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1 / 1)

本研究中,根据办园性质和特定的研究意图,样本幼儿园被分为相互独立的四种类型:(1)教育部门办园;(2)其他公办园;(3)小学附设园;(4)民办园。不同性质幼儿园班级质量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7-6。

表7-6 我国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分情况

(一)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比较

1.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7-6结果显示,教育部门办园班级总体教育质量最高(M=5.93,SD=0.98),处于合格与良好之间;其他公办园总体质量得分次之(M=5.65,SD=1.15),达到了合格水平;民办园班级教育总体质量得分接近但尚未达到合格水平(M=4.48,SD=1.18);小学附设园总体质量最低(M=3.75,SD=0.83),达到《量表》界定的最低要求水平。本研究发现,小学附设园虽具有公办园性质,但与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类型公办园(如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的总体质量有很大差距(绝对差值分别为2.18和1.90,低了2.3~2.6个标准差),甚至低于民办园(差值为0.73,低了0.9个标准差)。

在7个子量表的得分上,教育部门办园、其他公办园得分均明显高于民办园和小学附设园;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公办园各子量表得分均超过5分,两者得分接近,但教育部门办园略占优势。民办园和小学附设园所有得分都低于5分,但民办园各方面均优于小学附设园。各类性质幼儿园在“空间与设施”“保育”和“家长与教师”三个方面得分相对较高,其中“家长与教师”得分最高,但各类性质幼儿园均是在“游戏活动”上得分最低。

2.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检验结果

单因素方差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总体教育质量(量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F=67.10,p<0.001)。进一步对四类性质的幼儿园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公办园的教育质量均显著优于小学附设园和民办园(p<0.001);民办园显著优于小学附设园(p<0.001);但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公办园之间,总体质量差异不显著。

在7个子量表得分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各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育部门办园与其他公办园之间,在各方面得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两者在这7个方面质量均显著优于小学附设园和民办园。而民办园则除“课程计划与实施”和“游戏活动”两方面与小学附设园的差异不显著,其余5个方面质量得分(空间与设施、保育、集体教学、人际互动、家长与教师)都显著优于小学附设园。

(二)不同性质幼儿园总体质量分布情况比较

为直观地呈现我国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总体质量的分布状况,我们按照上述两种质量分层方法,分别绘制了我国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总体质量(量表总分)的分布饼图。

1.五级分层

图7-9 我国不同性质幼儿园总体质量分布情况(五层级)

由图7-9可以看到,公办幼儿园中,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公办园总体质量主要集中于“合格”水平(分别为66%和57%),且有部分达到“良好”或“优秀”;教育部门办园中有20%的班级处于“最低要求”水平,但未出现“不适宜”;其他公办园相对来说“合格”水平比例较低,“最低要求”比例更高(27%),且有2%的班级质量为“不适宜”。小学附设园总体质量分布集中于“最低要求”水平(68%),有较高比例的班级处于“不适宜”水平(24%),仅有8%的班级质量达到合格水平。民办园中,最高比例的班级处于“最低要求”(57%),且有10%的班级处于“不适宜”水平;但有33%的班级达到了合格及以上水平。

2.三级分层

图7-10 我国不同性质幼儿园总体质量分布情况(三层级)

由图7-10可见,教育部门办园和其他公办园总体质量集中分布于“有质量”水平(分别为66%与57%);在“高质量”水平上,两者接近但其他公办园略高;但处于低质量班级的比例,教育部门办园(20%)明显低于其他公办园(28%)。小学附设园中,92%的班级处于低质量水平,仅8%达到了“有质量”水平。民办园中,以“低质量”班级为主体(66%),但有33%的班级达到了“有质量”水平。由此可见,民办园质量相对偏低,小学附设园质量尤其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