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走出大学校园,满腔热血扎进社会,一直以来我的人生信条是:知世故而不世俗。较为佛系的处事之道为我省去了烦恼,但也带来了许多困难。我很少分享关于生活和自己学习工作领域的总结,因为觉得自己真的是loser,在毕业两周年来临之际,我把私藏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以前很讨厌油腻这个词,害怕被社会同化,后来才明白,人成长中最闪耀标志就是在被社会同化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这样的油腻真的很酷。
1.不要害怕犯错,自信点儿没有坏处
走进职场不自信会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见了领导行礼问好的尺度过分热情或者不敢打招呼,领导交代的工作觉得自己胜任不了,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少有独立见解。
我最开始进入工作的时候,领导是一个非常严苛的人,我总是害怕自己犯错,整个人像是个竖着刺的刺猬,时刻保持警觉。人好似弹簧,拉伸的力度需要松紧结合,而我过分注重拉开,最终崩溃在一件很小的业务上,每天做着关于钱的工作,有一次我因为太紧张而疏忽大意,错点了日期,导致客户存款金额超期存放,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非常现实化,也是吃了这个亏之后,我深刻明白,谨慎与紧张不同,在工作中不需要自负但十分需要自信。
2.沉下心来做事,承认自己的普通
我的朋友们在毕业后有两个发展大方向,一是考公考编,二是企业大厂。令我意外的是大家似乎都懂得定位自己,这是我远不如他们的地方,但我也从另外一些人身上看刚毕业的年轻人身上的一些特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能量满满且可以一鸣惊人。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天然的优势感,这在年轻的时候得以充分体现。
回头看我的上一份工作,令人不满的地方很多,但更大的因素是我没有真心想要在那里扎根,我无法沉下心来积淀自己,那个过程让我觉得煎熬且官僚。现在回头看,我并不感谢那段经历,但我十分欣喜我能离开,并在离开后懂得了这个道理。
3.规划是缓解焦虑的良方
常常听到一些朋友在谈论焦虑:考前焦虑,职业迷茫,恋爱困扰,工资少也挺闹心,这些焦虑我统统都有,不得不说,我六十八岁的奶奶也会焦虑,所以,这个问题会伴随我们一生。
比起运动、游戏、吃大餐这些建议,我更推荐大家去做规划,一年期的规划、半年期的规划、三个月、一个月、一周的规划,根据自己的精力,最好做一个长期计划,若干个短期计划,此外还要预估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做好计划完成率低的应对措施。
我在2020年裸辞过一次,裸辞的代价非常大,会让一个人迅速成长,而我之所以能够相对从容,是因为做了充分的规划,3月份的时候我列了辞职清单,6月份的时候施行,8月辞职,10月新入职。而如今,我也陷入新的焦虑,所以试着继续用规划这个方法,并推荐给你们。计划可能赶不上变化,那就在这个变化多端社会尽量活得清晰明朗些吧。
4.领导的话,听一半丢半
关于领导,我接触到的大多是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但从大方面讲,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爱好,教育员工和规划。
说实话,他们站在宏观角度提出的那些问题不但是隔靴搔痒的无用论,还可能想让人心底里暗呼一声:扯淡。可领导的话也有有用之处,他是大局掌控者,在我们还是小卒的时候最好要多多配合听从。所以领导说话,自己要学会过滤,别给自己添堵。
5.脸皮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我真的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这表现在:和同事有了争执之后我就如坐针毡,被领导批评了之后我也坐立难安,反正生活里遇到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在我这里都会被放大。这样真的非常累,被说几句没什么大不了,遇到事情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能适当让别人帮忙做的工作就大胆开口,违背自己原则不想做的事情也大胆拒绝,不要不好意思,脸皮薄只会让自己吃苦头。
6.偶尔也要利己主义
利己就是有利于自己,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这样听起来觉得有种不择手段有毁三观的感觉。在职场上,利己=保护自己,要正确区分素质、共享和老好人这三个概念。素质是你整个人的骨骼框架,你要拥有较高的素质,起码不做恶心别人和恶心自己的事情,共享就是你的特质,善于共享是维系人际的重要桥梁,但老好人就是无下限去接受别人的恶意,以及从来不考虑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被当作傻,接着就是好欺负。
职场老油条确实恶心人,我有时候单看着他们表演就觉得是一场开年大戏,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是我和他们学到的,但是,有利于自己不等于有利皆图,归根结底就是要保护自己。
7.学会拒绝真的很爽
有段时间我手头上的工作真的非常多,一人分饰多角,办公室里的甲乙丙丁都能给我指派活儿,很多时候我忙得脚不沾地儿,他们却在抹护手霜刷手机,然后在下班的时候惺惺地跟我讲:看你忙的,这段时间一定对你的工作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有作用?是复印文件起作用了?还是打电话倒垃圾起作用了?无效且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就是在消耗自己,学会拒绝,会很爽。
8.挣钱很重要,理财更重要
刚毕业的时候真的很难,无存款的大学生可能先需要父母接济一下,工资本来就少,房租、水电、饭费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还要还花呗。挣钱很难,花钱却很容易。
不管你是不是金融财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学习规划自己的钱是很有必要的。我是毕业后才开始用信用卡的,以前总觉得有花呗就够了,但毕业后才觉得,关了花呗,用信用卡,且保留一张信用卡最合适。花呗消费会让我们无意识的积累负债。
办一张在当地性价比最高的信用卡,享受每周超市满减,外卖下单满减,堂食满减,总之就是能做到负债最小化。此外,面对所有金额较大能免息分期的商品一定不要全额一次性付款。
其次就是手头上的钱该怎么处理,如果放在银行卡或者支付宝里,那你的收益率都赶不上通胀率。拿出30%做长期投资,40%做短期稳定投资,30%做日常消费用,这个是我自己的比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设置,哪怕手里只有一百块,也要懂合理配置。
9.远离无用社交
其实毕业后我的圈子变得非常小,而且每年都在缩小,我不但交不到新朋友,一部分老朋友也在因为种种因素渐渐远离,这个事实让我悲伤了一阵子,好在三观一致且感情真挚的朋友还是在的。
毕业后能够让人分神的事情太多了,我交朋友的原则向来很简单,三观一致聊得来,毕业后如果能遇到三观一致的人真的太幸福了,起码在自己当下的生活圈子里有一个能够并肩的人,除此之外,不要再用无用社交消耗自己了,不如看会儿书刷个综艺。
10.寻找做一件可以长期坚持的事情
没毕业的时候常常看一些励志文章,譬如八小时之外的习惯决定了你的下半生等等,现在来看,对于一部分强者可能真的会实现逆风翻盘,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为了活得不那么无聊且无趣,生活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所以要积极探索,我每天对着键盘敲敲打打,坐的腰酸背痛,看似毫无收获,其实当有人阅读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开心了,这些都是工作无法给予我的。
实在没有事情可做就去运动吧,不要让二十岁的年龄拥有四十岁的身体,时间宽裕的话去健身房锻炼,时间不允许的话就地取材,跑步、做hiit也是非常有效的,每天坚持二三十分钟,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
愿工作后的我们能多一份坦然与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