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迟早会成为有故事的人(1 / 1)

2017年的时候,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听着拽拽的,仿佛把这句话用作自己的个性签名,会显得这个人很有故事。恰好那年我写了些爱情短篇小说,编辑做了书封直接发给我。书名是:《你是那些年里的最烈的酒》,我一度很排斥这个标题,显得非主流,并刻意彰显故事感。

年少的时候,烈酒、纹身、脏话,翘课的午后,说一些新鲜的词句,穿戴特别的服装配饰,这些很容易被我们标榜为:很酷,很有故事。当我们退去了青涩,随着年月的增长,经历过彻底的悲伤与极致的幸福后,就会明白,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故事,并不是他有多特别,而是有多认真的在生活。

大四那年,考研自习室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男生,自带生人勿近的大哥气质,自习室待久了我们便会有简单的交谈,知道他名叫姜伟。

姜伟是个性情中人,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他,是一个极端为自己的思想而活着的人,仿佛身体里住着一匹马,鲜有人能够驾驭。

毕业后他留在内蒙工作,坚持学英语,每年考两个证书,第二年他就给自己来了个间隔年,完成了自己刚上大学立下的目标:走遍全中国。

用他自己写的话来讲就是:赏过四大名楼,攀过三山五岳,从南到北5500公里,从东到西5200公里。一步一个脚印丈量了全中国。

姜伟并不是想要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才去考证,才去走遍祖国大地,他是因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显得很有故事性。

我们总说自己平庸,说自己按部就班长大,没能像某某一样,生活的多姿多彩,在现实面前显得渺小而平凡。

可是少年,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自己独特的人生,或是坎坷,或是顺遂,我们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的人。

当你经历了真正的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就会明白年少时读的书中描述的那些深刻的词汇,明白迟暮白发、痛不欲生、无可奈何、发自肺腑,迟早有一天你会读懂,在每一个清晨与日暮,与之共舞。

我在最初写小说的时候很苦恼,我觉得自己只有从书本中学来的满腹华丽的词藻,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写爱情小说,我不知道如何表现爱情的悲喜,写文艺小说,我生活在偏僻的地方,好像什么也没有见闻过,总是写得很生硬。

我本以为,当我经历的事情多了,就有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写一个故事信手拈来,可当我真正体验了社会的酸甜苦辣后,提起笔来,却只想写一些简单的风与月,只想简单的谈天说地。

关于你是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必当作一个评判标准。有故事的人,从不会逢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反而,我们应该赤诚的怀念那个渴望拥有故事的自己,因为一切尚未书写时,便是一切皆有可能时。我们应该纯粹的接纳那个已经历经纷繁的自己,不轻易被生活的苦难打败,以平和看待周遭的事物,以肩窝盛满岁月的热泪。

深夜的酒和清晨的粥都不是故事,你迟早会成为有故事的人,当你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就会明白,没有人是一张无趣的白纸,谁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色彩,那是岁月最好的馈赠,是前行中沉默的力量。

我希望你能历经纷繁,依然拥有少年时的力量,毕竟岁月滚烫,寻常便是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