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领域,若干模块
根据综合中学的功能定位,其课程设置也着重从三个方面考虑,即提供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普通教育;提供为未来继续升学做准备的学术教育;提供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因此,综合中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了普通科、职业科和学术科三大领域,在三大领域中,又按课程类别开设若干课程模块的方式来组织课程。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分类,综合中学课程类别大致分为30种,分别是农业,建筑与环境设计,地区与人种研究,商业,沟通,计算机与咨询科学,消费者、个人与公共服务,教育,工程,外国语,卫生保健,家政,工艺,法律,文书,文理/普通学科,图书馆与档案科学,数学,生活科学,军事科学,多科/科际研究,公众与娱乐,个人与社会发展,哲学、宗教与神学,自然科学,心理学,公共事务与保护服务,社会科学,行业与工业,视觉与表演艺术等。[1]每个课程类别开设若干课程模块。
学生如何在三大领域修读课程呢?美国综合高中学生选科的具体情况如下。普通科,作为奠定基础的学科,包括一定的生活类科目,为学生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设置,半数学生选择该科;职业科,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设置,约占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的学生选择职业科;学术科,侧重学术培养与训练,为有意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设置,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学术科。
(二)必修保基础,选修促个性
美国教育采用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和教育经费来管控各地的教育。在课程管理上采取“联邦+州+学区”的课程分权管理模式,联邦政府提出的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各州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需要设置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一般包括英语、数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体育五个方面,选修课程则按照普通科、职业科和学术科三大领域30种类别由各州、市、学区甚至学校组织提供。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学生只要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要求就可毕业,这是保证高中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素质的底线;选修课程则是每个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业成绩以及未来就业倾向来选择的课程类别和模块,包括学术类选修课、职业性课程和生活类课程。学生只要修满必修课程且学分达到最低毕业要求,就可以自由地安排属于自己的课程选择和学习计划,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三)能力分层,教学分类
美国综合高中不仅有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在同一门课程当中,也有不同的等级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不同课程深度的需要。这不仅在面上,而且在点上实现了因材施教,从而成就个人天赋发展最大化。美国综合高中将课程难度分为Ⅰ类课程、Ⅱ类课程和Ⅲ类课程三个等级,Ⅰ类课程是基础性课程,也是必修课程,相对比较简单,这是每个学生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的课程。Ⅱ类课程是拓展型课程,在难度上比Ⅰ类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有兴趣学科的需求。Ⅲ类课程是难度最大的课程,该课程是大学预科课程,一般是综合高中与所在地区的大学合作,由大学教师授课,完成课程学习后,可获得高中阶段该学科的学分。如果学生进入高中合作的大学,也可直接将其学分作为大学该课程的学分,因而可获得免修该课程的资格,这样既可做到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联通,也可增加课程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实现纵横交错的个性化教学。
(四)生涯规划,准确定位
生涯规划在综合中学学生分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综合中学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美国综合中学课程设置采用的是“菜单式”课程,选择课程“菜单”,对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综合中学实行导师制,导师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要辅导学生做出学术或职业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业成绩、家长建议和社会需求规划人生,并选择具体的课程。一方面,生涯规划可以保障学生合理分流;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对综合中学学生毕业的要求比较低,生涯规划也可避免学生因避难就易的课程选择,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学校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保障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美国大多数综合中学都设立了咨询服务机构,负责向学生提供升学、就业和个人问题的咨询服务。也有不少学校设立了就业信息中心,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能力测试服务,帮助学生把握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在入学或新学期开学之前,每个学生和家长都会收到该学区或学校印发的选课指南,以提供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升学或就业的标准。其中不仅介绍该学区或学校提供的课程类型及课程深度,而且有学区毕业要求、高校招生、特长生入学条件和大学入学考试等信息的详细说明,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本地区的各种升学和职业培训路径及各种基本标准。
(五)普职融合,互联互通
综合高中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普职分离的二元教育结构,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通,因此,普职融合、互联互通既是综合中学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综合中学的主要职能。普职融通指在一所学校内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并且具有融通两种教育的多元开放课程体系和灵活务实的管理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联互通。
美国综合中学为了实现普职融通的目的,采用“必修+选修+综合”的课程实施模式,必修课是联邦政府规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毕业的最低要求;选修课由若干模块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课程模块,既可进行升学预备教育,也可进行就业准备教育。不同课程模块之间可自由选择、灵活转换,而且选择次数不受限制,让学生在升学与就业之间做多次选择,这就改变了二元制高中过早分流和一次分流定终身的格局,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灵活转换。综合课则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种活动获得多方面的教育训练,如综合训练课程。
美国综合高中课程的设置非常考究、富有特色,它是其整个综合高中制度的核心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