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握杆和身体姿势
1. 握杆方法
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握球杆,其余3个手指要虚握(图4-8-1)。这样握杆的优点在于保证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适度放松,便于肌肉能更协调地工作;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的适度放松,有利于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在运杆时的流畅,便于正确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过程出现的动作错误。握杆时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内收。
图4-8-1 握杆方法
2. 架杆方法
台球击球前,为了架稳球杆,在瞄准时用非持杆手作支撑,把球杆放在其上的动作称为架杆。目前流行的基本架杆方法,掌心向下,先将四指伸开,使指肚按在台面上,手掌略呈拱形,拇指翘起,靠紧食指跟部之间形成“V”形,然后将球杆架在V形槽内,击球时使球杆在槽内作直线滑动(图4-8-2)。另有一种环形架杆方法,左手手指张开,指尖略向内弯,置于台面上,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向内弯曲,使其起到支撑作用。拇指和食指扣成一个指环,将球杆穿过该指环,支撑好球杆,在杆与环接缝处,不能留有晃动的余地(图4-8-3)。
图4-8-2 基本架杆方法
图4-8-3 环形架杆方法
3. 身体姿势
击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体位置来决定的,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助于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1)站立位置。握好球杆后,面向球台,向用主球击打目标球的方向直立,球杆指向主球,握杆手置于体侧,同时对击打目标球的下球点和主球将要走的位置进行确定。
(2)脚的位置。当身体位置确定后,握杆的手保持在体侧不动,左脚向左侧前方迈出一小步,两脚距离大约与肩同宽。左腿稍微弯曲,右腿保持自然直立。
(3)上体姿势。站好脚位置后,上体向右侧转并向下弯身,使肩部拉起,上体前倾,与台面接近,头微微抬起,下颌正中部位与手或球杆相贴,双眼顺球杆方向平视。
(4)面部位置。尽量使球杆保持在额头中轴线上,双眼保持水平前视,使面部中线与球杆和后臂处在一个较为垂直的平面上。
(二)击球的基本方法(以右手握杆为例)
击球是台球的重要一环,虽然有时身体姿势、握杆方法、面部位置、架杆手势都很正确,但是,由于出杆击球动作不良,还是打不出好球来。
图4-8-4 击球时手臂的动作
击球时,从侧面看,握杆的后手与小臂必须放松,以胳膊肘的关节为轴,像钟摆一样能轻松自如地前后摆动,注意摆动幅度不要太大,不摆动时应与台面保持一致(图4-8-4)。选择适宜的击球点,结合运用击球时臂力和腕力的变化,可以打出推进球、跟进球、定位球和拉杆球等四种球。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击球方法,以便击落第一个目标后,主球走位至有利击落第二个目标球位置,或给对方制造障碍球。
1. 推进球
水平持杆,击打主球的中心击点。当球与目标球相撞后,目标球前进,主球同时也跟在目标球后面,缓缓向同一方向行进,行进一段距离后才慢慢地停止,这就是推进球的打法。注意用力要适当,不宜过重或过猛,否则会变成跟进球。
2. 跟进球
水平持杆,击打主球的中上部击点,运用小臂的力量,同时抖动腕部,使主球和目标球相撞后,目标球被撞前进,主球在原地停顿一下后靠自身旋转的力量,紧随其后不停地跟到底,距离较远,故叫跟进球。
3. 定位球
水平持杆,甩腕出杆(即用腕力)击打主球的中心点(稍微偏下一点)。当主球与目标球相撞后,主球把自己的前进动力全部传递给了目标球,使目标球前进,而主球因失去动力停止在原地不动。
4. 拉杆球
水平持杆,甩腕击打主球的下部,主球反转向前滚动。当主球与目标球相撞瞬间,目标球因被撞前进,而主球靠自身旋转向后运动。拉杆球是一种比较难打的击球方法。要注意抽杆、出杆速度缓慢平稳和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最适宜的距离约为30cm,这时后退力大、距离长;反之,主球与目标球相距远,后退力弱、效果差,甚至成了定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