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很容易就能征服公众,引领这个世界的潮流。创新需要的不只是头脑,还要具备敢于开拓的勇气、放眼全球的智慧以及合作的心胸。你不仅要拥有思想,更要乐于跟他人协作,并将你的想法变成整个团队的追求。也就是说,你有一个好点子和把好点子变成现实是两回事。你在纸上写下了伟大的构想,并不等于你已经解决了问题,展示了你的风采和魅力。伟大的企业家和领导们都是在创新的实践中,以自己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在网络浏览器领域,微软公司击败了网景公司之后,就很少有人敢于向其挑战了。然而,挪威歌剧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泰茨诺向微软发起了挑战。他所倚仗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什么只有微软可以称霸世界?我为何不行?只要我的想法足够优秀,微软就会败在我的手下。”他开发出了新的浏览器,使上网变得更为简单和迅速,逐渐吸引了许多忠实的用户。
泰茨诺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尽管最初的五年内,他的公司仍然困难重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后来,他推出了售价为39英镑的可屏蔽广告的浏览器,又将软件产品扩展到手机和互动电视等领域。今天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人们发现,IBM、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大公司都在使用他的软件。
如果不敢以自己的创新去与微软抗衡,或许现在的泰茨诺已经失望地离开了这个行业,他也很难得到公司同人的尊重,在业内为自己赚取这么高的声望。对此,我们的总结就是,创新是一家企业的生命力。就算你是一家小公司,只要在创新方面独树一帜,你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举超越那些曾经让你仰望的知名企业,甚至成为他们追求和依赖的对象。
近些年来,麦当劳在欧洲的发展并不顺利,受到了很强的阻力,但在法国是一个例外。这全要归功于丹尼斯·汉尼奎。他在担任麦当劳法国地区总经理的七年中,根据欧洲客人的习惯和爱好进行了许多改变:增加了季节沙拉、法国蛋糕等新品,提供耳机供客人欣赏音乐。人们可以坐在麦当劳的餐桌旁悠闲地聊天,而不仅仅是狼吞虎咽地享用汉堡包。
他希望用新的思路应对欧洲市场的强大阻力,这对于一个传统的快餐巨头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传统巨人通常以自己的“传统思维”为最大的骄傲,就像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一样,会经常这么想:“我的思路就是正确的,不容改变!”正是这种拒绝更新和调整的顽固心态,会让其遭到挫败。所以,在麦当劳进行改变并不容易,汉尼奎遭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和反对。但他坚持了下来,信心满满地实施他的计划。
结果证明,汉尼奎所做的一切无比正确,经过他的一系列举措,使麦当劳进入了法国最佳销售者的名单,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是美国店面的两倍还多。而且,麦当劳在法国的分店数目也增加了一倍,超过了一千家。当他荣升麦当劳欧洲区副总裁时,说了一句话作为总结:“作为一名有担当的管理者,没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因此,当有人对我抱怨他的“创新”前景不明或无人接受时,我会将汉尼奎的这句话转述给他。创新精神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人格魅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但这还远远不够——你的思考不仅要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你还要使自己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改变旧的思维
这是我们进行创新的基础——改变旧的思维,确立新的思考方向。
你能改变一种思维的方式,就能改变一件事的结果,由败转胜,让僵局变成顺局,使看不到希望的“瓶颈”得以顺利突破。改变了旧的思维,你就等于改变了人生,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去除旧思维的实质意义就是换位思考,学会从另一种角度考虑如何破除僵局。我们走路钻进了死胡同,这就是一种僵局。唯一的办法可能并不是考虑如何爬墙翻过去,而是转身离开,去找到另一条不需要攀登高墙的道路。
就像有的人喜欢在那儿不停地叫嚷:“哎呀,我等了半天了,客户还不到,他这才走了一半的路呢。”他吼来吼去,摔电话,扔文件,起到的作用只有一个:客户还没来。
如果这个人是你,你怎么办呢?你为什么非要在这里等,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呢?一个聪明人此时就会拿出“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精神,客户既然只走了那么短的距离,那么干脆开车迎过去,在某个地点碰头。完全可以临时改变计划,换个地方谈。
你可以拿起电话:“你好,赵总,您到哪儿了?我听说附近有个很不错的风景区,我开车半小时就到,我们不如在那儿边玩边谈。”你看,问题马上解决了,皆大欢喜,对方还会佩服你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你的魅力无疑是一种额外的加分。
创新就是要做开创性的工作。什么是开创性的工作?我举一个例子。
吉恩·斯坦芬是史克集团旗下一家生物公司的总裁。长期以来,在医药界有一个传统,就是把新研制的疫苗首先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斯坦芬反其道而行之,考虑另一块新的市场:“我为什么不能先考虑发展中国家,最后再考虑美国市场?”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疫苗的需求大,新药立项审批程序比较简单,公司的新药研发周期也就大为缩短,这对经营方面的需求来说,让公司获利甚多。更重要的是,新药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中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从而在进入欧美市场时,不需要再花费巨资进行临床试验,成本大为降低。在斯坦芬新思路的影响下,史克生物公司由只有一种产品、年收入三百万美元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年收入二十亿美元的世界头号疫苗公司。
如果你不能用自己传统的思维改变世界,那么你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去重新拥抱世界。一个人,只有具备过人的智慧,才能占领制高点。拥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魅力。
创新不可回避的问题:纠错的道德风险与收获
创新者必须敢于纠错,过去的想法如果是错误的,是勇于改正还是回避问题?相信当每个人遇到这个问题时,都会陷入一种苦恼。你会发现创新并不那么美妙,还意味着要惹上麻烦——对于错误的坚持者(利益集团的阻挠),你是否能拿出强大的魄力去承担突破的重任?
联想总裁柳传志曾就联想的发展道路进行过一次经典总结,他说:“一言以蔽之,创新与纠错。用政治家的语汇来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纠错则是创新者的必经历练之途。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缺一就不足以成就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
当你纠正错误时,将面临自己“决策失误”或“判断错误”的风险,会带来一些损失,比如形象遭到怀疑和能力被人扣分。但是,收获也是巨大的。错误与收获总是同时存在,无论我们扮演何种角色,做了什么事情。
不守一屋之成,才能赢天下
不拘泥于以前的策略,善于并敢于改变,突破旧的格局,才能始终领先。
企业和个人都会面临这种选择。当你赢得了一座房子,你是想继续博弈,还是守住这点儿可怜的家业?
德国著名的SAP软件公司曾经因为没有跟上网络发展的大潮而饱受批评,直到开格曼成为首席执行官,才做出了关键性的决定。开格曼提出,公司要追赶商务解决方案的潮流,而不是固守在昨日的辉煌中。他大胆决定,建立一个开放的软件系统:各公司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浏览器和软件,都可以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得以应用。这一决策的出台,使得原本慢了半拍的SAP公司在竞争激烈的软件业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有时候,你需要制定与众不同的策略,将自己的“一屋之成”变成没有疆域的“帝国”。如果你只是抱残守缺,觉得昨天的成功已经可以确保自己的安逸生活了,你就会陷入固执和守旧的泥潭,这对你的事业和个人形象都是莫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