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认知的意义
职业认知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作为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相关职业。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职业的情况很了解,这就使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懂得轻重缓急,事半功倍地掌握了相关技能。他们效率高、在求职时能力突出、目标明确,往往先于其他同学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宿。但也存在一部分同学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比较模糊,了解的只是基本情况,具体与自己专业的相关性、自己的竞争力、自己将来具体做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这就导致了部分同学在求职之路上走了很多弯路,投了无数的简历,但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了解和认识与自己相关的职业具有系统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使你深度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职业认知具体的原则包括职业的完整性、特征性、应用性及辩证性。完整性是对职业的描述应完整表达职业的所有要素,包括职业名称、职业主体性、职业报酬、职业技术。特征性是对职业的描述应具体反映该职业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从而体现某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应用性是对职业的描述应为不同人员的应用服务,作为求职者,使用职业描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从辩证性来讲,任何职业对职业者都存在利与弊,对职业的描述应全面反映该职业对职业者的利弊。当上述的问题你有明确的分析,那么你离自己在职场中的成功又进了一步。
那么,职业认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1)职业名称。职业名称是职业的符号特征,它一般是由社会通用称谓来命名。
(2)职业定义。职业定义是指对使用工具、从事的工作活动的说明。
(3)受教育程度,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有些职业需要大学本科,有些则需要硕士研究生学位甚至博士研究生学位。
(4)职业资格等级,反映职业胜任程度。职业资格分五个等级,每个职业又有所不同。
(5)职业能力特征,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这是需要大学生重视的一项,它代表了你是否能胜任这个职业。
(6)职业人格特征,从业者需要具备的人格要素。这需要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
(7)技术技能,从业者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8)职业环境,工作场所的条件。这一项是很多求职者比较在意的,是求职者选择职业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9)职业报酬,就是工资。现在也包括福利、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很多项目。
针对某一个特定职业来说,求职者如果能够了解这些职业描述内容,就能够有目的地选择职业目标、实现就业、选择培训和发展职业生涯。
认识和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把握好其职业走向将会是整个职业生涯中不小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