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变得轻松且快乐的秘诀(1 / 1)

很久没有更新文章,具体原因最初在盆友圈有说,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朋友点开读一读这篇文章呢。疫情下的每一天,显得更加重复和无聊,每天接触的信息太过碎片和快捷,每一次拿起手机的时侯,都有全新的信息输入。

大脑变成了一张不断被填满又格式化的内存卡,让人渐渐失掉耐心,与追求本真的决心。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习惯,很少有轻松的时刻,心中总会被一些事情困扰,所以快乐变成了一件奢侈品。

我试着把它和悲春伤秋挂钩,但显然并没有延伸出优美的诗句,也曾认为这是善良的一种表现,但并没有人因此而感受到善意,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词:内耗。

我豁然开朗,这个词形容我的种状态非常切合。

所谓内耗,就是自我消耗,这种消耗来自于内心自我意识的不足,遇事习惯性以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把自己带入到负面的角色和处境中,并且一直循环其中无法自拔。

可是我却忽略了关注自身,而是关注别人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关注下降,陷入纠结而低沉的情绪。

有时候也会生自己的气,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别人能够处理的干净利落,转身就做别的事情,而自己像个纠结患者,总是瞻前顾后左右为难。拒绝内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就是“自私”,且把它当作中性词来理解,当你不得已拒绝了朋友的一些帮忙请求,先不要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仗义,朋友会不会对自己失望,甚至会因此失去一个朋友。

如果这件事真的是你无法做到,那就告诉自己,你已经尽力了,以后遇到自己能帮助的事情,一定会尽力而为。

当你在学习、工作中自己很忙,却有同学、同事总是找你干活,而你的内心极其不情愿,那就用合适的方式告知对方,不必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别人会不高兴,并且因此可能刁难自己,这些想法都是多余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边界,当你在求学或者工作的过程中,拥有了清晰的边界,什么事情你会积极做,什么事情可以试着做,什么事情拒绝做,当你有了自己的合理边界,对方会因此来适应你的边界。

我们总是在讲道理的时候像个智者,真正执行起来像个初学者。

这种内耗的状态可以改善,但很难走出来,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改善这种状态,以前一件事情或许会消耗我一天,如今十分钟就够了。

可能,我还是不能彻底地做一个主宰内心的强者,总是踉踉跄跄的前行。但每一次停止内耗的感觉,让自己轻松和快乐了不少。

不可否认,成年人生活总是复杂又多变,太善良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傻子,太热情有人觉得你圆滑世故,太棱角分明又容易遭人恶意揣测。

小时候觉得,长大了真好,可以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当我们拿到了长大成人的入场券,却忘记了长大的本意是做自己,长大过程也是被生活束缚的过程。

所以如果当下的我们并没有成为那个自己想成为的大人,并不代表长大成人这张答卷不及格,因为成年后的自由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不受约束,而是在生活的百般刁难中拥有给自己松绑的能力。

每一次停止内耗,都是在给自己松绑,坚定内心并大步向前,生活才能变得轻松一些,快乐也会多一些。你看,平淡日子里泛起的光,并不是来自别人的赠予,而是自我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