子伯,前锋叫黄夷,殿后叫孔婴齐,看似非常强大的队伍却因为国人的离心不堪一击。荧泽之战中卫懿公大败,固执的他还不肯拔去自己的旗帜逃跑,从而被狄人很快锁定目标而俘获。据说凶猛的狄人还吃了卫懿公,只留下一个肝脏。后来卫国大夫弘演认出了这块肝(神奇),剖开自己的肚子塞进去了(更神奇),就这样当了卫懿公的人体棺材。国君一死卫国更大乱,华龙滑和礼孔两个人被狄国挟持,让他们散布狄国很强大的消息,结果卫国都城守卫一哄而散。
邢国和卫国先后覆亡,齐桓公这时站了出来,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带领诸侯救了邢国和卫国的遗民,将他们安置在黄河以南的夷仪和楚丘。这个时候晋国也正在与赤狄开战,不过晋国的局势却是一片大好,晋太子申生伐灭了赤狄的皋落氏。有晋国这个重量级选手在,客观上也使得太行山一带的北狄开始东迁,转而南略中原。前650年,狄人又南下灭亡了温国,温国可是在成周王畿之内,可见此时狄人嚣张之至。前642年,狄人又裹胁了邢国一起进攻卫国,卫文公带领将士一番血战才将狄人战败。此时齐桓公已经病逝,即位的齐孝公不知为何还与狄人比较亲近,可能是想借助狄人来抑制宋襄公。前635年,卫文公攻灭为虎作伥的邢国兄弟。
我们之前在讲“滑国”时提到过,因为郑国恼怒滑国亲近卫国,不听周襄王的指挥两次进攻滑国。周襄王大怒却也拿郑文公没办法,只好向狄人借兵攻打郑国,事后周襄王居然还和赤狄联姻,娶了狄国女子做王后。不过狄国女子就是奔放,不久就和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搭上。前636年,颓叔、桃子两个大夫侍奉王子带,引导狄人进攻成周,周襄王落荒而逃到郑国(参见“甘国”)。前630年,北狄又进攻齐国;次年又进攻卫国。不过这个时候的北狄集团内部也开始混乱了起来,不可一世的狄国反而被卫国击败,前627年,北狄再次进攻齐国,不过也没有什么结果,可见河北一带的北狄已经式微。
这个时候,寂寞多年的鄋瞒又冒泡了。前616年,鄋瞒又侵略鲁国,鲁国也学宋国出动了四人战车,叔孙得臣做主将,侯叔夏做司机,绵房甥做保镖,富父终甥做二保镖。咸地之战鲁军俘获了长狄的侨如酋长以及他的两个弟弟虺和豹,叔孙得臣为了纪念这次战功,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命名为侨如、虺和豹。《春秋公羊传》还说长狄侨如练了金钟罩铁布衫,有一身刀枪不入的本事,但叔孙得臣是个神箭手,一箭射中了侨如的罩门——眼睛。这次战役让长狄元气大伤,卫国乘机进攻鄋瞒,又俘获了简如酋长,鄋瞒政权灭亡;剩下一个焚如酋长逃奔赤狄潞国,但是好景不长,前594年晋国攻灭潞国,顺便也杀了焚如。长狄这个时候才真正灭亡。潞国又是怎么回事呢?
潞国在当时可以说是北狄集团的盟主,不过此时北狄经营普遍不景气,长狄还被灭了。这时晋国注重拉拢白狄,来分化北狄的阵营;但秦国又看中了赤狄的力量,怂恿赤狄和晋国作战。晋国为了安稳潞国也想出了办法,晋成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潞国国君潞子婴儿(人名),这样一来就太平了。不过后来潞国的权柄被执政酆舒所把持,酆舒大概仗着有秦国撑腰,一心要和晋国决裂。不但杀了潞国夫人,而且还伤了潞国国君的眼睛,这样一来没人敢忤逆他。此时的晋国国君是晋国公主的弟弟晋景公,晋景公想攻打潞国,但是大夫们都一致认为酆舒太强悍,惹不得,不如大家比赛谁活得久,等酆舒死了算了。
但大夫伯宗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酆舒整整有五条罪状,除了杀害夫人和伤害国君外,还有荒废祭祀、沉湎喝酒、灭亡黎国。酆舒明明就有罪,不进攻他还等什么?酆舒虽然有才能,但撑到死不过是个商纣水平,商纣尚且灭亡了,何况他呢?晋景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派大夫荀林父在曲梁打败赤狄,之后就灭亡了潞国;酆舒逃到卫国,被卫国人引渡回国,晋景公将他杀了。潞国一被灭,赤狄部落就完全变成了一盘散沙。第二年,晋国大夫士会就灭亡了赤狄的三个国家:甲氏、留吁、铎辰。前588年,晋国大夫郤克和卫国大夫孙良夫联合进攻赤狄最后一个国家廧咎如,至此赤狄政权被彻底灭亡,剩下的都是些松散的众狄。下面我们开讲白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