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1 / 1)

国名:杨(扬)

方位:今山西洪洞

姓:姬

建立:周宣王四十二年长父建立

灭亡:约前661年灭于晋献公

现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流传着一句俗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每年有20万人到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下寻根祭祖,这棵大槐树究竟有什么神奇呢?因为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华北地区又是水灾、又是战乱,人口急剧减少。永乐皇帝为了填补这些地区的人头,于是就从人挤人的晋南地区移民出去。大槐树是洪洞县的一个标志性植物,在当时被指定为晋南移民集合的地方,所以后世不少家族翻开家谱:原来自己的祖先是大槐树下的啊!大槐树就这样成为一处文化景点了。当然,如果再往前推的话,大家的祖宗可就不是在大槐树下了,先秦的大槐树下,却是杨国的地盘。不过杨姓至少有三支:上古杨国、西周杨国和春秋杨氏,容我慢慢道来。

杨姞壶铭文记载:“杨姞作羞醴壶,永保用。”说明在西周时期有个姞姓杨国,我们之前提到过,姞姓是黄帝之子伯鯈之后,这个杨国很可能在上古就存在了。不过到了西周后期,杨国很可能被戎狄猃狁灭亡。于是周天子把长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其为周宣王之子,可从)封于此,并派大臣逨协助长父,反击猃狁并收复了大量失地,逨将缴获的大量兵器、车马献给了宣王,宣王一高兴赐给了逨一壶“秬鬯”,这个酒是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而成的,虽然材料普通,意义可是非凡,专门用于祭祀神灵以及赏赐功臣,于是逨铸造了一件逨鼎作为纪念,以致我们今天也得知了杨国分封的真相。杨国大概在前661年或之前不久被晋献公所灭,被分封给晋国公族羊舌氏作为采邑。

可以看出,羊舌氏和杨氏是一家,那么我们也讲讲羊舌氏的来历。一般认为羊舌也是之前这个家族的封地,但似乎没有对应的地名可以佐证。又有种猎奇的说法说,羊舌氏的始祖姓李名果,有人偷了羊而把羊头送给李果,意思就是要把李果拖下水作为盗窃共犯,至少也搞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李果不敢拒绝,但又不愿被拉下水。于是他就把羊头给埋了起来,后来盗羊案被侦破,犯罪嫌疑人果然把李果也牵了进来。于是李果就把羊头挖了出来,但这个头已经腐烂了,只有一个羊舌还好好的,所以李果没有以犯罪论处,为了感谢羊舌,于是他就立氏为“羊舌氏”。当然这种说法更是不可信的。羊舌氏后来简化成羊氏;而“杨”、“扬”书法相似,所以杨氏又分出扬氏(如汉代扬雄),其实一部分杨氏、扬氏、羊氏都有共同的祖先——羊舌大夫(《新唐书》称其为晋献公之弟伯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