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只顾着攫取眼前短暂的利益是不行的。你需要规划和经营,并且要把目标和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实际上,你所能达到的人生的最终高度,并不取决于力气和能力,而取决于你的眼光和视野。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就是你的终点。”
有三个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的犯人,监狱长告诉他们,每人可以提出一个愿望,他会满足他们。美国人一心想着抽雪茄,简直都想疯了,他要了三箱雪茄。俄罗斯人没有酒活不下去,就要了三十箱伏特加。犹太人的愿望则是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美国人率先冲出来,他已抽完所有的雪茄,看上去憔悴不堪。紧接着,俄罗斯人也病恹恹地走出来了,由于饮酒过量,他显然患了某种疾病。犹太人最后才走出来,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谢谢您。您为我提供的电话,让我每天都可以与外界联系。三年以来,我通过电话不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结果我的生意非但没有荒废,反而有了新的发展。我送您一辆劳斯莱斯轿车,以此表达我的谢意!”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是,投资要有长远的眼光。其实,不只是投资,站在人生的角度讲,长远的眼光和目标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善于隐忍的人,无不具备长远的眼光。
我有两个学习建筑的朋友。其中一位真的非常喜欢建筑,为了掌握先进的建筑理念,他去了美国,到华盛顿大学去学建筑。事实上,他清楚地知道在美国学建筑没有太大前途。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房子已经盖完了。
在国内的时候,他就想得清清楚楚了,自己去美国学建筑,不是为了留在美国,而是为了以后回到中国来工作。在他眼里,中国的房地产,从民居到商业建筑,都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三年之后,他学成回国,果然成了国内知名的建筑师,年薪超过百万,事业非常成功。像他这样的成功者,我见过不少。不过,我见得更多的是像我另一个朋友那样的人。他跟前一个朋友一样,也是学建筑的。虽然他也很喜欢建筑行业,但是,他学习建筑却是为了留在美国。
第二个朋友顺利到达美国之后,发现学习建筑一点前途都没有,因为想要留在美国,学建筑的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的美国,正处于计算机学习热的阶段。因为学习建筑也刚好需要学计算机,于是这个朋友改学了计算机专业。他想,学习计算机两年之后,至少可以找到一个年薪超过五万美元的工作,那样的话,在美国也算小康生活了。朋友学得异常认真,结果也还不错,然而他毕竟是半路出家,跟那些一开始就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朋友毕业之后,美国计算机行业的经济泡沫刚好崩溃。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学计算机的。毕业后,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留在美国的梦想,他只能靠在饭馆打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两人同样是学建筑的,就是因为眼光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前一个朋友,把目标定位于回中国来造好房子,后一个只是为了留在美国,过上优越的生活。结果呢,前者成了百万富翁,开奔驰宝马;而后者仅能维持生存,连二手汽车都买不起。
有的人会说,其实第二个朋友只是运气不好罢了。假设他运气好一点,计算机行业很热的话,他很可能顺利地找到一份年薪六七万美元的工作,那也算是不错的成就了。
我不否认这一点。倘若我第二个朋友真心热爱计算机专业,并且在打工的日子里仍然坚持学习,为以后找到六七万美元的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不断努力,我也会佩服他并相信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我对这个朋友十分了解,他真心喜欢的是建筑,并非计算机。在美国期间,我们曾一起探讨过,他告诉我自己非常期望重新回去学建筑。然而现实已经变得不可能,理由很简单,他的建筑知识已经荒废,他已经成了一个建筑领域的落后分子了。
与第一个朋友相比,他在目标设置上有太多的临时性。这位朋友只是为了留在美国而努力,他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并非打算真正地终生为计算机事业而奋斗。第一个朋友眼光长远,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为建筑事业而奋斗,为中国人建造美好的住房。眼光长远与否,造成了他们生活境界的不同和现实境遇的天壤之别。
那些富有理想的人,他们在面临重大的人生抉择时,总是会将目光拉长,超越眼前的障碍,看到远方无限广阔的天地,想象到将来的美好前景。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个人的资源,以及人生理想去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而并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匆忙做出一个短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