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度是必要保障(1 / 1)

后勤管理者查找后勤管理问题时可将问题整理成表格,如表3-1所示:

表3-1 后勤管理问题表

通过表3-1可知,后勤管理者可以从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对策与措施这四个方面一一列举园所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后勤管理者除了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后勤工作中的问题,还可以参考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实地分析一下,从开学初3月份全园大会的鼓舞,到学期7月份的工作总结,前勤对后勤满意度的评分(见图3-1)。

图3-1 后勤工作满意度调查

从图3-1中可以看出,前勤对后勤工作满意度平均分值由刚开学的9分变为6分多。

制度,顾名思义,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还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为了相互的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后勤工作因为工作内容琐碎,工作性质流动,工作评价随意,一直处于制度实施缺陷化状态,后勤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一)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它具有职责明确、职责分明的特点,强调奖励优秀的员工,惩罚懒惰的员工,对后勤工作的开展具有保障作用,可以促使每个岗位的人有章可循,有事可做,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 刷白的智慧

我是一名幼儿园保洁员,每天的任务是将一层到三层所有的楼梯擦洗干净,保持楼道的清洁。楼梯楼道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的地方,也是象征幼儿园整体卫生的门面。因为我们单位经常接待参观活动,所以作为保洁员,我更要认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让我们幼儿园在客人的眼里、家长的眼里、孩子们的眼里白璧无瑕、光亮整洁,这也是我工作的标准。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活动,我会在孩子们上课或者午睡时来打扫楼道卫生,使楼道的各个角落无死角。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我的心里也很舒畅。

我是如何清洁地面的呢?每周三,我都会为地面做“全面保养”。我会把洗衣粉、84消毒液、去污粉混在热水中,进行搅拌,然后用小刷子清洁地面,最后再用清水擦拭地面。

知道楼道中装饰物如何清洁吗?当然一定会用到孩子们画画的毛笔。先用软软的毛笔把装饰物表面的尘土掸走,再用有点儿潮湿的毛笔刷一下,装饰物的颜色就变亮了。

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们,他们都会赞叹:“幼儿园的楼道怎么什么时候都这样干净呢?”每每听到这样的赞叹,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幸福。

大班孩子们说:“我知道是谁替我们做的。”

“一定是孙老师打扫的,您辛苦了!谢谢您!”

我笑着对孩子们说:“让幼儿园清洁如新,变得像童话世界一样是我的工作呀,你们开心,老师就快乐!”

正因为后勤管理有大目标,又具体分化为每个人的小目标,进而才确定了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园所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那样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公开考核管理制度

公开考核制度是体现前勤后勤配合工作质量最根本的制度,就是要把教师和幼儿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方便不方便作为评价后勤工作的重要标准。当前园所后勤管理中的考核制度,征求的是个别人的意见,一线教师和幼儿参与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只是象征性地填写满意度问卷,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提升。因此,要把考核评价标准真正交给教师和幼儿,由他们来评判后勤工作人员在方法上是否求创新,在态度上是否求友好,在时效上是否求快捷。

案例 “不只是安全”

在一次公开考核后勤工作中,一位一线老师讲述的一个例子,给了在场每一位老师很多启示。

吴老师是幼儿园的司机,负责接送老师参加会议或者学习活动,另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就是接送幼儿参加活动。作为司机,他本身就承担着他人安全这样的重大责任,更何况是在幼儿园工作,而且是接送幼儿,他的责任更大了。每天早上下楼去接幼儿的时候都能看见他首先检查车况、安全性能,随时做好硬件设施的准备。吴老师不只是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对其他有关幼儿的事情同样很上心。不久前发现吴老师在各个班找废旧的玩具筐、彩色的线绳和不干胶贴纸,他神神秘秘的也不说是做什么用。最近幼儿的一次外出活动让我发现了吴老师的“秘密”。原来每次幼儿有集体外出活动时,幼儿的爸爸妈妈怕幼儿口渴,总会给幼儿准备好小水壶,让其随身带着,但是每个幼儿带的小水壶又不能抱在怀里,所以每次小水壶都放在汽车的后备厢的大箱子里面,这样既能保证幼儿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又能把水杯整理好。可是这样做之后又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幼儿想喝水就很麻烦了,那么多的小水壶总是分不清谁是谁的,而且小水壶一个挨着一个放,拿出来就摆放不回去了。吴老师发现了这不大又很大的问题后,就制作了一个“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就是编制彩色的线绳,把班中用不到的玩具筐分成一个一个的格子,这样每个小水壶都能放到小格子里,水壶放在里面不会倒,拿出来还能轻易地放回去,而且彩色的线绳编制起来非常漂亮,真的是既美观又实用。

吴老师准备了不干胶贴纸,把每个幼儿的小水壶都贴上名字,这样幼儿就不会找不到自己的小水壶了。吴老师的这个小创意起到了大作用,可见,吴老师和其他老师们一样,也一直走在研究幼儿的道路上。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开考核已经不仅仅是考察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优劣的程序,从一个个考核人员的表达中,还可以感受到后勤为前勤服务时的耐心和细致,后勤已成为幼儿园的坚强后盾。

(三)财物管理标签制度

后勤管理不仅涉及不同岗位,更涉及品种繁多的物品。管理者在日常的财物管理过程中,要对每个岗位的各项财物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地进行登记。对于物品的名称、买入时间、单价、借出时间、归还时间、修缮费用等,都要登记在记录本上。对于特殊岗位使用的物品,要有专职人员负责。细致化的财、物管理,是“节约、环保”理念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案例 小阀门在这里

一个小小的阀门能有多大作用?它平时看着不起眼,安静地躺在幼儿园或家里的某个角落里,不易被人发现,人们也往往会忽视它的用处,然而这样却给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一天,园长正在二层转班,忽闻一声:“杨老师!快到大一班,我们班跑水了。”当时没想别的直冲三楼,火速来到大一班。当时的情景是,盥洗室下水管正在吱吱冒水,水喷射得老远,地上已到处是水,情况十分紧急,秦老师拿着墩布擦拭,有的小朋友好奇地伸出脑袋想一看究竟。建园时,对于楼层下水管道的安装,施工单位未给每个班留下阀门,下水管采取直入式插到下水主管道中,因此当时无法关闭本班阀门进行控水。

很快后勤主任崔老师带着赵老师过来了,赵老师迅速从库房的小格子中拿出幼儿园装修时留下来的阀门,麻利地安装好。

看来,平时把自己所使用的东西明确清晰地放在对应的位置,使用起来才会便捷简单。

求学生涯中,有一句话大家肯定耳熟能详,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于细微之处见管理。小阀门在哪里?可能猛一下子提出来,大家都会茫然不知所以,但是关键时刻偏偏需要及时找到它。自来水哗哗流动时,就是考验管理是否缜密时。在案例中,找到小阀门的技巧正是最原始的标签管理办法,即把数量众多的物品用标签的形式记录好,既方便寻找,也方便关键时刻化险为夷。