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河
方位:今河南一带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
主要人物:河伯(冯夷)
国名:洛(雒)
方位:今河南一带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
主要人物:洛伯、洛嫔
《易传·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据说《周易》就是根据《河图》、《洛书》的图案编写的,《河图》《洛书》不仅可谓是我国神秘文化的渊源,也是传说中最早的书籍,“图书”一词一直沿用到现在。河、洛大家自然也清楚,那是我国中原文明的摇篮黄河和洛水。但罕为人知的是,在上古还有以河、洛为名的两个国家,也很少有人知道,河伯除了可以指水神,还可以指河国国君;洛神除了可以指甄姬,也可以指洛国公主。河国在现在的河南荥阳、巩义一带,洛国在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现在我们就来说说河国和洛国的故事吧。
河国和洛国,是中原地区相邻的两个小国。这两个小国有冲突也有亲近,在后羿篡夏的时代,当时洛国的公主洛嫔嫁给了河国国君河伯。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后羿垂涎洛嫔的美色,攻打河国并且射死了河伯,强娶了洛嫔。不过之后河国又恢复过来。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到夏帝芬的时候,河伯冯夷还打算向洛伯开火。不过这厮文化水平低,不会占卜但又偏爱赶潮流,于是找到闻名遐迩的大神昆吾国国君来占一把。结果不知道是昆吾君从中斡旋还是天意如此,总之占卜结果是战事不吉,河伯这才作罢。
之后河国不知道为何东迁到豫北鲁西一带,商王亥被有易氏所杀,商王上甲微依靠河伯的力量,成功攻灭有易氏,为商国报仇(参见“萧国”)。此后河国和商国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后来河伯还成功教唆费国国君费昌背弃夏桀,投靠了商汤(参见“徐国”)。商代没有河国的记载,应该在此时有一支北上到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建立了崩国,后来到西周穆王时代,周穆王巡游经过崩国,国君崩栢(伯)夭亲自为周穆王驾车、他的儿子崩栢(伯)絮也热情款待穆王。这件事记载于《穆天子传》、《列子》等书。而洛国从商朝开始也一直没有了记载,不过后来周成王在此定都,总算是把洛邑这个名字给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河伯和洛嫔都成了水神。《左传》记载,国君、大夫盟誓的时候,往往要将玉璧投到水中祭祀河伯。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以活人祭祀的,西门豹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的,这样河伯的形象可就不太好了。根据《搜神记》说,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曾经带一块白璧过河,河伯想把白璧捞到手,让部下阳侯去掀起风浪,又派两条蛟龙去弄翻澹台灭明的船。梁羽生的小说中有个武林高手也叫澹台灭明。历史上这位澹台兄也不是善茬,他左手握着白璧,右手抽出宝剑,两条蛟龙全部被他杀死。阳侯一看这霸气,哪里还敢惹!结果澹台灭明顺顺利利地过了河,但他也知道是河伯作怪,他干脆就把玉璧丢到河里:这可不是我输给你的,是我施舍你的!河伯当然觉得很没面子,就把玉璧弹上岸去。澹台兄却铆足了劲和这块玉璧过不去,将它给砸了。
不过,在诗人的想象中,河伯却不是作恶多端的神灵,而是风雅多情的仙人。这里我们以屈原的《河伯》一诗结尾吧: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红;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