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莱
方位:今山东莱芜到平度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前567年灭于齐灵公
主要人物:莱侯、莱共公浮柔、王湫、正舆子
在“郯国”一节我们提到少昊的司寇叫“爽鸠氏”,在“薄姑国”一节我们提到薄姑国之前有个逢国,其实在逢国之前还有个季荝家族,季荝家族再往前则是爽鸠氏的地盘。“爽”又作“鷞”,又讹为“鶆”,是一种鹰,体现爽鸠氏是个以鹰为族徽的家族。“莱”应该就是“鶆”,说明莱夷是爽鸠氏之后。虽然之后其地被其他集团占据,但莱夷的分布却极为广泛,山东中部一带基本都有莱夷的足迹。《尚书》说“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淮淄其道……莱夷作牧”,可见莱夷从事畜牧业比较有名,后来渐渐有了城池定所,所以又叫莱国。
周成王时周公东征,灭亡薄姑,建立齐国。虽然薄姑占据爽鸠旧地,但同为夷族又是邻居,两者关系较好,据青铜器显示可能还有通婚。据说当时齐侯的任命书刚交给吕尚(姜子牙),吕尚拿着任命书前往齐地,慢慢悠悠地边走边旅游,半路住在了宋国旅社。旅社老板说:“时机难得而易失。您睡得这样爽,是去封国就任的吗?”吕尚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到达齐国。果然唇亡齿寒的莱侯带兵来争夺齐都营丘,吕尚与莱侯一场大战,将莱军击退。
西周时期,莱国在周天子和齐国的威慑下臣服了周室。根据青铜器师寰簋铭文记载,天子(可能是周宣王)命师寰带领齐国、纪国、莱国等国征伐淮夷,并大获全胜。春秋时期,中国进入天下无主的时代,我们知道齐国的齐桓公是第一个诸侯霸主。当然霸主不是想当就能当的,第一步就是要搞定周边的邻国。当时除了齐国,山东半岛至少还有三个强国:鲁国和东夷的莱国、莒国。以齐国当时的实力灭亡其中任何一国都不容易,反而更可能遭到围攻。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高境界,齐桓公身边有名相管仲,管仲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大师。
有一天齐桓公召见了管仲,桓公问道:“莱、莒两国砍伐与种植同时进行,我们该怎样对付他们?”管仲回答说:“莱、莒两国的山盛产柴薪,您可带领新兵们去开采庄山的铜矿冶炼大量铸币,然后我们去大量购进他们的柴薪,把价格抬起来。”莱国国君得知此事后,对大臣说:“钱币是人见人爱的宝物,柴薪在我国是平常的物品,用我国的特产来换取齐国的钱币,不是一笔很合算的买卖吗?”结果受到需求的刺激,莱国人民都放弃农业去专事打柴。管仲则命令大夫隰朋撤回挖矿的士兵开始种地。过了两年,齐国方面突然宣布停止购柴。莱国和莒国一下傻眼了。
为什么呢?莱国和莒国不是很有钱吗?别忘了,它们是真的穷得只剩下钱了,因为粮食匮乏,粮价飞涨至每石三百七十钱,而隔壁的齐国因为年年丰收,每石只要十钱。当时的户口制度不严格,大家也没有汉奸可耻的意识,结果莱、莒两国的百姓十分之七流亡到齐国。在那个时代,人口代表的就是军事力量。结果二十八个月后,莱、莒两国的国君都请降了。管仲利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原理和以农为本思想,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莱、莒两国。鲁国也被管仲用同样的手段购买丝织品而归顺齐国。
到春秋中期,因为中原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兴起,齐国开始谋取向东发展的道路。前602年,齐惠公会合鲁宣公讨伐莱国;两年之后,齐惠公又一次征伐莱国。前571年,齐惠公孙子齐灵公在位,齐灵公又开始进攻莱国,莱国国君派正舆子把一百匹良马和好牛赠送给灵公身边的宦官夙沙卫,靠着行贿这个死太监,齐国才罢兵。齐灵公召见莱国国君莱子,但莱子不敢去。齐灵公很生气,派大臣晏弱(晏子的父亲)在莱国附近的东阳筑城,借以威胁莱国。
晏弱在东阳筑起城池后,又围着莱国都城慢慢堆起了土山,终于慢慢靠近了莱国城墙。前567年,晏弱发动对莱国的总攻,齐军一拥而上,莱国大臣王湫、正舆子带领莱都人和棠邑人迎战齐军,大败。晏弱终于攻入莱国,大夫陈无宇把莱国宝器搬回齐国。王湫、正舆子逃亡到莒国,但是莒国却很识时务地翻脸了,把他们砍了首级送给齐国。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邑,晏弱顺势攻破棠邑,把莱共公迁到郳地(今山东龙口一带),再让大夫高厚、崔杼来划定齐人和莱人的新边界。
还有个叫叔夷的大夫参加了灭莱战争,这个人不见于文献,而仅见于青铜器叔夷钟的铭文里,他因为伐莱有功被赏赐莱国的“县三百”和“铁徒四千”,说明莱国也推行县制,但这种县和楚国的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与齐国的县制接近,一个县应该是十户或者三十户人家;“铁徒”则是铁矿工人,证明莱国的冶炼工人之多与冶炼业发达。此外,莱地的音乐也很有名。我们熟悉的齐鲁夹谷盟会中,齐景公献上莱人歌舞,并企图借机活捉鲁定公;结果鲁定公身边的孔子却是个猛人,将这群可怜的莱人以违礼论处当场斩首。
后来齐景公死后,莱族人又跑出来唱歌说:“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什么意思呢?原来齐景公这个人喜欢小儿子荼,让上卿国夏、高张辅佐荼即位,并把其他公子安置在莱。等到齐景公死后,这些公子害怕被弟弟杀害,纷纷抱头鼠窜到鲁、卫等国,幸灾乐祸的莱人就出来边点赞边评论,大意就是说:景公死了你们不参加葬礼,军国大事你们不参加商量,你们这群人,究竟去哪里呢?
《左传》作者对莱国灭亡的评价是:“莱侍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莱国只是仗着谋略,而不务实际,所以才导致了灭亡。莱共公带领族人东迁后又称东莱,东莱成为依附齐国的宗族势力,但是莱人势力仍然很大,至今山东东部的胶东地区还有蓬莱、莱阳、莱州、莱西、莱山、东莱等地名,“东莱太史慈是也”,汉末东吴猛将太史慈就是山东龙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