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当然离不开消极或者积极的情绪,它是我们对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人们总是很难一直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便圣人也无法做到。平和心态的养成训练的目标,是让你能够成功地摆脱“情绪的奴隶”状态,做到不让消极情绪左右你的生活,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心平气和地理性思考,做到“隐忍”而又不“悲观”。
将“紧张”迅速转移
当你感到火气迅速上涌时,你会怎么办?第一选择不是去压制它,而是转移当前话题或者去做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或散步等都是可选择的方法。如果缺乏上述条件,你也可以找本书看。
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如前面所言,当你在心中有不愉快的事情或委屈时,憋在心里是最坏的办法。你要学会向知心的朋友或者亲人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这种强烈的发泄方式能够快速地释放积于内心的忧郁,让情绪恢复平衡。不过,你要挑选发泄的对象。如果选错了人和地方,反而会让你和对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节制自己的语言
在发现自己情绪激动时,你可以在语言上进行控制,比如将“保持冷静”“不允许发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影响”等词句口头表达出来,让自己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然后警告自己不要说出过火的语言。
经常性地运用自我暗示
暗示在这里的价值在于,你能很快找到理由,来说服自己不要产生动**的情绪。这个方法的本质就是寻找一些理由,告诉自己这没什么,事情并不是看到的这样,因为你已经找到了“证据”。比如,当你因为丢失了手机而责怪自己时,你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公交车上太挤了,人那么多,换成别人也没有办法阻止小偷。”从而使自己冷静下来,将这件事情看成是在那种环境下必然会发生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的失误。
多想想那些愉快的记忆,这对你很有帮助
请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回忆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过去的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壮举”,这能让你体验成功时的愉快和满足,使你看淡眼下的困境——假如它正在发生的话。此时你会想:“哦,这没什么,我已经得到足够好的成绩了。”
转换一下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处于剧烈的情绪状态时,要暂时地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到一个安静或者环境条件与此地完全不同的地方,借助新环境的影响,来摆脱旧有信息的刺激和困扰。
变得幽默和风趣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增强幽默感,幽默和风趣可以让我们学会自嘲,采用委婉与平和的手段,将内心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如果你能在众人面前讲几个笑话,或者用幽默的语言转换情境和引导大家的情绪,你的公众形象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这对你自己来说有无与伦比的好处,能帮助你更加稳固地掌握内心的情绪,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
寻找真正适合于你的兴趣
许多人在感觉自己不受重用或身处逆境时,都会有一种被人瞧不起的苦闷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就会受到情绪压抑的困扰,进而怨天尤人。此时最有效的释放方式不是强化这些“被人否定”的东西,而是借此机会,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通过“证明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能力”来改变处境,同时改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