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麦肯在为他的新书发布会上——那是一本关于怎样沟通和说服客户的著作,谈到了许多股权投资的专业理论,但更多的是与客户在业务之外的心灵沟通,以及如何取得客户的理解——他当场为我们朗诵了自己书写的一段序言:
“朋友,请你高声赞美吧!你对他人每一分的关注、理解和尊重,都将会启发人们寻找到他们人生的价值。也许你的赞美只花了一分钟,但你给对方留下的幸福、快乐或许会影响他的一天、一年,甚至一生。”
尊重和赞美是说服力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定位并不过分。没有人不希望被理解,同样,也没有人不希望被尊重和称赞。如果你不懂得这一原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走进了一条起伏不平的山路,到处都是碍脚的石头和挡路的荆棘。
对人尊重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我们也都理解应该尊重别人。但是赞美呢?难道只是说说好话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这样。首先你要找出对方的可赞之处,用眼睛去发现和挖掘对方真正的优点,这不仅关系到赞美的技巧,同时还关乎你的发现力——对于这一点,需要敏锐地观察。
法国总统戴高乐于1960年访问美国时,在一次尼克松为他举办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花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座精致的喷泉。精明的戴高乐总统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主人为了欢迎他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他不禁脱口称赞道:“夫人为举办这次宴会,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计划与布置吧!”尼克松夫人听后十分高兴,对这位优雅的法国总统印象深刻。事后,尼克松夫人表示:大多数来访的人员要么不曾注意到,要么不屑因此向女主人道谢,而戴高乐是能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并感激主人为此做出的努 力。
这正是戴高乐总统巨大魅力的所在。可能在别的来访者(多是国际贵宾和各国首脑)看来,尼克松夫人布置鲜花展台,只不过是她作为一位总统夫人的分内之事,我为何要道谢和夸赞?他们觉得,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戴高乐领悟到了主人的苦心,并因此向尼克松夫人表示了特别的肯定与感谢。这样的举动使得尼克松夫人异常感动,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戴高乐这样的伟大人物,都不吝惜自己对于他人的赞美。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像他那样的知名度,还能表现出如此谦逊呢?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对他人的善意和付出表示缄默呢?要赢得对方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对方,并感恩于对方为你做的每一件事。
这里我要讲一个推销员依靠赞美成功地卖出一辆汽车的故事。有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妇,一直没有孩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妻子养了几只小狗,将几乎所有的爱心都放在了它们身上。有一天,丈夫下班,妻子便兴高采烈地对他说:“你不是说要买车吗?我已经帮你约好了,星期天汽车公司的人就来洽谈。”不料,丈夫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高兴:“我是说过要换车,但没说现在就买呀,你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呢?”
丈夫对此非常疑惑,为什么妻子会突然想起自己几个月前说过的事。对于这些琐事,她从来都不过问。原来,有一个推销员一眼就看出这位夫人十分疼爱小狗,于是对夫人养的狗大加赞赏,说这种狗毛色纯正、有光泽,又是黑眼睛、黑鼻尖,是最名贵的品种。
说得这位夫人很开心,以为自己拥有了世界上最名贵的狗。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对那个推销员产生了好感,便很快答应他星期天来和自己的丈夫面谈。
其实,这位先生确实想买一辆车,他的车已经旧得不像样了,但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去看看车。星期天,这位推销员登门拜访,对这位先生又是一番夸赞,说得先生心花怒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最后,他痛快地买下了推销员介绍和推荐的那款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交际范围内——无论是谁对赞美之词都不会拒绝,也绝不会为此而心生不满。既然这是一件让别人开心的事情,我们又怎么会因此受损呢?由此可见,赞美是说服的第一步,请记住这一点。
坚持这一原则,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无数朋友,让你时时感到幸福快乐,并且帮助你树立一个可靠且魅力四射的形象。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希望得到他人赞赏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人们都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你的赞赏和尊重会给予对方这种感觉,会让他发现自己被人关注、被人理解。这就像一面镜子的反射效果,你尊重和理解对方的同时,也会受到对方的尊重和理 解。
所以,要想快速地影响他人,你就应该及时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观点上,理解他并做出他最希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